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探析

时间:2022-09-01 07:02:57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探析

摘 要:“全球化”是一个通过经济的扩张而推行其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的历史过程。全球化、社会的转型和网络的普及给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与传统革命文化完全不同的很多新符号的冲击。如何引导青年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化语境,在积极的适应中理性地建构自身的文化认同,成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一道课题。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 文化适应;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13-02

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的概念在西方诞生。“全球化”绝非只是一个纯经济性质的运动,同时也是一个通过经济的扩张而推行其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的历史过程。因此,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全球化、社会的转型和网络的普及给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与传统革命文化完全不同的很多新符号的冲击,成为青年人新的自我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青年个体被置于一系列新知识、新语言、新习性和新背景的认同和表达中,并且其中“总是包含着将其他意义带入了我们自己所有的意义之中”[1]。因此,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们面临着个人文化身份如何构建的问题。良性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构建,能使广大学子在自我和他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游刃有余,进而促进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共生、共荣。相反,如果这种文化认同与构建存在缺失,必将导致青年大学生面临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产生身份准确阐释的焦虑,由此引发价值观的动摇甚至缺失。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化语境,在积极的适应中理性地建构自身的文化认同,就成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一道课题。

一、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群体的审视

1.全球化语境对本土文化及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

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上全球化或趋同化现象,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国)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到其他国家。而在对大学生的影响上,外来文化已构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巨大冲击,加上青年学生惯有的心理逆反,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都有退化的可能[2]。全球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开辟了新天地,使他们有机会分享世界各地多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异域文化正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念。

信息是影响人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抢占信息传输主体以及对信息传输工具的成功研发,使美国在媒体传播领域占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美国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主导整个媒体,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美国大力加强了对外传播的力度,通过广播、报刊等媒体以及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大片等各种文化产品,形成了美国的“话语霸权”地位。在大量的信息输出过程中,美国通过饮食文化、影视文化和电脑软件文化等,逐渐改变着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

面对美国等西方大国强大的价值观输出攻势,一些青年学生的本土文化感情正在逐渐淡化,逐渐以西方文化时髦为标准,崇尚西式价值观,而对自己的历史、语言文字等不以为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在逐渐淡化。

2.大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主体”构建的关键时期——“个人化—反省”的认知时期[3],属于信仰形成的承前启后时期。这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传统信仰能够避免的紧张冲突又会出现。处于这种信仰模式中的人们,其信仰容易发生改变,常常是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讲或一个引人入胜的观点,就会使某个已经选择好了的信仰发生转变;同时,他们又通常会全心全意地选择一种信仰形态而排斥其他信仰。在这个时期能否顺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内在需求,并在纷繁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确立自身的健康的文化身份认同,将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树立科学、进步及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将来能否成功地融入全球化时代的开放型社会,能否在频频出现的跨文化语境中自由游走且不失本色。

二、民族本土文化对大学生根源性的影响

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是文化的物化形态,如汽车、楼房和文艺作品等这些被人所改造或创造的实物;中间层是文化的制度形态,它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所创造的各种制度和体制系统;最核心层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风俗等。一般来说,表层的变化较快,中间层与核心层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困难[4]。大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追捧和迷恋,是由现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特点所导致的,是与主体分离的一种扭曲的异化镜像。

实质上,民族文化身份在大学生多元身份中的根基和核心地位是目前全球化语境所不能动摇的,只是认识主体可能不自觉而已。从出生伊始,本民族文化就开始了对个体塑形的过程,母语、民族经典文本、共同的历史记忆、习俗体制以及心理情感方式等,皆为形塑个体文化认同的符码。人类有寻根意识,需要传统带来的稳定感、亲情和友情带来的温暖感、故土家园带来的心灵归属感,也需要在加速流动的环境里运用熟悉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指导生活以整合自我,保持人生意义的统一性。对本土文化的依恋已深深镶刻在人类深层意识之中[5]。

三、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模式探析

1.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内涵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所接触的文化体系或文化元素正向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取向[6]。个体或群体对所属文化在文化符号、文化传统和价值规范等诸方面体现出来的区别于他文化的特性的感知和认可,构成了认识主体内在的文化“自我”,成为人们赖以确认身份认同的依据,成为个人或集体界定自身、区别他者、加强彼此的归属感以聚拢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它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传承和推广民族文化,并最终将其内化成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这一深层次心理结构之中[7]。文化认同是增强社会群体、团体或组织的凝聚力的一种天然纽带,它规范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架,决定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维系着社会的生存和稳定。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等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中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一般定义:“用以理解如下一些现象,即当具有不同文化的各群体进行持续的、直接的接触之后,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之而发生的变迁。”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它是各民族为适应其生存的生态环境而做出调适的产物,因而带有很强的适应性特征。

2.文化认同与适应的具体模式

根据个体在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中的不同表现,加拿大心理学家贝理提出了在不同文化的双向互动中会出现的四种不同策略:整合、同化、分离 和边缘化。当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有文化,也注重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的交往时,他们所采用的策略就是“整合”;当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原来的文化认同,却与其他文化群体有经常性的日常交流时,他们所使用的策略就是“同化”;当这些个体重视自己的原有文化,却希望避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时,就出现了“分离”;最后,当这些个体对保持原有文化,以及和其他群体进行交流都没有什么可能性、也缺乏兴趣时,这时的策略就是“边缘化”[8]。

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整合策略是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和内在发展需求的最佳选择,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在儒、释、道三教合流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谐共生”、“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历来的主张,在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上意味着保持自己的特色并参与到更为宏观的组合中[9]。所属母体文化在个体文化结构模式中的根基性,也决定了青年学生在面临纷繁复杂、精彩纷呈的文化万花筒的时候,能够看清自身,尊重异己,整合图式,注重相容,和谐共生。

从整合的内涵和外延来看,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是纵向整合与横向整合的有机统一。纵向整合即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更新,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出发,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吐故纳新,培育其现代性价值。横向整合是在本族文化受到来自外来文化的某些文化因子持续作用后,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地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实现外来文化的民族内化过程。文化的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是任何文化得以生存和传承的生命源泉,而对外来文化的整合是其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整合观如果体现在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上,就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从文化发展的纵向看,是反思本族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落后、消极的东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从文化发展的横向看,是在全球化带来的东西方文化的频频交流和互渗中,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而优秀的成分,并在对二者整合的基础上综合创新[10]。唯其如此,才能在“自我”和“他者”之间保持合适的张力和平衡,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感。也就是说,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又与时俱进,能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展现民族文化的成果。

四、结论

文化的全球化固然会影响文化的民族性,但不会也不可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更不可能消解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当前,要想改变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被动接受和成为西方强势文化输入国的不利局面,举措之一就是要构建肩负祖国建设重任、承载祖国未来的广大青年学生适宜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引导他们采用整合的策略来应对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复杂局面。要利用参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历史机遇,获取有益于我国文化健康发展的营养,提高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和更新能力,加速文化的现代转型,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跃迁。此外,还要在继承和学习中创新,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构筑中华文化的万里长城。

参考文献:

[1] John Storey.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2]鲍宇.整合与重构: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文化重构[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7.

[3]玛丽?乔?梅多,理查德? 德?卡霍.宗教心理学[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孙洪斌.文化全球化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5]丁琴海.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2).

[6]徐立坤.文化统战概论[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7]白晋湘.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 应[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8] John W. Berry,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9]张诗亚.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J].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10]鲍宇.整合与重构: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文化重构[M].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

上一篇: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批评视角下多模态英语文化教学的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