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化“全球化”

时间:2022-05-08 12:36:37

浅议文化“全球化”

【摘 要】文章对文化的全球化带给我们的影响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定义诸多。通常,我们认为全球化是由于全球的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全球化一词首次出现是在80年代的西方报纸上,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便开始热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等。全球化浪潮开始迅猛兴起。

曾风暴般来袭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生产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以及资金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主导力量,国际贸易成为了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更加自由的流动。不得不说,经济全球化给世界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机遇。而今天我要谈的,并不是经济全球化,而是文化的全球化。

A・麦格鲁曾给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的复杂多样的联系与结合。它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在地球某一地方的事件、活动、决定,都会给另一方的个人、社群带来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之后,文化的全球化会给我们的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中西方贴近多元化

近些年来,中西方的文化及习俗方面在进行着不断地碰撞与融合。肯德基、麦当劳打入中国市场,星巴克为迎合国人的口味推出了以茶为原料的饮品,甚至打造出引人目光的“月饼”。西方的文化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中国市场,人们体验到的不只是品牌与独特,更多的是在自己国家体会不到的意蕴和异国度的文化。而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就这样同质化。在美国纽约,几乎可以体验到世界各国的烹饪技术、音乐种类、民族艺术、服饰风格和经商手段等等,美国这一移民国家所体现出的“多样化”便是文化全球化的产物。而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文化全球化就是美国这一样式的文化“同质化”。文化的差异依旧存在,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然而,通过中西方市场以及文化的交融贴近,每个国家都开始走上多元化道路。不同多样的文化开始启动,新的面貌正在为我们而展现。

二、“洋节”不再只属他方

随着中西方人民的不断交流、留学,移民等事件的发生,存在于中国的“洋气”已经愈发的浓重。过洋节早已成为中国人民的一大“习俗”,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在中国的流行已势不可挡,它们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据调查,虽然圣诞节是西方节日并且中国所信基督教的人数只占1.15%,但有一半以上接受采访的人说他们每年都会过圣诞节。而且近几年人们过圣诞的气氛已愈加浓烈,伴随着“不过圣诞节你就Out了”这一说,这一天的存在几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年的12月初开始,城市里便开始了圣诞节的“准备活动”,企业里、商场里不知什么时候就出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精美圣诞树。感恩节的气氛也让本是寒冷的冬天变得连空气都温馨起来。可见,在文化也开始全球多元化的今天,已经不可能存在纯粹属于某个民族的文化了,文化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的广泛,由此看来,节日的中外交融也是势所必然。节日文化的“全球化”无疑减少了国家之间的差异隔阂,同时也会使世界各国的共同话题越发增多。

三、“中国热”步步走世界

中国人都熟知孔子老先生。儒家文化家喻户晓。提起孔子,无论是初入学堂的小孩还是年过半百的老人,都禁不止想起那让人获益匪浅的“论语”。而如今,孔子的学说已经走向了世界的“五大洲”,孔子热顿时风靡全球,截止到2010年,全球已建成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罗马尼亚总理蓬塔在布加勒斯特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上说道:“等我不当总理了,我也要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学汉语。”近年来国人志愿去海外教授汉语的越来越多,许多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汉语。另外,来中国求学的海外学生也在成倍增加,他们热爱汉语言的文学,对其充满着兴趣。汉语桥等世界中文比赛更加促进了外国友人对汉语言的学习。正如台湾组合SHE歌中唱到:“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这正是完美诠释了如今的形势。如果说了解一个国家先从了解它的语言文化开始,那么随着中国热步步走向世界,世界也在一点点了解着这个蕴含五千年文明的古国。

这也许只是文化开始全球化的一点点部分,也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想法。而对于文化的全球化,一直以来都有热议。有人说,文化的“全球化”无异于是把文化融合掉,然后再同质化,这不就是文化的丧失么!而事实是,世界需要发展,国家之间的交融不可避免,全球化是趋势,也是必然的结果。这一结果,究竟是所谓的“同质化”还是各国的“多元启动”,都还是未知的。在面对趋势的时候,全部的接收和排斥都是没有经过任何思维加工的莽撞与无知行为。不管文化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怎样的结果,我们应该承认一点:通过学习和交融,我们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强的民族。

上一篇:远东医疗:立足产业 服务产业 下一篇:悲剧是怎么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