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化贸易全球化趋势

时间:2022-10-20 09:11:09

浅议文化贸易全球化趋势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引进和输出不仅仅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而且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而且特殊的组成部分。国际文化贸易中丰厚的利润以及发展文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贡献日益被各国所认知,已经被许多国家纳入了对外贸易的战略研究视野。本文在阐述国际文化贸易意义和文化贸易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文化贸易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文化贸易 全球化 趋势

一、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意义

文化贸易是指国际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贸易方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或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购买外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口或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入。文化贸易分为文化软件贸易和文化硬件贸易两部分。前者是指用来生产、储存和传播文化内容的载体,如摄影器材、电视、音响以及用来接收信号的工具等;后者则是指那些包含文化内容的产品和服务,如现场表演、电视广播、动画片、书籍期刊、绘画及音乐等。

(一)有助于提升对外文化的经济功能,加快积累国民财富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人类对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文化贸易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文化要素市场、文化附加值市场等构成的国际文化市场都已经成为商家必争之地,成为各国企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战略领域。因此,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有助于完善出口贸易的结构和文化产业的结构,加快积累国民财富。

(二)有助于传播文化理念,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一般商品和文化特殊商品的双重属性。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外交和宣传功能,能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传播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通过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能够帮助树立起一个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的贸易伙伴和国家朋友。

(三)有助于开发文化商品的附加值,扩大外贸出口

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可以为其他的制造业、服务业、养殖业和种植业提供丰富的文化附加值,为其他产业的外贸出口打开广阔的道路。

二、文化贸易全球化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一)文化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1、文化服务贸易的增长超过传统服务业

据资料统计,即使排除跨国企业的内部贸易,文化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传统服务业出口的增长。2011年,基本覆盖美国文化产业的版权产业创造的增加值达到了5351亿美元,占GDP的5.24%,其中,出口额达到889.7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项目。2010年,英国创意产业创造了GDP的7.9%,出口额达到87亿英镑,相当于英国所有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的3.3%。

2、文化产业在各国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2005年,美国文化产业的经营总额高达几千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其中,好莱坞的大片、三大电视网的娱乐节目、时代华纳的流行音乐占据了营业额的大头。2011年,日本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84万亿日元,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6.5%;2012年,日本动画片仅在美国的销售额就达43.6亿美元,是美国进口的日本钢铁产品价值的3倍多。

3、市场对文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上升

根据法国国家经济研究统计署的统计,2012年,法国人用于休闲和文化消费的总金额达到783亿欧元,占家庭开支预算的8.7%,是继住房、交通和饮食之后的第4大家庭消费开支项目。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方式正在改变,文化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新的文化需求的产生,成为正在出现的信息社会的基础之一。

(二)文化贸易全球化的原因

1、国际贸易的增加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增加,一系列综合性的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相继出现,为了消除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基础。

2、传统观念的转变

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人们的观念里,文化再也不是曲高和寡的纯意识形态的东西,而成为利润可观的商品,文化产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文化商品的全球倾销,不仅可以带来高额的直接利润,而且通过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价值观念的传播,在其他领域带来更多的、间接的、长期的利益,从而推动了文化贸易的全球化进程。

3、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复制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为文化产品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大大降低了提供服务的成本;“数字化生存”使文化可以摆脱一切时间、空间的限制,接触更为广泛的人群;因特网改变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性质;市场的整合更使得消费者可以在自家门口的商店和超市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这种新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形式促使文化产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

三、文化贸易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随着文化贸易越来越全球化,文化的生产呈现出一种集中化的趋势。文化市场的结构变得极不平衡,许多国家流通的文化产品绝大多数不是这些国家自己生产的。虽然现在还很难准确地分析出文化市场的全球化会对民众、社会和政府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但由于文化市场的全球化所造成的下列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一)冲击传统的艺术创作和传播形式

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区域化整合,以及不同国家的人民对文化自我表达的权利的要求,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现象结合到一起,导致了过去几年中对文化的浓厚兴趣。文化由幕后走到了前台。文化产业积极地取代了艺术与文化的传统的创造与传播形式,给艺术与文化实践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二)文化商品价值的不确定性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传播文化价值,对社会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对文化产品所具有的价值却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体系,如身份、美、生活的意义等。因此,当文化被摆到谈判桌上的时候,经常会引起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与非经济价值的关系问题的争论。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那样,没有其他任何一种产业在政治、经济、习惯及其自身的合法性方面曾经引起过如此强烈的争论。

(三)文化贸易自由化分歧扩大

一些国家的政府意识到,国际贸易法正在影响到他们对自己国内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控制能力,而且压力越来越大。在直接或间接涉及文化问题的贸易谈判中,谈判双方的位置正在趋于两极化,即使是发达国家之间也不例外。

(四)两级分化加剧

各国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方面的资源和能力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小国,生产能力实际上已经萎缩了。这种情况出现的结果是,文化产品的流通极为不平衡,呈现严重的一边倒现象。

四、中国应对文化贸易全球化趋势的对策

(一)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国走向国际贸易大国,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有了历史性的增长。但是,中国出口的文化商品50%以上是游戏、文教娱乐和体育设备及器材,被认为是世界上文化硬件出口的第二大国;而文化软件的出口,在中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不但与中国作为国际贸易第三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合,而且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中国文化商品的出口仍存在以下问题:效益低下,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贸易范围分布不够广泛;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贸易渠道不够通畅。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错位

长期以来,文化并没有被看做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这种观念上的错位导致中国缺乏对国际文化市场的认真研究,缺少对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开发,没有树立起得到国际市场广泛认可的文化商品和服务名牌,使得我国文化商品很难打入已经较为成熟和竞争激烈的国际文化市场。

2、主体缺乏

国际化的企业以及它们打造的产品尤其是名牌产品是开展国际文化贸易的主体。没有一批有能力进行跨国文化生产和经营的文化大企业,就不能全方位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就不能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地配置资源,使我国的文化商品在全球市场上获得应该具有的竞争力。

3、政策缺位

在我国长期的国际文化贸易中,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忽略了从市场角度去考虑中国文化商品走向世界市场的问题,从而导致中国确实一套经常调整的、重在推动本国文化贸易国际化促进的法律和政策。这些法律和政策包括文化贸易的外汇管理、项目审批、商品结构、区位重点、税收优惠政策等。

4、认知不足

中国对海外文化市场的产品需求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一般来说,各国本土观众对外来文化商品的需求绝不会超过对本土文化商品的需求,海外文化市场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巨大。因此,在推动我国文化商品走出去时,我们不能单独依赖中介公司,而应该与当地公司合作,退出符合当地观众文化需求的商品。

(二)实施中国文化贸易国际化的对策

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具有机遇又有调整。发展文化贸易既是适应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既要立足于民族文化资源和国内文化市场,又要充分利用国外优秀文化资源,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

1、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规定政府的行政管理应该是依法和透明的。任何一个文化贸易的出口大国都需要有一整套经常调整的、重在促进本国文化贸易国际化的法律和政策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如发垄断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来规范文化贸易出口的市场准入、贸易审批、统计报表、海关出入境、违规处罚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以保证文化贸易出口的有序发展。

2、加快文化体制创新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文化产业的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加快体制创新和文化管理相关制度的创新,制定促进对外开放政策,鼓励文化产业单位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对国外优秀文化先进的管理方式、手段的引进、吸纳、消化及创新能力。

3、培育民族强势品牌

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可以证明,打造世界级的文化品牌是一条拓展资本市场的有效途径。只有拥有世界品牌,才能赢得竞争。随着中国的文化市场与国际文化市场的逐渐接轨,中国文化产业正面临着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才能避免在国际竞争中陷入不利的境地,才能赢得与西方同行竞争的平等地位。

4、培养文化企业发展跨国企业

跨国公司和跨国经济组织是资本全球化乃至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发动者和组织者。中国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必然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在企业内部的市场化处理中进行跨国的生产和交易活动,扩大我国的文化跨国公司,确立其在文化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5、拓展人才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贸易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熟悉世贸规则,精通外语,具备艺术素养,能够参与贸易争端解决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国内外的优秀文化人才加盟文化企业,鼓励人才合理流动,人才再培训以及对产业变迁的适应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一流的文化经营和管理人才,为中国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智力保障。

【作者简介】

徐丽(1971-),女,北京人,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及民办教育(北京市 100083);

崔燕(1986-),女,北京人,北京城市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学教育(北京市 100083);

上一篇:基于Canny角点检测的变电站遥视图像拼接方法 下一篇:浅谈中控系统的设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