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01 06:54:44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案例教学法运用真实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探索了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学前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 案例教学法 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前教育的主干理论课程,是幼儿园教师、早教培训机构教师、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小学低年级教师的必修课程。该门课程以应用为主,尝试在该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现实意义。

一、选择案例

1.联系实际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适当安排案例讨论,创设情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改变学习方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小肌肉群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例子,如低龄儿童不会用筷子吃饭,拿勺子吃饭会用整只手抓握的方式。教师通过列举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难易适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年龄多为15~18岁,年龄小,知识结构掌握不平衡,科学素质基础相对薄弱。而案例教学能较好地弥补学生的这一欠缺,选择难度适当的案例有助于将抽象的科学知识的形象化,将概念知识具体化。如果案例过难,会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能够按照预期的设想进行;如果案例过于简单,学生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提不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案例,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保证案例教学能够深入开展。

3.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事物在变化,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也应该不断变化和更新。案例教学离学生的实践越近,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效果也越好。如果教师选用的案例过于陈旧,缺少时代特色,则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最新的信息融入到教学案例中,通过多种方法调节案例展示的气氛,通过细节提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将成人案例与儿童案例进行对比的方法,使教学案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满足教学需求。

二、分析案例

教师展示教学案例后,让学生分成小组,或者由学生独立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可利用教材等工具对案例进行初步的分析,教师还可允许学生在上课期间合理利用手机查询资料。如今,手机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与其禁止学生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不如让学生利用好这个智能工具,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整个课堂中,教师的职责就是组织、调控,创造一个整体参与、充分民主、鼓励争鸣的开放式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评价案例

对于案例,教师不应简单地做出结论,而应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对提出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等。随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汇总,对案例的症结点作系统的分析,并且引导学生对问题与答案进行深入思考,对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或欠缺进行弥补性、提高性的讲解,也要对案例中涉及的理论问题指明其中的关键。教师也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自己在案例理解和原理运用上的收获。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学前卫生学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四、小结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使学生之间学会了沟通和合作。要使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还需要不断钻研,选择适合的案例,筛选出案例中的有效内容,推动案例教学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万钫.学前卫生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4.

[2]胡献明.学前卫生学中的案例教学[J].科技风,2012(20).

[3]朱妞,訾荣禄.直观教学在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

[4]赖莎莉.案例教学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应用――以学前卫生学为[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2(12).

(作者单位:大连市技师学院)

上一篇:创设人生情境 构建和谐课堂 下一篇:浅析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校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