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生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时间:2022-09-01 05:31: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生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价值取向逐步多元化,使得人们思想文化成长环境受到各种繁杂信息的冲击,时常游离于“现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当中。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职生德育教育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对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社会对于中职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职教育;德育教育;应对策略

1.中职德育教育的特点分析

1.1学生特立独行,忽视德育教育培养

个性张扬,特立独行严格来说通常被视为每代年轻人所具有的时代标签。通常情况下,每代年轻人所独有的特性一般表现在不同的方向。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年轻人较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较为叛逆,20世o90年代的年轻人标新立异。这种独特个性通常代表了时代背景下整个群体所具有的思想文化、行为举止、言谈风格等,然而这种思想却很难被普遍大众所广泛赞同。当前情况下,中职生普遍都热爱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却与传统优秀文化背道而驰,否认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宣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一味地采取集中式宣讲的方式,这对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十分重要。

1.2学生思想活跃,优秀传统文化却严重匮乏

当前我国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普遍较强,积极探究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步得到培养。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升学压力,其身心发展长期处于放松状态,思维方式相对活跃,这样有助于突破思维局限,积极探索新思路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同时其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一旦缺乏正确德育教育的指导,极易出现思想与能力的错位现象,使得德育教育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1.3学生厌学情况严重,对德育教育认识匮乏

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差、知识储备匮乏、自身修养不足等特点。一旦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后,由于缺乏升学压力,学习认为与学校管理普遍较为宽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厌学现象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厌学情绪感染性强,德育教育态度差;其二,厌学情绪与德育教育相互排斥,使得学生德育教育的兴趣很难培养,学生普遍存在“德育无用”的认知。此外学校对于德育教育也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和不够重视的现象。2中职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够对学校教育起到广泛的推动作用,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家庭教育与社会道德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自身修养的提升奠定基础。通过调查发现,中职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存在广泛认同的心理,愿意继承与发扬优秀文化,同时我们还应明确中职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处于非常薄弱的地步。其一,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上必须注重其时效性与行为策略,要能够做到因材、因人施教;其二,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上,必须充分重视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念,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宣传;其三,充分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明确教育并不是仅仅要教会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还要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自身修养得到提高,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这样有益于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中职德育教育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对举措

3.1中职德育方式多样化,添加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中职德育教育普遍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修养为基本目的,有助于学生成为自信、自强、自尊、有文明、有修养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合理选取中职教育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中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不够强,使得他们在知识的接收能力与认知能力上普遍低于普高学生。所以在德育教育时,适当程度的添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合理选取教材,对于中职生为人处世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极为重要;其次,积极引领学生正确对待优秀传统美德,中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积极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适当添加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极为重要;其三,可以适当改善中职生文史素材当中优秀传统文化所占比例,这样可以有效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

3.2改良中职德育教育方式,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职教育普遍遵循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然而中职德育教育却普遍存在缺失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等现象。因此在进行中职德育教育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将优秀传统美德融入到中学生教育守则中,明确德育教育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规范;第二,高度重视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传统文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中职德育教育当中,使其与中职校园文化活动相统一,进而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参与力度;第三,适当举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当前我国每年都有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活动,对于提升人们道德修养、改善社会风气、树立感恩、正义、勤劳的社会理念,同样在中职教育当中,将一些优秀的德育模范进行积极宣传对于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极为重要;第四,充分运用多媒体宣传突进,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推广,使其深入人心,进而影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其自身修养。

4.结语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广,人们普遍对中职生德育教育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的德育教育中发展空间极大。文中通过针对中职生德育教育的特点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能力进行探究,明确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为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下一篇: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植物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