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9-01 04:36:44

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

摘要:文章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相结合,对中国发展服务贸易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中国在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竞争重点的环境下,要发挥比较优势,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以期增强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服务贸易

一、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即使在任何产品生产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一种产品生产具有相对成本优势,就可以生产该产品。比较优势理论使经济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产业发展道路时,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才能最大限度积累资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迈克尔・波特提出解释国家(的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菱形模型。该模型中的每一个决定因素决定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波特认为:竞争力来源于培养高级要素;竞争力来源于集群;竞争力来源于苛刻的市场需求。金碚(1997)认为:“各国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产业竞争的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决定性作用。而在现实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际上共同决定着各国各产业的国际地位及其变化趋势。”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涵义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的服务交易,可按照部门进行分类,包括: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特许与许可服务、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和其他商务服务)。国际服务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5%,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本文将用测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两类指标分别对中国服务贸易进行定量分析,说明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三、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证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测量及分析

1、服务贸易出口状况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增长迅速,出口结构变化总体遵循世界变化趋势,即以提供现代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其他服务已成为服务贸易出口比重最大的贸易门类。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年均增长率是世界平均的近三倍,旅游服务高于世界4%,其他服务出口年均增长率相当于世界的两倍(见表1)。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显示比较优势由a行业占国家总出口的比重相对于a行业出口在世界总出口中的比重来衡量。如果RCA

3、要素投入类型和比例分析。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高,服务生产的熟练度强、供给能力大。中国代表高技术人才及专业人才的对外设计咨询人员只占0.56%(见表3)。输出对象主要是亚洲,输往欧洲及北美洲等地区比重较小。这说明中国在国际服务贸易分工中发挥优势的仍是低级要素,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无法在西方国家服务市场占据竞争优势地位,中国处于国际服务贸易分工的低端。

(二)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测量及分析

1、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分析。TC指数,是指一国某产业或商品进出口差额占该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其值大于0,说明该项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强,且越接近于1则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出口国际竞争力弱。从整体看,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除2005年外,整体TC指数均为负数。从具体行业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TC指数一直为正,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时高时低,不够稳定。金融服务等TC指数均为负数,说明竞争力薄弱。从各行业发展趋势看,信息服务等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新兴服务部门的快速增长反映中国服务出口结构正朝优化方向演变。总之,中国现代服务业中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尚未形成竞争优势,且传统服务项目中旅游服务部门还未形成稳定的竞争优势。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除了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外,运输服务贸易与其他服务贸易均名列倒数第二,这说明中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很弱,而其他服务竞争力低下反映了中国高等生产要素的缺乏(见表4)。

2、国际市场占有率(MSI)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即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市场出口总额的比率,可直接反映一国家(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强弱。MSI值越高,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从时间序列上观察,中国服务贸易MSI明显处于上升过程,1990-2008年增长了五倍多。世界排名也第26位上升到第5位。这充分反映出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竞争力不断增强(见表5)。与其他国家比较,美国20世纪90年代来一直是世界第一的服务贸易出口国,但其MSI总体呈下降趋势。德国同样呈下降态势。与发达国家相反的是,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MSI和世界排名都不断提升,竞争力增长显著。但中国服务贸易MSI不足4%,竞争优势不明显,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处于弱势地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优势比较突出(见表6)。从服务贸易分部门的MSI看,各部门的占有率都有提高。其中旅游服务提升的比例最大,说明中国以资源密集型为基础的旅游服务在国际服务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结论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晚,但其立足自身优势,服务贸易取得较快发展,其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但与世界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缺乏竞争优势,服务贸易结构还不合理。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已朝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集中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运输业和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旅游业等传统低附加值行业,现代服务业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行业处于相对劣势。

中国应立足比较优势,保持和促进原有优势,同时优化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内政策可适当向比较优势行业倾斜,通过提高劳务输出素质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维持中国服务贸易持续增长。另外,一国要确定自身的对外贸易优势,还要考虑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的服务贸易应实现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在保持并提升比较优势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等新兴服务产业,通过发展教育积累人力资本等途径,挖掘服务贸易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使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1).

2、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8.

3、魏下海.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前沿,2006(7).

4、邱伟强.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对策[J].发展研究,2007(4).

5、白孝忠.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8).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上一篇:苏南地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