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政课教学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机制探索

时间:2022-09-01 02:33:50

以思政课教学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机制探索

摘 要:改革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积极探索以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教学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动力机制、课堂教学的活力机制、教研互动的长效机制、综合考核的评价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大学生;有效机制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育和引导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学会正确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复杂现象,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识别和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袭,自觉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影响,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是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题。“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崇尚理想、追求真理,是青年人的天性和共同特点。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问题在于树立什么样的理想?能否找到真理、相信真理、为了真理而奋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真理教授给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才能自觉地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学习中,当代大学生能深刻领会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把民族精神提升到新的水平――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四 )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当代大学生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当代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合力作用和积极性,探索以优良的课堂教学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活力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对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由于是多位教师同时讲授、共同承担的教学任务,并且讲授不同课程的教师由于旧课程体系的影响而出现了知识结构的交叉与重叠,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集体备课,分工协作,资源共享,齐心协力地共同开好各门课程。而对每一个教师而言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出吸引力,首先必须言传身教,要以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影响带动当代大学生。其次,要从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和思想特点出发,转变教学观念,有效使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效果;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理论的主体作用,在交流中实现师生互动共鸣,实现教学相长。最后,要以情动人,以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厚感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厚感情,用心去讲,用情去讲,把这些课讲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师生互动,引发共鸣,充分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三、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教研互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在从事本科公共课教学的同时,既要从事与教学直接相关的研究,客观认识教育环境的变化,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又要从事科学研究,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理讲清楚、说明白,讲得让学生信服,让大学生相信并愿意接受真理,自觉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有学生从内心里认同并自觉主动地学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并倡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具有实效性和长效性。

此外,高校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真正从思想认识到实际行动上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认真落实“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基地地位,全方位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既要抓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又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

四、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确立综合考核的评价机制,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考试成绩、轻实际考察的弊端,造成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考试与实际道德表现并不一致即知行脱节的缺陷,这显然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的“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的要求,各高校在今后对学生的考评中,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习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各方面的表现综合纳入到一个大的考核体系中,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之在学生的推荐入党、留学申请、保研选调等方面得到承认,体现出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种综合考核的评价机制在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能够起到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光明日报.2007.10.16.

[2]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

上一篇: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 下一篇:试论信息化与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