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

时间:2022-09-01 01:49:29

论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

摘 要:本文聚焦2012年最热门的事件相关报道为具体范例,分析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揭示其隐藏在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使读者增强阅读新闻语篇的语言意识和批判意识,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闻语言;宏观结构;事件;意识形态

新闻语言是不同民族的新闻工作者以本民族规范化的语言为基础、以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为出发点、传播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特殊的语言现象。而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行为模式和方式,并否定其他的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

宏观结构这一术语由德国语言学家Bierwisch在1965年首次提出,用于说明叙事文体的整体结构,van Dijk提出的新闻语篇宏观结构便是由此演化而来。他认为新闻宏观结构是语篇的高层次语义结构,该结构主要展现新闻故事的主题结构,有两个主体部分:总括和故事。总括包含标题与导语,而故事包括情景与评论。我们以《购岛闹剧一个月:什么在改变》这则新闻报道做详细的宏观结构分析,从中分析隐藏在背后的意识形态。

一.标题与导语

《新闻1+1》2012年10月11日节目打出的标题是:《购岛闹剧一个月:什么在改变》,乍一看这个标题,似乎能明白它要说的是什么,无非是有关日本购买的事情,但又让人很迷惑:什么在改变?而在标题中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词:闹剧和改变。

闹剧也叫趣剧、笑剧,本义是指具有讽刺或幽默倾向的一种轻松的戏剧作品,同时比喻滑稽、荒谬的事情。购岛事件指的是2012年9月11日,日本单方面购买,将其国有化。“闹剧”一词,将日本这一所谓的“国有化购”事件进行了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强烈的讽刺,从这一个词的运用就为全文奠定了一个基调。

再看另一个词:改变。什么在改变?这其实是一个问句,设置了悬念,引起大家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在改变,是谁在改变?是日本还是中国?是经济方面、政治方面还是其他方面?为引出下文埋下了一个重量级的伏笔,同时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一举两得。

接下来的导语部分同样有两点吸引眼球。其一,是时间,这期节目的播出时间是2012年10月11日,而导语部分也提到了,日本购买是整整一个月前,也就是9月11日。震惊美国和世界的9・11恐怖事件,即使到现在,只要一听到9・11,美国人还是会从内心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样是9月11日,虽然时间隔了11年,但日本的购岛行为同样像9・11事件一样“震惊”了中国和世界。

其二,是一个比喻句。将日本“国有化购”的行为比喻为一架飞机撞伤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这幢四十层的大楼,而且这架飞机还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即“”和“莽撞”。2012年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第四十年,中日先辈们搭建起来的四十层大楼,因为日本和莽撞的购岛行为,使中日关系沦为一片“废墟”,中日关系也持续降温到冰点。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日本为了满足其一己之私,不顾历史事实和中国的反对,一意孤行做出这些损害中日关系的行为所致。

二.段落结构

这篇报道,导语之后的文章,从段落结构上来说,大致由下面几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对过去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的概述。从忘记承诺的日本政府到罔顾历史事实的日本首相再到推迟中日关系正常化四十周年纪念日,最后又将第三方――美国拉扯进来,对于这部电影,日本人成了名副其实的演员和导演,这一个月日本所做出的一系列荒唐之事,可谓是引火自焚。

文中分别引用日本两位领导人的话语,一个态度强硬,坚持他的闹剧;一个态度诚恳,表达他的道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两个目的相反的行为,恰好说明日本国内自身的矛盾重重,闹剧显露无疑;相关日本领导人的无知,对历史的不尊重已经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第二部分,是主持人白岩松对话驻日本记者顾雪嘉。这一部分主要是让驻日本记者顾雪嘉以一个了解日本方面对妥协方案的解释的见证者的身份,否定这个所谓的妥协政策。报道一开始就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重量级的疑问,那就是日本释放出来的消息究竟是妥协还是进一步行动的前奏?这一部分,就是来揭晓这个答案的。可以说,这一部分是对前面遗留问题的解答。

尽管随后记者强调了日本方面,一向批评中国居多的《产经新闻》在一篇报道中批评了野田内阁在国有化这件事情失算连连,出现了一些语态的变化,但它改变不了日本政府用实际行动瓦解“妥协”政策的事实。

第三部分,是主持人白岩松对话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这一部分是对日本的矛盾态度以及对另一个变化――谁离更近了――的解读。

在日本矛盾态度的方面,刘江永在解读时谈到:“野田内阁在问题上的一些基本立场,就是两个‘不’。第一,不改变购岛方针。第二,不改变拒绝承认中日之间存在争议。所以这两个‘不’如果仍然在,就使得日本政府和中国改善关系进行对话是没有机会的。”文章借权威人士之言,直击日本虚伪的本质,日本在咬文嚼字的同时给全世界人民放烟雾弹,企图用假象来欺骗所有人,甚至自欺欺人。

同样,解读第二个“什么在改变”时,陈列了近一个月来发生的双方就争端引发的新闻热点。在法斗文争没有效果情况下,中国采取坚持巡航的政策,使得日本计划的时效取得的阴谋破灭。就如白岩松说的,中国采取了坚决巡航的这样一个态度,其实我们更加靠近了,这一点恐怕会让日本感到大大的失算了。第四部分,是这一个月来另一种改变――如何爱国。在事件上升为中日近来最为突出的矛盾之后,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我们很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很多人上街游行,为抵制日货不惜做出烧等令人发指的行为,不仅让同胞的财产受到损失,也让同胞的性命受到威胁。

这部分内容将西安李建利遇袭事件和“老人在游行人群中捡垃圾”的新闻进行了对比说明。从这两件事来说,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是很高的,但是爱国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理国对中国未来,对整个民主社会的行进都很重要。这篇新闻语篇在最后呼吁国民,要理国,将文章从的视角最后转向内围,从他国的视角转向自身。

三.背景资料

新闻语篇中背景资料的运用,一方面是对事实的补充说明,另一方面也是利用一些真实可靠的背景资料来反映事实,从而说明意识形态。

第一处背景资料:这一个月来中国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捍卫的行动的相关资料。

用事实说话,让事实作证,这是最好的也是最有利的方式。在这篇报道的这个部分,大段落地摆出中国在日本国有化之后,为了维护,坚持巡航宣誓的行动。即使在中秋、国庆这样的节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也没有休息,一直坚守岗位,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在福建的海域展开维权巡航执法。这是用铁一般的新闻背景表达中国坚持的立场和意识形态。

第二处背景资料:这一个月来,中日之间的经贸、文化以及民间交流方面的很多变化:比如中国大家大型银行缺席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国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理事会;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均宣布停飞赴日航线......

此处背景材料的运用正是从几个侧面来证明日本购岛行为是一出闹剧,除了让世界人民看笑话,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众所周知,中日之间的贸易对日本经济来说是很重要和关键的,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日本的经济和出口贸易面临的巨大的损失。除了经济方面直接的影响,进而涉及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可以说日本这次在中日交流这个大海中投入的小石头将涟漪一圈一圈地放大。当然,对中国来说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日本因事件受到的影响绝对比中国要大。

第三处背景资料:西安市民李建利因为一名非理国年轻人的袭击遭遇不幸的新闻和“老人在游行人群中捡垃圾”的组图曝光的新闻。

此处背景材料,很明显是两个性质相反的行为,同样是因为日本国有化之后引发的新闻报道,一个是假借爱国的名义而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平,折射出的是中国当下社会一个“穷二代不平衡”的社会问题;另一个是被广大网友冠以“真正爱国”的朴实行为,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认可。从非理性到理性,从明目张胆到默默无闻,从犯法行为到值得称赞的举动,无需多说,就能明白其中暗含的改变。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反映一定的观点、政治立场,反过来,特有的意识形态会影响语言的使用,使语言不自觉地带有观点、立场的痕迹。新闻正是报道者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立场对新闻来源和语言表达进行筛选的结果,新闻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受到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和限制。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读者应学会用批判的眼光阅读新闻,增强阅读新闻语篇的语言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而新闻工作者则要学会运用新闻语言传达意识形态,维护本国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范红、霍侃.新闻语言与意识形态――从美国期刊对“人民币升值”的报道说起[J].全球传媒报告,2005(02).

[2]范红.英语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J].国际新闻界,2003(02).

[3]陈.新闻话语中的语言再现和意识形态[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01).

作者简介:盛伟芳,女,(1991―),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上一篇:论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运用 下一篇:台湾旅游咨询中心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