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病因及诊疗概况

时间:2022-09-01 12:07:58

摘要: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该病病因很多,治疗方案更是多种多样,治疗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异,就突发性聋现阶段研究发现的病因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诊断;治疗

突发性耳聋,也称之为特发性耳聋。病变位于内耳,大致可分为一下三类:第一类为感音性耳聋,主要由于毛细胞损伤引起,药物中毒性聋及病毒感染属于此类,第二类为神经性耳聋,主要病变变部位在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听神经瘤所致耳聋属此类,第三类为中枢性聋,其病变位于大脑皮层听中枢。前两类一般合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现就突发性耳聋病因病理及诊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突发性耳聋病因

Dekleyn[1]于1944年首次报道突发性耳聋,此后,对于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探讨就从未停止。目前病因概括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认识:①病毒感染;②血液循环障碍;③中枢性病变;④免疫异常;⑤肿瘤;⑥外伤;⑦特发性病因;⑧精神学因素[2,3]。

1.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导致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之一。就目前所知,包括流感病毒B、带状疱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都可能与突聋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临床有文献报道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能够导致听力的损伤,并且可以对前庭功能造成影响[4]。任基浩等[5]对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早期以及恢复期的血清分别做检测,主要检测指标为七种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结果表明有38%患者血清滴度升高超过4倍,其中副流感病毒3型的阳性率最为明显。

1.2血液循环障碍 从人体正常解剖学来看,内耳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迷路动脉和耳颞动脉的分支,供给内耳的动脉是终末动脉,代偿能力差,且没有侧支循环,这在突发性耳聋的发病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缺血缺氧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听神经的功能障碍。此外,动脉畸形以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异常都可以可引起突聋的发生。

1.3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也是引起突发性耳聋因素之一,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就是听神经瘤,大约有10%左右的听神经瘤的首发症状为突发性耳聋[6],这也就是为什么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应当常规完善内听到CT的原因。

1.4中枢性病变 在听觉传导通路上,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造成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有脑梗死、多发性硬化等。Hyung等[7]对29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的检查,发现部分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小脑前下动脉供血区可见到梗死,另外部分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也可见到梗死区。

1.5外伤 临床上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就是局部的外伤,颞骨的骨折可引起内耳损伤和出血。迷路膜的破裂通常发生在中耳腔压力突然改变的时候,如头部外伤、气压性创伤、镫骨切除或剧烈体育运动等[8]。内耳和中耳之间有薄的膜性结构分开,内耳中内、外淋巴也互不相通。气压性外伤可使膜性结构发生破裂,造成外淋巴瘘。外淋巴液通过圆窗或卵圆窗漏到中耳,可能会造成内淋巴水肿或耳蜗内膜性结构的破裂,导致内、外淋巴相互混合,使耳蜗内(淋巴)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突发性耳聋。

1.6免疫异常 在临床文献报道中,突发性耳聋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受到广泛的重视,李和清[9]等对32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证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与免疫异常有关。俸家富等[10]对43例突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进行测定,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数的变化有关,从免疫学的角度论证突发性耳聋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黄波等[11]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关系,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并与41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54例患者血清免疫蛋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突发性耳聋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增高。认为免疫学因素在突发性耳聋中起着重要作用。郑立华等[12]对3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测定,与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免疫复合物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1.7精神学因素 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亦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治疗方面应当通过规范的心理治疗,一般预后较好[13]。

1.8特发性病因 对于不能明确发病原因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多归结于特发性病因致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进展

2.1改善微循环 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面,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主要包括有舒血宁注射液、凯时、丹参注射液、东菱迪芙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等药物。临床相关报道比较多,大部分疗效比较理想,但大部分报道缺乏随机双盲多种心的研究。

2.2降纤药物和神经营养制剂 临床文献有报道,经过对突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和血浆粘稠度较均显著升高,考虑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4],临床常选用巴曲酶作为首选药物,此药具有增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全血黏稠度,增加耳蜗血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可以选择的营养神经制剂药品很多,即有口服药物,也有静脉和肌注用药,口服药物如维生素B1,甲钴胺,腺苷钴胺等;肌注药物如腺苷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大多与其他类型的药物合用,同样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

2.3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突聋的常用药,因其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主要可以缓解血管内皮的水肿,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临床上糖皮质激素的种类繁多,既有口服片剂、胶囊,也有静脉注射液,这为临床应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对寻找循证医学的证据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目前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2.4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提高血液氧含量,氧储量及氧在组织中的弥散距离,促进组织细胞的生物氧化能量供给[15],有利于改善内耳缺血缺氧性损害,加速毛细胞耳蜗及前庭神经纤维修复,高压氧可减轻因病毒感染或过敏引起的内耳局部水肿,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恢复血供,改善内耳微循环和内耳组织代谢[16],使受到损害的听觉功能得以恢复。因此,高压氧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改善耳蜗内缺氧。

2.5镁制剂 镁是人体中重要的离子之一,主要生理功能是:激活人体多种酶的活性;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护胃肠道和激素的功能。研究发现口服镁离子对预防性噪音性耳聋有一定的作用。Gordin等经研究后得出结论,镁离子在治疗突发性耳聋发面有一定的疗效, 除低血压这一副作用外,安全性比较高。但是关于镁离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剂量仍需深入的研究。

3 讨论

由此可见,目前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是以综合性的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十分明显,包括应用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对于突聋病理机制,文献报道比较多,但其病因比较复杂多样,且治疗影响因素众多,给临床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对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在治疗方面,如何客观公正的判断各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的疗效,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加强对突发性耳聋相关基础学科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理,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医学关于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制定一整套相对比较规范的科研及诊疗方案,在统一的评估标准框架下,进行各种疗法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为更好的评价各种疗法的优劣以及推广的可行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随社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在不就得将来,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必将有重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Dekleyn American Laryn-gological,Rhinological and Otological Society, Inc,Tulsa,Okla,January 21, 1990.

[2]于进超,祁吉.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学及MR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30:167-170.

[3]杨仕明.我国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8,23:8-10.

[4]Scasso CA,Bruschini L,BerrettiniS, etal,Progressive sensorineuralhearing loss from infectious agents[J].Am J Otol,1998,18(4):51-54.

[5]任基浩,陶正德,卢永德,等.突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IgG 测定[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3,18(1):82-84.

[6]Inoue Y,Kanzaki J Ogawa K Vsetibular schwannom a presenting as sudden deafness[J].J Laryngol Otol,2000,114:589-592.

[7]Hyng L Robert W B sudden deafness in vertebrobasilar ischem in clinical features vascular topographical patterns and long-term outcome [J].J NeurolSci 2005,228:99-104.

[8]Lazarini PR,Can argo A C Idiopath 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etiopathogenic aspects [J].Rev Bras O torrinolaringol (Engl Ed), 2006,72:554-561.

[9]李和清,任基浩,卢永德.突聋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及NO检测的初步研究[J].中国耳真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2,8(2):133-134.

[10]俸家富,李冰.突发性耳聋患者外周血T 细胞亚群的变化[J].江西医学检验,2003,21(1):324.

[11]黄波,唐荣凤,陈燕梅,等.血清免疫球蛋白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15-1716.

[12]郑立华,王愈.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测定[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1(6):108.

[13]Ban JH, Jin SM, A clinical analysis of psychogenic sudden deafness[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6, 134(6): 970- 974.

[14]Suckfull M, Wimmer C, Reichel O, etal,Hyperfibrinogenemia as a riskfactor for sudden hearing loss[J].Otol Neurotol, 2002, 23(3) :309-311.

[15]喻森明,胡晓华,高鸿兴,等.高压氧对治疗颅脑外伤病人78例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1,3(10):721-722.

[16]杨益.高压氧治疗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15-216.

上一篇:国企改革才是真正的供给侧改革 下一篇:浅析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