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安全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时间:2022-09-01 10:57:02

以心理安全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摘要: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后,安全感成为人们心理需求的第一要素。如果学生缺乏安全感,他们就会经常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对他人抱有不信任、敌视的态度。这样将不利于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为此,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予以分析,以期引起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研究讨论。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中学生;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8

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后,安全感成为人们心理需求的第一要素。如果学生缺乏安全感,他们会经常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对他人抱有不信任、敌视的态度。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报纸、电视、网络不时地会传来某地中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的行为。专家分析指出,成长环境顺利、缺乏挫折教育、父母关爱不够、人际关系恶化、应试教育压力大、情感问题等都是中学生以极端方式处理事情的原因。其实,归根到底是由于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不足。

一、安全感的概念界定与内涵

安全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中。弗洛伊德假设当个体创伤、危险出现时的体验就是焦虑。

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丛中等人认为安全感是主体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控制感。

综合以上观点,虽然不同专家对安全感的解释不同,但他们对安全感本质的理解却类似。我们可以发现在心理学意义上的安全感具有以下特性:

1. 心理安全感是一种心理上不受威胁的现实状态。

2. 心理安全感与客观现实密切相关。

二、破坏安全感的因素和渠道

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心理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各种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影响人心理的因素有两点:一是人的脑部结构;二是现实的客观世界。安全感属于人的心理范畴,它的形成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个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复杂过程。人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接触自然、社会,产生复杂的感性反应,然后经过思维形成心中的安全感系数。具体来说,影响学生安全感的因素有五点: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是个体心理发育的生理基础。遗传的不同奠定了个体的差异性发展。如多血质人容易形成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的心理特征;粘液质的人容易形成稳重、踏实、但灵活不足、缺乏生气的特点。当然这不是说气质有优劣之说,但先天的遗传因素会使个体在应对外界事物时,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从而影响个体自身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影响自身对心理安全感的体验。如面对相同的挫折,有的人能坦然面对,有的人却局促不安。

2. 家庭因素。这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事实表明,在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人际沟通、学习行为等方面缺乏心理安全感;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心理也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粗暴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情感与行为的忽视、家庭心理虐待等行为,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因此,“一个问题家庭往往造就一个问题孩子,一个问题孩子往往生活在一个问题家庭中。”

3. 学校因素。教师的侮辱言语、体罚行为、心理虐待等不当行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不安全感;校园中的恃强凌弱是影响学生不安全感心理的典型,处于弱势的学生会感到害怕恐惧,严重影响其安全感的建立。

4. 社会因素。现实社会中物欲横流、亲情友情的淡化、诚信的缺失、人性的冷漠、迷茫的价值体系等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明显的影响。如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高楼大厦使他们与同龄人的交往明显减少,社会化经验明显不足,待其走上社会,易产生不安全感。

三、安全感的培养和改善

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安全感,笔者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1. 对于先天的一些不利于心理安全感形成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提升。例如,对于不自信、拘谨的人很容易缺失安全感,他们可以通过坚持对镜子和自己说一句鼓励的话,来提升对自己的安全体验。

2. 家庭环境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正常成长的前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对此,家长应理解孩子的错误,进行正确的教育,主动营造良好的感情交融环境,并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成长、形成安全的心理环境。

3. 提供有利于维护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学校环境。首先,学校要打造“好教师”,所谓“好教师”就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在交谈中能征求学生的意见、能营造师生相互信任氛围的教师。同时,学校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校园文化,摒弃不良风气,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心理教育、心理预警、心理干预融合在一起,形成对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三位一体式的保护方式,将严重危害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不良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4. 提供有利于维护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社会环境。具体措施有:

(1)向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维护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社区作用,组织他们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如照顾孤寡老人、环保宣传等,从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中,使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心理变得更加成熟。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安全感,遗传是发展的前提,家庭因素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要想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安全感,需要四方面因素的协同努力。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育硕士2011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241000)

上一篇:探究初中思品课中的课堂讨论 下一篇:三面玲珑?三面显示屏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