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数字地籍测量应注意的事项

时间:2022-09-01 10:52:35

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数字地籍测量应注意的事项

数字化测量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地面测量仪器、数字化测图软件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全新内容,应用于测绘生产,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军事工程等部门。许多测绘部门已形成了数字图的规模生产,作为反映测绘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数字地籍测量作为地籍信息系统的前期工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籍信息的质量。因此,对数字地籍测量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从地球表面的现实世界的地籍信息到地籍信息系统中的数字化地籍信息,需要进行野外权属调查,数字地籍测量,数字地籍产品质量检验,地籍图数据录入和建库等等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地籍信息系统的最终质量。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就当前开展数字地籍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事项加以探讨。

一、作业方法

目前,获得数字地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地面数字测图和航测数字成图。不管哪种方法,其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地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一)测绘软件的选择

对一个测绘单位而言,数字测绘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选择适合本单位使用的绘图软件,到了别的单位却不一定适用,所以每个单位对于软件的选择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衡量一个成图软件的标准,首先要看该软件是否适用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比如平原、山区就不一样;其次要看其可操作性是否界面友好,简便易学等,主要看其提供的功能是否适合于本单位。

二、当前地籍调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权属调查表的填写

签于权属调查表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参与人员多,且水平不同等原因,填写后的地籍调查表往往会出现单位名称填写不一致,土地使用性质不统一,相邻宗地四至不衔接,填表字迹草率或乱用简化字等,这将影响到建立信息系统时不能正确地自动归户。另外,在填写土地使用者性质时,把填写的“全民”或“集体”或“集体”或“个人”而误填为“国营”或“国有”或“私营“等诸类名词;还有在填写宗地四至时,如两宗地共用一堵墙时,则只能出现两宗地都至墙中,或一宗至墙内,另一宗至墙外,但却填出了两宗都至墙外或墙内等情况,有的填写的字迹草率或简化字不规范,让人难以辨认,任意涂改,或填写时间不规范等。

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以街坊、村镇划分作业单元,采用“申报――调查――勘测”均在同一时期,由同一作业组实施“一步到位”的作业模式,并要求填写时应做到内容填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工整,不得随意涂改,只能划改。同一内容的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划改处应加盖个人的印鉴,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差、错、漏,做到责任明确,从而达到确保外业权属调查质量的目的。

(二)共用宗地的处理

一个地块被几个权属单位共同使用,而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这样的地块被称为共用宗地。对共用宗地的处理方法:一是分宗填写地籍调查表,其次只填写一份地籍调查表,在表中注明各权属单位分摊面积。对于前者,共用宗地有多少个土地使用者,就填多少份地籍调查表,表上的内容按各分宗的填写,这样做的好处是所填内容详细,调查表和土地登记申请书、审批表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三)提高界址点精度的措施

日常,我们进行野外作业时,对测量精度是比较讲究的,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

(1) 作业前要严格进行仪器检较,特别是光学对点误差和2c值误差对测量精度产生较大影响。

(2) 要严格控制转站,一般情况下,连续转战不得超过3次,这一点一般都能做到。

(3) 因地籍测量一般在城镇且建筑物较密集,所布导线边长都较短,故测点定向时应尽可能选择长边。

(4) 碎部测量在出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野外数据采集,实施数字测图前必须先进行控制测量。布设控制网应遵循的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的精度、密度和统一的规格。

(5) 在困难地区,尤其是老居民区,是先测,利用制高点向内部多打散点,然后用丈量及边长交会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6)配合要默契。对观测及司尺人员,在测量过程中要求是比较高的。比如,这一点测定了,下一点应测什么要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另外,司尺人员对于地物地貌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且在跑尺前应确定好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四)合理的取舍问题

目前,正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时期,各乡村地形变化很快,各种不规范的,不坚固的,临时性地貌、地物较多,这类地形、地物如:短围墙、简易棚屋、临时排水沟、进户电杆,临时建筑等,具有数量众多,存在时期短的特征。测量这类地形、地物不仅花费相当多的精力,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使得图面主次不分,杂乱而降低其可读性,而实践中无论从工程施工,还是规划设计用图的角度来看都没有什么意义,但若不予测绘,则可能与现行地形测量规范相悖。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需得到甲方的许可外,还涉及到现行规范的正确解读及作业人员对地形、地貌的领悟能力。

三、数字地籍测量产品的质量检验

(一)地籍对象的属性误差的检验

属性数据可理解为空间对象“是什么”,它是地籍对象的特性描述。属性数据的特性描述绝大多数为定性描述,但有时候具有离散性和不确定性。如确定某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它有多种利用类型,在一定程度上面积小的地类将综合到面积大的地类中。地籍属性数据的检验以定性数据评价为主。好地籍数据中一个宗地的属性数据可能包括宗地面积,位置坐落、宗地用途、所有人使用年限、价格、审批表号、发证时间等。属性数据一般为字符串和数字,有的属性项内容较多、较长,为了管理使用方便,管理部门规定对一些属性数据分类和编码,如“土地利用现状”是一种基本属性,每一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属性数据,必须按规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系统来确定。相同属性的数据的检验主要是逐项考核各属性项内容的正确性,属性项字段长度和属性表结构是否正确和完备。

(二)地籍数据的不完整性误差检验

地籍数据的完整性指同一要求或精度的数据在指定的项目或测区内数据和资料的完整程度。数据的不完整最简单的例子是数据丢失,如野外测图时测区范围内未测完整,应该采集的各类地形、地物要素有遗漏,属性要素的调查不充分等,另外,数据的转换和传输也可能导致数据遗失或畸变。数据的不完整性误差检验可采用综合方法检验,如绘图检验,将分层地籍数据在低质介质上输出,对照实地或数字化底图检查要素的完整性;屏幕检验,可将各类数据在计算机屏幕上叠加检查要素的完整性及是否有冗余,或将相邻图幅间的图形和属性完整和连续一致。

(三)地籍数据的时序误差检验

地籍数据的采集有时需花费较长的时间,不同时间采集的数据客观上会导致许多不一致。数据的现势性赶不上变化,数据反映对象的准确性就降低,反映宗地的各类数据在宗地演变过程中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宗地的范围、产权、状态,这些变化更替产生的时序信息应在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中合理准确记录,以便能够动态追溯,此类功能的实践也是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地籍对象时序信息的查询和检验,可以列出地籍对象属性记录中的时序信息,逐个检验,或可利用标准数据库查询语言检验指定的对象时序状态。

上一篇:浅谈结构转换层的应用及施工 下一篇:小议厨房通风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