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有效公开课的探索

时间:2022-09-01 05:01:15

中学英语教学有效公开课的探索

【摘要】有效公开课不只是一节课的完成,更要相关课程的持续发展。如果备课组内的公开课能专项分工和系列开展,不仅可以让教学内容丰富深入,而且会让授课老师自身专业得到极大的提高,更让听课者受益匪浅。这对于改善并丰富备课组活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实际有效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有效公开课 专项分工 系列化 丰富备课组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

备课组的活动多样性,其中公开课是主要活动之一。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向公众开放的课堂,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活动。它与平时上课方式有所不同,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一个机会,而且公开课的评议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评定一节有效的公开课呢?普遍认为有效的公开课要体现出教学的示范性,探究性,创新性,趣味性和有效性。笔者结合本备课组的公开课活动来说明这些特点。

一、公开课的示范性

公开课的基本特点是公开性,所以必定要有明显的示范性。它充分和集中地展示授课者对―定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等的追求,供观摩者评议、学习乃至在某种特定含义上的效仿。

笔者所在备课组为了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外活动,举行英语演讲,英语剧表演,英语辩论赛等,并且指定一些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对这些活动开展一些示范性的公开课。这种特殊教学方式就可以让备课组老师共同讨论,互相学习,丰富备课组活动。

二、公开课的探究性

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探究课,即通过特定课例来展示授课者对某个教学问题的思考和追问,并在开放的研究氛围中获得多元化评价,从而共同深化课堂教学思维。这就要求授课者和听课者对这堂课要有深层次的交流和探索。如果只是随意听听而不做任何的探究,那公开课也就失去“公开”的意义。

三、公开课的创新性

公开课的课堂不能拘于老套的教学方式,而应该要凸显授课者教学个性的创新性。它具体表现在学习目标生成、教学内容组织、活动形式安排、学习方法选择、现代技术使用等各个方面,特别强调授课者是否体现思想个性和言语个性以成为“立课”的标志。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创新的课型和教学法。

四、公开课的趣味性

一节公开课如果获得好评,除了能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也要体现教学的趣味性,让授课者和听课者都得以放松地融入课堂,在不知不觉中结束教学内容,甚至还意味悠长。例如笔者的“翻译与写作”公开课就选取了大量的有趣句子和片段,比如选用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词或富含生活哲理的语言等。

五、公开课的有效性

公开课系列化就是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负责的专项收集材料,从题型及高考动向等方面做较深入的研究,以此为题开设相应的系列的公开课。但不纯粹是为了学校要求的某次公开课活动月或每学期一次的公开课而开展的,而是以自己专项分工的任务根据教学需求而开设的公开课。

通过这种专项系列课的开展,不仅可以让教学内容丰富且层层深入,而且让授课老师自身专业得到极大的提高,更让听课者受益匪浅。这对于改善备课组活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实际有效的意义和作用。

1.专项系列公开课可以让教学内容丰富且深入。专项系列公开课因为可以把授课内容系统化,可以把某一方面的知识做个较全面的整理和概括,使得授课知识更丰富并且能由浅入深,从而将其更彻底更清晰地传授给学生。

2.专项系列公开课可以让教师“术业有专攻”。英语知识的特点是面广点多,所以知识的积累主要在于平时。而每个专项都有其特殊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技巧,如果要把每部分系统地介绍给学生们,又能深入浅出使学生能接受理解,将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中学英语教师与高校英语教师不同,不是一人负责英语某个专项的教学内容,而是要求他们必须面面俱到,个个专项都得一手抓。这就使得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对每个专项都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同一个备课组英语教师除了按要求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对于重点内容能实行分工协作,分抓不同专项,就可以大大降低教师的工作量,避免重复劳动。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

3.专项系列公开课可以让学生更能自主协作学习。因为专项系列公开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较明确,所以授课教师在布置课前和课后任务相对平时更细致。学生便能更自觉地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组建项目小组,让他们在课下共同规划设计某一综合作品或完成某一任务,这样就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体会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在协作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对知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自由、互动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个个体都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上的平等和自由,也为个体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所以,专项系列公开课是有实效的、真实的、对教师成长有很大帮助的公开课。如果备课组能分工组织好这种专项系列公开课,那么它就会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高进步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也对备课组工作的开展增加了新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雪平.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科研究中的作用.2012.

[2]潘永.当代教育论坛.2006.

上一篇: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实践探索 下一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