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模式下提高武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9-01 03:39:33

合作模式下提高武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高中体育武术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是必然之选,在具体的过程中要重视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合作小组,实现角色定位,实现全面教学评价活动。分析了合作模式下提高武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武术;有效性;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将全班同学以一定的原则搭配成单元小组,让大家围绕共同的学习目的相互帮助、相互启发,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武术教学中尤其需要合作学习模式:(1)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期,每位同学的身体状况发育不均衡,所以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有的同学接收快,有的慢,这就需要他们在组内互相帮助;(2)武术运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相互帮助;(3)武术运动多是对打技能训练,需要双人或者多人共同练习。因此,环顾目前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合作学习的模式仍然是占主流的,但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究竟能够发挥出多少学习的优势作用,依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合作模式下提高武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学习目标

为了更好地组织武术合作学习活动,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的过程彰显武术精神,使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体力进行探索。

1.要明确动作目标

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告知学生进行合作训练,互相切磋讨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包括动作要领、基本步法等。例如,教学少年拳的过程中,教师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内容,就必须要明确告知学生,一会儿各小组要表演少年拳前三组动作(弹踢冲拳、推掌架蹬、双冲拳蹬踢架打)。小组合作过程中要反复练习,保证动作整齐到位,组长要做好指导工作,其他组员也要互相监督,同时要根据小组人数设计好队形,保证形成完整的表演。

(2)要明确武术精神的传递

紧扣“武术的特点”,武术讲究沉静,可以使人抑制急燥,健身与陶冶性情相互结合,能使性情急噪的人或者性情偏慢的人在无形中受到影响,改正不良习惯。因此,合作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彼此兼顾,互相进行较好地动作切磋,明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有义务将中国的武术发扬光大,将它推向世界,使中国武术后继有人,最终走向世界。

2.合理组织小组

为了更好地推行合作教学模式,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合理组织小组。首先,要设立常规小组,常规小组就是经常组织在一起的体育学习小组,一般是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平均分配,要配备体育骨干充当组长。这种常规小组的划分主要是为了能够进行帮扶学习活动。在武术教学合作学习时可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是小干部,合作练习时按顺序轮换带领练习,通过自己的讲解及组织练习帮助同学提高,展现自己的个性与思维。其次,要设立临时学习小组。这种临时的小组是根据武术学习的情况而临时组织的。例如,在进行武术动作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动作较难,学生很难一下子理解,就可以将各小组的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再单独进行分离出来,临时组成“武术学习突击小组”,由骨干学生进行帮助学习。又如,在进行武术学习的后期,需要对武术的动作进行归类记忆,这种复习活动就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学生兴趣,将喜欢表演同类动作内容的学生组织到一起,形成临时小组。

3.实现角色定位

合作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升武术教学的效果,但是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尽快实现角色定位。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必须要尽快转变身份成为学生武术学习的帮助者,而不是教练。教师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武术的能力,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图片等进行动作训练。例如,学习“五步拳”,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情境,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套拳法要让大家根据图谱自己练,就像电视剧武林高手捡到了一本武功秘籍一样,接下来诱导学生对着挂图自练。如果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可以及时纠正但是不需要在一开始就急急忙忙地传递给学生技巧、注意事项等。要知道,武术动作是需要学生一点一点摸索的,这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要赋予学生一定的管理职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管理的内容,包括记录员、组长等职务都可以轮流担任。

4.全面教学评价

合作模式下提高武术课堂教学必然离不开全面的教学评价,因为合作学习后教师的最佳的指导行为体现方式就是要借助“评价”。首先,教师要评价小组行为,要对小组的整体表演进行评价,指出下面的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敏锐地发现武术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共性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指导。例如,在教学“五步拳”的过程中,教师发现许多小组的学生都动作不到位,出现各种不同的武术“怪拳”,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共性问题及时帮助,教师自己演示错误动作,通过反面演示起到警戒作用。其次,要进行个别评价,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并及时地组织他们进行集体展示。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合作练习中所表现出的拼搏、机智、诚实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及时把握信息反馈,注意观察学生生理、心理及情绪的变化,才能把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另外,评价方式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在初步制定了考核标准与要求后,与小组长们进行交流与考核标准的制定,并对各小组长进行了考核培训,整个考核由小组长们组织进行,教师只是指导与监督。

上文是笔者总结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如何完善合作模式在中学武术教学中的高效实践进行的分析与总结。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武术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是必然之选,在具体的过程中要重视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合作小组,实现角色定位,实现全面教学评价活动,确保合作学习能够为高中武术教学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国强.对提高武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神州教育,2012(12).

[2]黎桂华.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2):180.

[3]胡美华.试探合作学习法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6(6):1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北郊高级中学)

上一篇:构建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现代班集体 下一篇:浅论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