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种子轻基质育苗技术试验

时间:2022-09-01 12:23:50

南方红豆杉种子轻基质育苗技术试验

摘要: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用0.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12h后,分别用清水和ABT 3号生根粉溶液进行了浸种。用红壤、火烧土、泥炭土、杉木屑、家禽粪、羊粪、钙镁磷等不同原料配置,经发酵后形成轻基质营养土。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用清水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78.9%,用ABT 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89.13%,ABT 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比清水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高12.97%。A、B、C不同轻基质配制的营养土育苗,2年生苗木平均生长量高度为44.97 cm,径粗0.45 cm,分别比B、C的轻基质容器苗木平均高3.11%、5.95%,地径粗4.44%、6.82%。

关键词:红豆杉种子;不同处理;轻基质育苗;技术试验

中图分类号:S7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14403

1引言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是国家一级植物保护珍贵用材林树种,也是泉州市主要珍贵树种之一。其树属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树高20~30 m,胸径60~100 cm,树冠庞大,枝叶茂盛,小枝互生,叶螺旋状着生,排成2列,条形,微弯,长1~4.5cm,宽2~5mm。果实球形坚果,假种皮,种子卵圆形。雌雄异株,异花受粉。花期3~6月,果期9~11月。泉州市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安溪、永春、德化、南安等地,生长海拔500~1800 m的山谷。其树属喜阴树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5.7~6.2的酸性土壤里生长良好。南方红豆杉心材淡紫色,纹理美观,色泽美观,是做家具、工艺雕刻的良材。其树树皮、枝叶含有紫杉醇,可治疗癌症、白血病、艾滋病,是抗癌症、白血病、艾滋病良药,同时又是绿化观赏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保护价值。

几年来,为了加快繁殖发展南方红豆杉珍稀树种,笔者根据南方红豆杉的植物特征和生长特性,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育苗进行技术试验,现将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德化葛坑国有林场坑口工区,东经118°0′8″,北纬25°25′5″,海拔468 m。此地属德化县西北部,中亚热带气候,具有温凉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潮湿多雾、日照略少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8.0℃,最高气温23.3℃,最低气温14.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9℃,极端最高气温36.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2℃,极端最低气温-4.1℃。日照年平均1802.4h,无霜期年平均255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50.0mm,适宜红豆杉苗木的培育生长。

3材料与方法

3.1基质土与圃地准备

3.1.1基质土准备

轻基质容器营养土,是用红壤、火烧土、泥炭土、杉木屑、家禽粪、羊粪、钙镁磷等不同原料按比例配制而成的,经过45d的发酵后形成轻基质容器土,见表1。

3.1.1圃地准备

圃地选择地型平坦,交通方便,日晒时间较短,较偏阴的地方,有利排水灌溉,距造林附近。

圃地作床要育苗前7d准备,作床底畦高10cm左右,床宽1.1m左右,床间距离30cm,床长根据育苗地型而定,床面整平,用木板压实无积水,让太阳光照直晒3d杀菌,可减少病虫害发生。然后把装好的轻基质容器袋子放在床面,并挤紧排整齐。每床排好后,再喷清水湿透,使袋子更扎实。

3.2种子处理与播种

3.2.1种子处理

南方红豆杉种子在10月份成熟,采收后,要及时将种子放在洗衣板上揉搓,除去种子外皮,磨损坚硬的肉种皮,然后选择背阴干燥不积水地坑,放在湿润的细沙混合中贮藏,次年2月取出净种,用0.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12h后,再用清水和ABT 3号生根粉溶液不同浸种12~24 h后,把浮在上面的劣种捞去,沉在底下好的种子捞在箩筐里沥水,放在通风的地方,每天早晚用20~25 ℃温度喷湿,并轻轻摇动,使种子均匀吸收水分,待有种子“露白”时即可点播。

3.2.2种子点播与搭棚

种子点播时,先用0.5%的多菌灵溶液喷洒轻基质容器袋,可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种子点播,每个容器袋子点播1粒种子,个别袋子点播2粒,预防出苗时个别袋子未萌芽可补植。然后盖上一层营养土,以不见种子为好。为了保证容器袋里种子具有一定的温湿度,再用清水喷洒湿透轻基质容器袋子,可促进种子萌芽。

为了检测种子萌芽率,在播种时对不同浸种的种子分别播种,各设3个观察点,每个点100个袋子,观察种子出土萌芽率。

搭棚用塑料遮阴网,搭棚高为100~120cm。搭棚后遮阴网能预防轻基质容器袋里种子被暴日晒,造成缺少水分,或被暴雨淋失,影响种子萌芽出土和苗木生长。

4苗期管理

4.1水分管理

种子播种后,根据天气而定。晴天,每天早晚对轻基质容器袋进行3~4次喷水,喷湿轻基质容器袋子。阴天可减少浇水,暴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涝。10~15 d种子就基本萌芽出齐。

4.2病虫害防治

轻基质容器袋子放在床上时,先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畦面,并施呋喃丹防治病虫害。幼苗出土后,若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幼苗易感染病菌而发生根腐和猝倒病,应及时用800倍托布津溶液或用波尔多液(0.25kg硫酸铜、0.25kg石灰、50kg水)喷雾,向幼苗茎干和叶背、叶面喷施,每20 d预防喷洒1次。幼苗虫害有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可用1000倍的马拉硫磷加上800倍敌百虫溶液于傍晚混合喷施,将虫害杀死。

4.3苗间施肥

苗木生长到2~5cm时,对个别袋子未萌芽的轻基质容器袋,要及时补植,使苗木生长整齐。苗木生长到5~8cm时,需要一定的营养,要及时施肥,先用0.1%的人尿肥水喷洒,或用0.1%的尿素水喷洒。肥料喷洒后,再用清水轻轻喷洒一次,洗幼苗叶片,预防幼苗肥伤。追肥每隔10d左右喷洒一次,随着苗木的生长,追肥量可逐渐增加。

4.4苗间除草

苗木生长时,若有发现轻基质容器中有杂草,要及时拔草。拔草前要用清水喷洒,使基质容器袋湿透。然后拔草,拔草时尽量减少松动幼苗的根部土,以免影响幼苗的生长。拔草后再用清水喷洒,让被松动幼苗的根部与土壤粘在一起,这样可减少苗木死亡,提高苗木生长率。

4.5炼苗

轻基质容器育苗,苗木生长到秋天后,温度较低,在阴天或傍晚时,即可揭去搭棚的遮荫网,接触外界光线,让苗木逐渐适应环境的生长,使幼苗加快生长。

4.6出苗

轻基质容器苗木经过2年的经营管理,生长粗壮,苗干挺直,枝叶茂密,苗高39.7~49.7 m,地径粗0.39~0.50 cm以上。出苗时,要先用清水喷洒,使轻基质容器袋湿润,可提高苗木成活率。要培育苗木大苗,再移植培育。

5结果分析

5.1种子发芽率分析

表2显示,根据不同红豆杉种子浸种,分别用不同轻基质容器育苗,对原3个试验样点进行检测基质容器袋的萌芽率,然后取各检测样点100袋子的平均值。检测结果:种子用清水浸种平均发芽率达78.90%,用ABT 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平均发芽率达89.13%,ABT 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比清水浸种的种子发芽率能提高12.97%。A轻基质容器袋平均发芽率84.65%,B轻基质容器袋平均发芽率83.85%,C轻基质容器袋平均发芽率83.6%,A轻基质容器袋平均发芽率,比B、C轻基质容器袋平均发芽率分别提高1.00%、1.26%。

5.2苗木生长量分析

从表2得知,红豆杉种子采用不同方式浸种后播种,应用不同原料配制基质容器育苗,培育的苗木生长不同。根据样点抽查数据:多菌灵溶液消毒后用清水浸种培育2年生的苗木,平均苗高41.40 cm、径粗0.41 cm, 用ABT 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培育2年生的苗木、平均苗高48.53 cm、径粗0.49 cm,用ABT 3号生根粉浸种培育的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径粗,分别比清水浸种培育的苗木平均高17.22 %、19.51 %。

A、B、C轻基质容器袋原料配置不同,其苗木生长也不同。A轻基质容器苗木2年生平均生长苗高46.30cm、径粗0.47 cm,B轻基质容器苗木2年生平均生长苗高 44.9 cm、径粗0.45 cm,C轻基质容器苗木2年生平均生长苗高43.70 cm、径粗0.44cm, A、B、C轻基质容器苗木2年生平均苗高44.97 cm、粗0.45 cm。南方红豆杉喜生在酸性土壤,A轻基质营养土容器袋红壤配制数量较多,轻基质容器袋的苗木生长明显较好,2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地径粗,分别比B、C轻基质容器袋的2年生苗木平均高大3.11 %、5.95 %,地径粗4.44%、6.82 %。可见红豆杉幼苗喜在酸性土壤里生长,其苗木生长良好。

6结语

红豆杉种子轻基质容器育苗,一般1~2月份播种,种子播种时要进行消毒,轻基质容器袋子装好后也要消毒,这样才能减少幼苗病原菌的发生。轻基质容器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20d左右即可发芽生根出土。幼苗适当施有机肥水,苗木生长较快。

红豆杉种子采用不同的浸种处理,应用ABT 3号浸种比清水浸种的种子发芽率高,苗木生长效果好。应用ABT 3号浸种的种子,能有效地提高种子呼吸作用与酶的活性,可促进种子萌发,提前生根萌芽出土,促进根系及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地径粗。用轻基质容器育苗造林方便,苗木成活率高,幼树生长较快,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王青天.福建柏种子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3(4):24.

[2]张福寿.福建省主要珍贵用材林树种造林技术实用手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裴国志.福建柏轻型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J].绿色科技,2010(4):68~70.

[4]潘月芳, 钟瑜 ,郝海坤,等. 任豆容器苗基质实验[J].林业实用技术,2009(8):32~34.

[5]谷继成.城郊农村如何发展苗圃业[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上一篇:林业站在生态建设工程中的作用浅论 下一篇:皂荚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