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5:36:24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研究创新方法取向(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2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2.1基于地方性营造传统的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学术队伍的系列研究课题上。东南大学张十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建筑谱系与区划研究》(项目批准号: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建筑史论文集》15辑)等系列论文1)。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朱光亚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0028609)“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课题,以及2007年开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项目批准号: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张玉瑜《福建传统大木匠师营造技艺研究》等系列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1)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成为用“地方性”知识反思现有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体系的学科前沿领域;(2)重视地方性营造技术传统的研究,对南方建筑形式谱系、技术源流、工艺作法等技术性层面的强调,这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论探讨的反动,也是学科发展回归基础知识建构的有益表现。这对进一步建构地方性建筑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现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等)进行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中国南方”在相关研究中主要限于传统的“江南”地区,这是南方古建筑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可以注意到,作为“江南”与“岭南”过渡的福建地区也得到了关注,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发展向“岭南”提出了要求。

2.2岭南地区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龙庆忠教授为主导的岭南古建筑研究龙庆忠教授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学生应该打好建筑历史的基础,以史为鉴,造福于民。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岭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带领学生对广州、佛山、潮州、揭阳等地的重要古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岭南地区的古建筑资料,进而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龙庆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录的“古番禺发展史”、“广州中山四路秦汉遗址研究”、“广州南越王台遗址研究”、“南海神庙”、“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广州怀圣寺”等论文可谓岭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龙老前后培养出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陶郅、肖大威、程建军、张春阳、郑力鹏等学者,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吴庆洲《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等系列论文(表2)。龙庆忠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培养建筑史学后人,不仅开创了岭南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先河,更为岭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陆元鼎教授为主导的传统民居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成果多,在当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元鼎教授指导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论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以类型为基础的民居研究理论,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基础。他出版了《广东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等重要专著,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来持续主持了15届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和7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有多部论文集出版。近年来,在相关的民居学术研讨会中加强了民居营造技术课题的关注。

(3)吴庆洲教授对岭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庆梅庵》、《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等论文,对岭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着较深入的探讨,是研究华南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献。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吴庆洲教授指导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关硕士、博士论文。

(4)笔者致力于岭南古建筑的法式与营造技术研究,发表了相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所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3),对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基本上继承了营造法式的研究传统,对广东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术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岭南大式殿堂建筑构架样式谱系。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杨《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等系列论文(见表4)。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如肖旻、李哲杨等,在岭南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综上,关于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虽然在营造技术和法式、工艺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对于逐步全面开展本研究课题已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统计2000~2012年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总计144篇,其中建筑类型约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约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为薄弱仅占1.5%。两个高校相比较而言,东南大学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为出色,而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类型研究方面则更为关注。通过比较,在岭南地区亟待加强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3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涵盖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建筑(祠堂、书院民居)的营造技术的整体研究,包括建筑设计法则、各匠作技术(以大木作技术为主,包括砖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装饰装修技艺),并以此为线索和基础,探讨岭南各文化地理区划或民系之间及与周边关联地区的营造技术源流传播和交融关系,初步建立岭南建筑地域特征的连续谱系。

3.1研究内容

(1)谱系划定:岭南地区古建筑谱系的调查、划定及其演变的历史研究。特别关注岭南地区古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谱系,研究不同构架类型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异同及其联系。以及几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与岭南古建筑谱系与分谱系。(2)营造体系研究:岭南地区古建筑主要类型的营造体系(设计、工艺、材料、样式与尺度等)。主要特征类型包括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公共建筑(祠堂、书院)、民间住宅等。以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各层次、各层面、各种的技术加以研究。(3)断代研究:岭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区、分期及断代特征与依据,并尝试进行历史解释。按各子系分别归纳,细化到尺度、比例、形态、材料、工艺、观念等各层面;尝试建立树状表格示意框架(图1、2)。(4)地域性技术研究: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亚热带)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地域性研究,包括应对高温潮湿、台风、虫害的隔热、防潮、防风、防虫等防御性营造技术和上述内容相关相协调的建筑物理性(隔热、通风、防盗)营造技术及其关联研究;如何应对高温、多雨(暴雨阴雨)、潮湿、强日照、生物侵蚀、台风、地震等相关材料的利用、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的通风、隔热、防虫、防风、抗震、防腐等,探讨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适应性技术,有效保护的技术等。(5)技术源流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技术源流研究,通过与相邻地域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较研究,探索本地区建筑的原型和营造技术的源流关系。各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汉越文化,不同时期南传的北方“正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体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认识岭南地区内部各系统建筑的现象与演变历史,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下,在亚太地区的高度认识岭南区域内种种建筑现象,历史与内涵,从而深化对中国建筑史的认识。

3.2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广府地区古建筑的类型体系、术语体系、符号体系;初步提出形制鉴定的指标;解释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的演变问题,探索岭南古代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4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4.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营造技术的调查研究

对这一点来说,主要是加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甚至东南亚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研究,特别是对曾经广泛流行于该地区的干栏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来寻找线索、演变轨迹和建筑规律。

4.2对调查目标与量的科学筛选与控制

对于第二点来说,由于研究范围广,研究对象量大,其对象既包括有形的建筑本体,又涵盖无形的建筑工艺、匠师、观点、制度、文化等内容,则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选取适当典型的区域和案例,来分析总结建筑的法式特征与演变规律。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需要结合社会人类学、文化学、美学等学科进行研究,将建筑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来研究。而对于传统建筑的保存和传承较好的地区,比如潮州地区的历史建筑系统而富有规律,尚有建筑各工种工匠的存在,所以有条件可资作为区域系统研究的案例来深入展开。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1.1论文数量及其时间序列以宗祠、宗祠文化为主题,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1993~2012年间共810篇,其中从1993年至2002年共162篇,从2003年至2012年共648篇。对这些文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表明近10年以来,学者们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兴趣益浓(图1),2007年左右达到研究热潮,此后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高位。这一现象与近10年以来,重视与提倡国学、发扬优良传统、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密切相关。

1.2研究学科分布按研究宗祠的学科类别统计,历史考古学者们发表的关于宗祠文化的论文最多,占36%(图2)。宗庙制度、宗法制度等是历史考古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宗法制度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研究宗法制度,对当今的政治改革有所裨益,因此受历史、政治学者们的重视。旅游管理学发表的关于宗祠文化的论文居次,这与挖掘文化遗产、发展旅游紧密相关。由于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逐渐受排斥。旅游是一种绿色产业,发展旅游成为全国各地政府竞相争取的金字招牌。依托宗祠古建筑、祭祀始祖、发扬民俗文化、进行学术考察等,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提高知名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和经济的需求,推动了旅游管理学的学者们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建筑规划学者们也非常重视宗祠文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规划方兴未艾。建筑规划学者很自然地研究宗祠建筑,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激发设计灵感。不同学科研究所发表的论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历史考古类和建筑规划类在2010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而民族与文学类从2009年开始持续上升,旅游管理类在2005年达到顶峰后至2011年又开始回升。

1.3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按研究宗祠的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统计(表1),安徽,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较多。互联网网上祭祀借助互联网,将现实中的纪念馆、宗祠、陵园和公墓等‘搬’到网络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访问和祭奠。1.4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按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统计:笔者将地域案例分布情况分成8段,90篇以上的是安徽;60~65篇的有浙江和广东;50~55篇的有福建;21~30篇的有湖南;16~20篇的有江西和四川;11~15篇的有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及江苏;6~10篇的有河南、台湾、山西、上海及河北;1~5篇的有山东、陕西、甘肃、重庆、北京、天津、新疆乌鲁木齐、哈尔滨市、香港、澳门、互联网。(图4)从研究宗祠的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及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南方的安徽,广东,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广西,江苏等省较多,其中以安徽省的最具有代表性。这主要是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官僚和文人众多等等原因的结果。所以导致南北方分布的不平衡。

2研究涉及的内容回顾

近年我国宗祠文化研究的进展,可将已有研究分为综合性研究、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建筑风格及特色研究、保护、开发及利用研究以及其他等6个类别(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宗祠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与价值和建筑风格及特色研究2个方面,其中对功能与价值研究最多,有论文383篇,占47.3%,主要集中在祭祖敬祖、聚会议事、宗族救济、宗族教化、传承乡土文化、民俗活动等方面;其次是建筑文化研究,有152篇论文,占18.8%,主要是研究其平面布局已及空间结构特征;而综合性研究,以及宗祠文化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相比之下较少,有待加强。

3研究方法分析

许多研究者通过田野考察、发放问卷、访谈、个案、文献查阅等等方式方法研究了宗祠文化。例如常建华[24]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有阮云星的《宗族风土的地域与心性:近世福建义序黄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及杨国安的《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等等。宗祠文化的研究方法一般有田野考察、发放问卷、访谈、案例分析和文献查阅5类。对研究论文来说,有些不是纯粹的用某一种方法,某些论文兼用数种方法(表3)。结果显示,我国宗祠文化研究的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有462篇论文,所占比例为57%,主要集中在功能价值、建筑文化、规划设计等方面;其次是田野考察,有论文122篇,占15.1%,主要研究其功能、功能转换及价值、第3是文献查阅法,有92篇论文,占11.4%,采用此方法的主要是宗祠的发展及其综合性研究;第四是发放问卷,有论文73篇,占9%;第五是访谈,有61篇论文,占7.5%。

4结语

学术界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研究时间看,有对古代、唐朝前后、宋、元、明、清时期宗祠的研究;从研究地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研究成果远远多于中西部地区、南方多于北方的宗祠研究;从研究层次看,大致可分为局部地区研究、单个案例研究,基本上涵盖了该领域研究的每个方面;从研究内容看,涵盖有概念、产生及发展、功能价值、建筑文化、保护及利用等;从研究力量看,研究者涵盖了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媒体和其他社会阶层。当前宗祠文化研究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完整、系统的理论研究较少;宗祠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研究较少;对宗祠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学科间交叉融合研究有待加强;宗祠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应加强不同学科的联系,广泛开展传统村落宗祠文化的实地调研和资源普查鉴定工作,建立适用于宗祠文化自身保护与发展研究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宗祠文化保护与发展动力机制、运行模式、保障体系以及作为旅游资源等问题的研究探讨,逐步充实对历史人文、民俗文化、宗教血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加强数理模型和计量方法的应用,适时开展宗祠文化评价及动态监测研究。随着我国文化强国国策的实行,宗祠文化将会得到更好地挖掘、保护和利用。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每个地域有着其各自的历史,自然在当地也保留着历史的积淀。作为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在现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进行研究分析。

二.地域性主义的批判

世界全球化趋势下的标准化商品生产使得城市形象趋同,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罗马柱涡卷花纹的滥用到各样标准“方盒子”的冷漠外表,再到现今中国随处可见的传统建筑符号,中国陷入了抄袭的怪圈。设计师们将设计简单的理解为符号堆砌,以为这就是紧跟世界设计潮流。但他们忽略了设计只有经过民族文化的积淀才有立足点,否则没有特色只会成为空有其华丽外表的空中楼阁。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中而新,西而新,中而旧,西而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而新”。笔者认为真正的设计不应当仅仅满足于盲目跟风世界潮流,迎合业主需求,而应当着眼长远,挖掘建筑潜在价值,用建筑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去感动社会,引导社会审美方向,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而地域性的应用正是建筑设计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是指建筑设计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材料)和文化特点(如工艺、生活方式与习惯、审美等)的适应、运用与表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地区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才构成了建筑的地域性,从而形成各地的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如:北方建筑多坐北朝南,以阻挡大风降温天气,同时保障日照时间和季节性通风。而南方建筑却相差很大,高温且雨季长,故人们更加注重防潮、降温和通风的效果。在云南甚至存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可见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主要以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具象分析影响建筑设计的自然条件因素,天人合一性,民族化以及建筑的“再设计”。

三.民居建筑发展的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且民风各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民居建筑的演变也不一样。例如相对封闭的高山雨林地区、高海拔地区,他们的民居建筑发展缓慢,功能简单,相对原始;其他地区发展较快,从江南水乡的民居建筑到北方的院落式建筑都有了几千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但随着乡村经济的繁荣,地域性民居建筑也在翻新改造,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织其中,已经影响了建筑地域性特色的发展,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规划指导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合理发展方向。

四.民居建筑地域性的意义

我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形成了地域风格不同的民居建筑样式。在当前,如何传承、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意义重大。

地域性民居建筑具有生态旅游价值

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式建筑,热带山林地区干阑式建筑,草原地区牧民的毡房和帐房,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建筑以及北方汉族聚住区的庭院式建筑等,发展到今天这些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一体,别具风情,不但成为了都市人热衷向往的原生态世界,而且丰富了乡村的旅游资源,更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地域性民居建筑能促进本地区的文化精髓得以继承和发扬

民居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好载体。各地区的民俗民情及,留存至今的文化元素,都可以在民居建筑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布局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尊卑关系;客家土楼城堡式住宅具有着群居性和抵御性的特征;藏民建筑无论在形体结构上、色彩上、材料使用上以及内部功能布置上都有着鲜明的民族宗教思想意识;徽州的民居建筑无论在选址还是结构造型处处体现了儒家的文化思想。因此,地域性民居建筑是一段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地域性民居建筑与自然生态资源系统关系密切

民居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例如木材建筑、竹子建筑、石头建筑、土木结合建筑以及蒙古包建筑等,都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与建筑材料的使用、改造自然的程度息息相关。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需要对自然生态资源更好的保护和建设,这样既利于当代,又福祉后代,形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让人居环境更加和谐。

也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在现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五.结束语

地域性民居建筑的表达形式主要从建筑的形态、结构、施工技术、艺术形象等各方面着手,而且这种表达形式与社会的历史、政治、人文、自然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应该利用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与当地材料资源相结合,在民居建筑的建设中广泛采用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措施,让当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使当地民居更具特色。因此,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要不断的完善建筑结构空间的布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昭 冯四清 地域性建筑的设计理论分析 [期刊论文] 《安徽建筑》 -2012年4期

【2】刘石磊 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学位论文] 2008 -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王铮 丁超 地域性建筑思潮对于建筑创作的影响——从建筑细部角度出发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3年17期

【4】邱鲤凡 当代地域性建筑形式对文化的表达研究 [学位论文] 2008 - 厦门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5】刘书宏LIU Shu-hong 以建筑符号学来看台湾本土的建筑风格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9年19期

【6】王红 陈静WANG Hong CHEN Jing 基于地域性的低能耗墙体技术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例 [期刊论文] 《建筑科学》 -2013年2期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1.1地域建筑的定义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4]王芳,等.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J].华中建筑,2006.(10).

【论文关键词】:地域建筑;文化;广东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气候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且集中于夏季,雨季由南向北变短。大部分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较差小,春末夏初为梅雨期,多阴雨天气,常有大雨和暴雨出现;气候主要特点表现为潮湿、炎热、多台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些客观自然条件使得建筑与服装形式呈现多元化,建筑结构较之轻盈、通透,服装造型较之轻便、透气。

南方地区特色的民俗文化

建筑与服装拥有着丰富悠久的民俗文化,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它在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中而产生,是历代人们在特定社会区域内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南方建筑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造成了传统居民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立面外观和内外空间处理也有所不同,赋予了中国民居建筑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性。如:南方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因此干栏式建筑较多。

同样生活、生产方式对服饰影响也很大,例如: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妇女们喜欢穿筒裙,不但透气性好,而且便于下河洗澡、淌水过河、下田劳动。又因气候湿热,在服饰用料上偏重于轻盈、薄透;色彩上着力表现南国的蓝天、碧水、绿树以及缤纷明快的色调,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

南方地区地域环境对建筑与服装的影响

南方地区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在市场经济网络体系的孕育下给建筑与服装提供了优势的条件。

南方地区是服装产业聚集地带,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进出口贸易的发达,造就了服装产业迅速的发展,因此服饰流行速度快,紧追国际潮流与国际流行服饰同步,风格新颖、个性、时尚感强。南方地区四季分明;使得服装具有抵御寒暑、日晒、风雨、虫咬等基本作用,且造型变化多端,工艺精巧复杂。

南方地区建筑主要也可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岭南地区两大区域,建筑风格与服饰一样精美典雅、清新通透,幽静细腻。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气候炎热,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防热、防潮为依据,因而采取自然通风、窗户遮阳、围护结构隔热等措施,做有阁楼的设计,正房的中堂需要做的更加宽大,以避开底层的湿气,建筑立面涂料多为浅色为防止吸热,以架空的坡屋顶为主,达到通风隔热的效果。

总体分析建筑讲究布局秀雅、空间处理、细部装修,强调清新通透、隔热防潮、自然通风;服饰同样讲究廓形秀玲、结构变化、细部修饰,强调防热、吸汗、透气等功能。

举例 南方地区建筑服装的美学共性

1.中西欧陆风

自洋务运动以后,西方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走起了国际化路线,“中体西用”新航路的开壁,中国进入了新的时期,在西式文化的带动下,建筑与服装都走起了欧陆风潮。

上海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又有“东方巴黎”的美称。

开放的上海是国际化之都,也是中国的时尚之都,无论是建筑还是服装,都具有引领潮流的影响力。亚细亚大楼,外观主要以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该建筑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爱奥尼式的柱子,用来承重之外又有装饰的作用,运用了曲面、曲线、断折、疏密等多种手法,突出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动感,采用半突圆繁复的浮雕作为装饰,使大门外形线条富于变化。巴洛克式的卷涡状山花,垂花雕饰,增加了建筑物立体和漩涡形变化,使建筑形象更为动感、浪漫。

当时的西式裙装,融入了建筑中优美的线条,凹凸起伏的外立面在服装中形成了层层的衣褶,富丽华美的浮雕装饰元素运用在服装中,使服装设计出了纷繁累赘的花边、缎带、纽扣、蝴蝶结等装饰,散发着浓浓巴洛克式的柔美甜蜜的浪漫气息;巴洛克时代让服饰进入了“花边时代”。

2.本土民族风

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在汲取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中国人始终改变不了华夏炎黄子孙的血脉,民族的、特色的在华夏儿女的内心已根深蒂固。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与服装才是劳动人民心中最淳朴的表达。

在长江以南的湘西地区,因气候潮湿,森林资源丰富,居民住在这里为了防潮热和避开野兽虫蛇,选择了干栏式建筑。栏式建筑的吊脚楼尤为出众,土家的吊脚楼,它翼角飞,走栏周匝,腾空而起,轻盈纤巧,亭亭玉立。土家建筑立屋坚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土家建筑门窗的雕刻、木棂拼条技术精湛,窗格纹饰构图典雅,图形变化多样,线条潇洒刚劲,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造型艺术观赏价值。革新纹样图案有菱形、长方形、六角形扇形等,极富装饰效果,产生出动感的韵律,建筑长窗、半窗和漏窗上的纹样运用了,菱形网格二方、四方的连续组合,起到优美和谐的整体效果。

土家族服饰中的纹样淑玲俊秀,土家服饰中的织锦纹样最初人们从模仿动植物形状出发,后来经过借鉴建筑中几何图形的运用,逐渐简化,如建筑门窗隔扇中的,菱形、方形用四条平行斜线组成的菱形,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八方连续、中心扩散对称规律组合而成。它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我跟莫先生的相识是在学生时期。那时在系里常常会见到一位体格消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每每见到学生,总会露出一种慈善而略带天真的笑。从其他老师那里知道,这就是跟随梁思成与林徽因先生数十年的莫宗江先生。老师们在谈起莫先生的时候,总会带出一种敬佩的语气说,莫先生无论是绘画还是绘图功力都很深,梁先生的著作与文章中的许多图版与插图都是莫先生绘制的。还有的老师带着感慨和教诲的语气对我们说,莫先生的艺术感觉极好,在他的谈话中,时时会蹦出艺术的火花,要学会从莫先生那里“偷”学问。从那时起,我就对莫先生就产生了一种景仰的心情,很希望能够聆听先生的授课,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程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除了在系里偶尔见到先生的身影外,很难与先生有交流请教的机会。那时,除了因为有关《营造法式》问题而请教,一段时间内与先生有过较多的接触外,真正能够拜在门下师从于先生,是在1978年考上研究生之后。

莫宗江先生是广东新会人,生于1916年,1931年他15岁时,开始师从梁思成、林徽音、刘敦桢先生,在中国营造学社作绘图生,并主要承担梁思成先生的助手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以其勤奋好学与聪颖智慧,不仅在绘图技巧上,而且在学术与艺术造诣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莫先生的水彩画、钢笔画,及墨线测绘图,意境高雅,笔触潇洒。他绘制的西蜀王建墓中人物雕刻的写生画,以及大量精美的测绘图、古建筑速写,都堪称艺术佳作与绘图典范。晚年时,莫先生还曾钻研国画。留下了许多国画习作。

莫先生的水彩画画的好在系里是有口皆碑的,我曾有幸在系资料室看到过一幅先生的水彩画,是抗战时期在四川出土的五代王建墓中为墓内棺椁基座上的乐女人物像所绘的写生,在光线幽暗的墓窟中,一个五代乐女盘腿而坐,手抚鼓瑟的形象,仅用了淡淡的几笔,且用的是与实物十分接近的浅灰的色调,却将人物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而其色调仍不失墓窟石雕的苍古氛围。据说,这只是先生所绘王建墓中一系列雕刻人物绘画中的一幅。他的许多画随着动荡的岁月与变迁的时代,已经渐渐地失散不存了。

莫先生看我们用针管笔画的图,看着那缺乏弹性的线条,有时候会笑。然后就讲起他是怎样用鸭嘴笔的,使用鸭嘴笔是要磨的,还要防止墨的流淌,更需要学会掌握手上的力,才能做到所绘线条的精美。然后,他就拉过我们的手,轻轻地在手心示意,让你感觉到画图时应该运用的那微妙的力。先生绘画与绘图功夫的厉害,还可以从梁思成先生论文与著作中的许多插图中看出来。而莫先生自己在《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中有关山西榆次雨花宫的研究文章中,插入的几张他自己亲自手绘的插图,其线条之简单流畅,其对对象表现的把握之扼要自如,使每一位读到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叹为观止的。

莫宗江先生追随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先生,为中国建筑史学科的确立,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梁思成先生在学术上的许多拓荒性工作,如对数千座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测绘,发现与研究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等重要古建筑等,都包含了莫宗江先生的大量心血。关于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从梁思成先生的许多文章中略窥一斑,而且,作为弟子的我也曾有幸从莫先生那里听到过一些。

莫先生常常说起的一句话是,自己是十分幸运的,可以同时与几位大师共同工作、学习了数十年。莫先生说,艺术的感觉,是看出来的。梁先生那里的书很多,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国外的书,还常常能够听到梁先生与林先生在那里点评。而且,跟着两位先生,走了那么多石窟寺与庙宇,看的多了,眼睛就把握的准了。艺术,特别是雕塑艺术,包括建筑物上的装饰雕刻,其线条,其刀法,其衣饰、其面的凹凸,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有了艺术上的优劣差别。要紧的是要用心地去观察、去触摸、去感觉。

莫先生特别提到了1937年他跟随梁先生与林先生在五台山考察发现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的过程。他说,那个时候的他们高兴极了,一直深陷于发现、研究与考察的兴奋之中,直到完成了考察工作,回到太原时,才得知了北平已经沦陷的消息,心情又忽然变得十分沉重。他曾谈到,那一年他辗转回到北平,从长安街上走过,看到在东单附近有日本军人在操练中,用枪瞄准过往的中国人时,内心的悲愤感觉,无以言表。按照营造学社的安排,学社成员们分散各自撤离北平,辗转到了天津,再乘船去往了南方。

先生也谈到了在中国营造学社在四川李庄时候的情况,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还要继续进行学术研究,《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就是在那个时候的艰苦条件下,用手刻蜡版与油印的方式出版的,我看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保存的这一卷汇刊,不仅因纸张的简陋与粗糙而为当时条件的艰苦卓绝所感触,也为字迹的工整与插图的精美而感叹,其中无疑也有莫先生的许多心血。莫先生说,那时候梁先生常带他们到四川各地做古建筑的调查、测绘与研究。有时,实在太困难,没有经费作调研工作,梁先生就带着他们到住所附近的电线杆上作攀高爬杆的练习。这种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在今后测绘古建筑的工作中,能够更快捷,更熟练地获得测绘数据。

可能正是有过这样的训练,加上多年的古建筑测绘实践,即使是到了花甲之年,莫先生的身手仍然不凡。记得1979年莫先生带我们一行研究生们去山西应县木塔考察参观时,先生一边兴奋地滔滔不绝地讲着,一边登塔,到了塔的第三层楼梯处,先生忽然一跃就顺着木楼梯的扶手,攀上了三层与四层之间暗层的梁架上。当时的我们几乎是一楞然后,也有同学跃跃欲试,虽然是一些年轻人,却远没有先生的这身功夫。跟随莫先生考察时的体会就是,只要一到一座古建筑物面前,莫先生就会变得十分兴奋与年轻。他几乎总是会第一个就攀上梁架。在蓟县独乐寺,在福州华林寺,在杭州闸口白塔,在正定开元寺钟楼,我们都曾跟随莫先生攀上梁架做过草测。一边画测稿,一遍丈量一些重要的数据,以便能够带回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莫宗江先生对建筑与园林艺术有一种特殊的体验。凡是听过莫先生讲中国古典园林课的,都会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深刻的理解。在文化革命以前,莫先生曾经指导过一位研究生,从事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莫先生对研究论文的要求很高,所以,不满意的研究文稿,绝不发表,据说那位研究生的论文,因为没有达到先生的要求,而未能获得通过。莫先生的考察笔记、测绘手稿、及已经进行但尚未完成的文稿等,高可盈尺。除了抗战期间,在梁思成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关干山西榆次雨花宫的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上的研究论文外,上世纪70

年代对辽代建筑河北涞源阁院寺大殿的所进行的研究,也是先生注入了大量心血的成果。莫先生指导我们几位研究生对福州华林寺大殿进行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史料、文献与测绘数据,否定了原来已经发表的华林寺大殿建于南宋时期的错误结论,明确肯定了华林寺大殿是建造于五代末的吴越王时期(时为北宋初年)这一史实,并对华林寺大殿与日本天竺样(大佛样)建筑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华林寺大殿确定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奠定了基础。

听莫先生的讲课是一种享受。他讲课几乎不带讲稿,只在一张纸上,列着一个简要的提纲,随着自己的思路侃侃而谈,一堂课下来,会旁征博引出许多的历史故事。有时为几位研究生上小班课,大家甚至忘记了是在上课,不时地插话问先生。这样的课有时会不在意是否到了下课的时间,大家越谈会兴致越高。有一次陪莫先生在一个省会城市,受邀作一次演讲,起初,我还担心先生若不用讲稿,可能会像和我们小班课上谈天一样拖延了时间,谁知那一次演讲,先生条分缕析的讲了两个小时,时间把握的十分恰到。一堂演讲下来,我就为先生讲课时那潇洒轻松的风度与时间、会场气氛的把握能力所深深折服。

在福州的那段日子,每天晚饭后,我们会跟随他去散步,走在福州老城的三坊五巷中,穿梭在那些有曲线的风火山墙所围合而成的街巷中,街巷曲曲弯弯,时而还会在窄巷中,放出一块空间,置放几个石桌、石凳,或者还有一棵老榕树,就会透出一股南方传统城市特有的浓郁地方氛围。每到这种地方,莫先生会兴奋地问我们的感觉,然后加以点拨,讲出自己的道理。在后来的一路考察中,他也会时时地发问,比如怎样使园林的空间显得更大,中国园林的水系为什么那么曲曲折折,园林中的池岸为什么会那样处理,那些风火山墙的曲线为什么那么优美,中国古代建筑的反宇式凹曲屋面是出于什么道理,如此等等。莫先生对福建的山水与文化十分欣赏,他总是说,江南园林中的景观,是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福建的寺庙园林就不一样,福州鼓山、厦门南普陀,都将寺庙与大气磅礴的山景、石景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古人的摩崖石刻,给人一种雄浑的南国风韵。福建人重视书法,即使是街头巷尾张贴的一纸告示、通知,甚至讣告,其文字书法都很不俗,为什么福建民居建筑中风火山墙的轮廓线,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是直线的,而是一些自由而道劲的曲线,这也许就是其中的原因所在吧。在这样的交谈中,一种耳濡目染的学习,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有了深刻的体验。

莫先生与陈明达先生交往很深。陈先生家一度住在石碑胡同,莫先生常常会在周末骑自行车,从清华园到石碑胡同,两个人会聊得很久。我有幸陪先生去过陈先生家一次。看到两位老者,谈论起《营造法式》中的学术问题,会是那么津津有味,绝没有一点枯燥的感觉。莫先生是艺术感觉极好的人,思维也十分敏捷,交谈中常常会蹦出思维的火花,陈先生又是十分严谨扎实的人,在学术上一丝不苟,两个人谈起来无拘无束,有时还会争执起来,听这两位前辈学者的一席交谈,简直就像是参加了一场有趣的学术沙龙会。我常常记起一位老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莫先生是一个宝库,关键是要善于从他那里去捕捉,去发掘。在莫先生看来,学术乃天下的公器,在与学生及同行的交流中,他几乎是毫无保留地抛洒自己的学术新见。凡是与莫先生有过长时间交谈的人,都会对莫先生在海阔天空般的漫谈中,不时流露出来的真知灼见有深刻的印象。

其实,莫先生是一位述而不作的人,对学问有很深的积淀,从与先生的交谈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他智慧与思想的充溢,但先生却从不轻易动笔。也许因为对身后之名淡薄之至,所以,不是做到深思熟虑的东西,他是绝不肯落墨的。这也许是莫先生毕一生之力于建筑史的研究,讲起课来思路开阔、知识纵横裨合、引例趣味四溢,且十分熟谙绘画、雕刻艺术,但留给我们的文字却不是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时常在想,若是先生身边有一位助手,随时将先生日常言谈话语间流露出来的一些思想火花记录下来,将先生草绘的图,加以仔细的整理,一定会有许多有相当分量的建筑历史学术成果问世。

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钟晓青的硕士论文就是由莫先生在认真思考后所确定的,这是一个真实的研究课题,题目是对位于福州市越王山下的华林寺大殿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结构于造型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是一座建造于唐宋间的木结构建筑。由于南方现存古代木结构建筑如凤毛麟角,这座建筑的重要性就更凸显了出来。这座建筑的被发现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最初,由地方文物工作者对它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研究,认定这是一座建造于南宋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因为这样一个断代,其历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最初仅仅将其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这座位于福建省委大院中的南方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在中因为要为省委机关车队让出一个通道,而遭遇了“截肢”手术,即将大殿清代时所加建的前后檐廊截除,使大殿进深变短,从而紧贴前殿身铺设了水泥道路。万幸的是,尽管大殿遭此不幸,尽管大殿中的佛像被野蛮地摧毁,但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努力下,将大殿木结构古代原构的主体部分保留了下来。

1979年,莫先生到福建考察,他一眼就被这座宏伟的木构建筑所吸引了,经过一番研究之后,莫先生认为这座建筑应该早于南宋时期。就莫先生的直觉,这座建筑有可能是晚唐至五代时期的遗物。于是回到北京以后,莫先生就将这座建筑选定为我们的论文研究目标。在国家文物局与福建省文物局的支持下,1980年春,我们师生三人就进入了这座建筑的现场。

在莫先生的带领下,由福州文管会的杨秉伦先生密切配合,我们对福州华林寺大殿的主体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并翻阅了大量资料。莫先生和我们一起穿梭在梁架之间,仔细的寻找每一点历史上可能遗留下的蛛丝马迹。在经过大量文献阅读,及相关史料的比对,并对唐宋时期的木构建筑的各种比例、做法进行了系统比对的基础上,我们基本确定这是一座建造于五代末年吴越王时代的建筑,其具体年代是公元964年,时间虽已进入北宋时代,但当时的福州仍然在五代吴越国的范围之内,故仍应看作是五代晚期的木构建筑。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现存中国南方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比原来所知南方最早的建造于公元1013年的北宋时代宁波保国寺大殿还要早49年。

莫先生还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座建筑与日本大佛样(天竺样)建筑的关系。以圆润的月梁以及复杂的插拱为特征的日本廉仓时期一度出现的大佛样建筑,一向被认为是古代日本特有的建筑形式,而莫先生认为福建地区建筑中大量使用插拱(丁头拱)的做法,和华林寺(以及宋代建造的福建莆田元妙观大殿)中所使用的肥胖圆润的月梁,与日本大佛样建筑之间很可能

有所关联。我们在莫先生所指导的硕士论文中,将莫先生的这一猜测做了详细的论证。后来又有资料证明,在韩国12世纪的木构建筑中,也有与华林寺在造型意匠上十分接近的圆润月梁的做法。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韩国与日本的同一类建筑,主要是建造于相当于北宋时代的公元12世纪左右,而华林寺大殿却是公元10世纪的遗物。显然,具有浓厚特色的日本大佛样建筑以及韩国同一时代的类似建筑,很可能是从福建地区传入的。这也突显了华林寺大殿在东亚古代建筑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地位。

正是由莫先生所主持的这一重要研究,使得华林寺大殿获得了它应有的历史地位,并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在后来所进行的对华林寺大殿的保护修复工程中,从事修复的工程技术人员没有能够及时向莫先生请教,我们也已经毕业而去,没有机缘参与这一重要修复工程,因而,当我们知道这座千年的古老建筑为了给省委机关让路而被整体移动了数百米,并被简单地恢复到了五代时的样子,而将后世增修的历史信息完全抹去,同时,还将其油漆一新的时候,心存的遗憾也就难以言表了。

莫先生也是一位对学问孜孜以求的人。他考察古建筑时,总会亲手绘一些草图,并草测一些数据,回到家里就把测稿铺开,边画图边做分析。记得莫先生曾向我展示过一次他那高可盈尺的研究手稿,笑着说,将来退休了,可以将这些研究深入下去。我也曾接下这个话茬说,有条件我来帮您整理这些手稿吧。其实,我知道真正能够整理这些手稿的人,必须是他身边的人,我曾几次对先生的公子莫涛说,这是你的一笔财富,你应该花点气力把这件事情完成。可惜莫涛也是一个十分忙碌的人,在中国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了近20年,在祁英涛等老先生的指导下,一直在一些国保级的文物建筑修缮工地上辛勤劳作,实在没有机会坐下来做这样一些繁琐细致的研究整理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莫先生的书法功底很深,写得一手好字。对好的书法作品也十分喜爱和欣赏。记得我们在福州城内的三坊五巷中考察、调研中,在一家清代建造的老式大宅院中,看到了一位沈姓的老者每日习字,所写的字贴就晾在穿堂的桌案上,老先生习的是颜体,笔力浑厚道劲,莫先生看了就赞不绝口,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清代林则徐亲戚家中的后人,是当时福州最为人们称道的书法家。由此,也可以看出莫先生的眼力之强。后来,这位老先生还书赠了莫先生一贴对联,写的是林则徐的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沈老先生为知者书,可谓君子之遇也。

退休以后,莫先生忽然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每天练习国画。记得有一次到先生府上,见屋里挂满了山水画稿。以我的眼力,每一幅加以装裱,都是很好的作品。那时的莫先生身体还好,绘画的兴味还很强,他说,吴昌硕60岁才开始学画,我现在习山水,还不算晚吧。看着莫先生那似乎带有某种天真感的笑,真为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那种毕生的不懈追求而感慨。莫先生还喜欢体育,常常由公子陪着去打网球。他那瘦削的身体,倒很像是一位身手不凡的网球运动员。如果不是因为年轻时吸烟留下的隐患,相信莫先生还能有时间为他所钟情的建筑与艺术事业做很多事情。

莫先生也是一个极有毅力的人。他曾经烟瘾很大。有时一下午的讲课,他会一根接一根地抽完一盒烟。1979年因突犯肺炎而住进了医院,医生告诫说,不要吸烟了。从此,烟瘾如此大的老先生,竟然许多年不再沾烟了。记得1980年,我和莫先生出差,住在同一个房间,夜晚两人同在书桌旁查阅资料。看到入神的时候,莫先生左手翻着书页,右手却伸向书前方在摸索什么,在一旁的我急忙问,您在找什么?先生从入神的恍惚状态中摆脱出来,看着自己伸出的手,又天真地笑了。他说,我在摸火柴。我想,这一定是先生挑灯夜读时的一个习惯性动作。然而,与先生交往的多年中,包括我们连续数月的一路考察、调研,有时十分忙碌和疲劳,但莫先生从来没有再吸过一根烟。曾经烟瘾很大的他,要克服这一切,需要付出怎样的煎熬,是可以想见的。

后来,在年近80的时候,先生还是罹患了肺癌。先生住院期间,我去看望,他仍然是那种很开朗、很天真的样子。值得庆幸的是,手术还是成功的。到了20世纪的最后两年,先生的肺癌再次复发,这时已经到了有病乱求医的地步了,当时,先生曾住在北京南郊大红门外一家自称可以用中医草药治疗癌症的民办医院中。我几次去看他,已经感受到他身体的日益赢弱。后来,又转移到了北大医院。那是1999年,似乎已经可以听到新世纪的脚步声了。我仍时而去看他,久被疾病折磨的莫先生已经显得更是消瘦了,声音中也透出因病魔的纠缠而身心疲惫的感觉,但心中似乎还仍然蕴藏着一团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渴望的火,只要精神好,他还会谈些与建筑历史有关的话题,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谈历史,谈建筑,谈建筑史的未来,也谈新世纪,他似乎还有许多的话没有说完。那时的深切感觉就是,莫先生多么希望亲眼看一看新世纪的曙光,多么希望还能为他所投身一世的建筑历史研究与古建筑保护事业再尽一份力量。还有几次他喃喃地说,要是能够见到21世纪,他还想做些这个,做些那个。似乎,他仍然还有许多学术理想没有实现。我总是被先生这种孩童般的天真与执着所感染,在聊作安慰的寒暄中,向苍天默祷。然而,先生还是没有能够听到新世纪的钟声。最终带着一生的辛劳与一路的风尘离我们远去。

老子《道德经》有云:“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学问如道,恍兮忽兮,其中有象。治学问者如精,其要在真,其中有信。因而可以说,其象其物,块莫大焉,其真其信,理莫深焉。其言不讳,其意也长矣。在回忆的恍惚中,以这样的话来结束这篇短短的文字,或是对先生音容的追想,更是想在先生的墓茔上,再培上一土,愿封植兮永固,俾斯人兮不忘[3]矣。

注释:

1.本文是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为编辑《建筑史解码人》 书向笔者所约稿件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成的,因为是纪念性文字,仍然用了原有的标题,因为这题目似更能表达笔者对于先师的景仰之心。

2.引自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

3.引自韩愈《韩愈集》卷13,杂著三,“河中府连理木颂”。

作者:王贵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肖溪古镇的老街上有一个中药铺子,主人李里程67岁,曾经是镇支书,对古镇的

>> 江河古镇:观光客勿扰 爱情观光客 顶峰拒绝观光客 朱明康:北京观光客 “观光客的凝视”与“凝视的观光客” 奥运来了 观光客怎么还没来? 从观光客到投资商 观光客乔恩 曼谷乐逍遥 海外观光客中国游账单 从天母没落到千万观光客来台 昆航美女飞行员李琳:我不是天空的观光客 在观光客的时间里——曼谷、清迈旅行记 江河人生 为江河把脉 江河的赠礼 江河污染应急 江河变黑了 龙江河殇 滔滔江河入海来 最后的江河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江河古镇:观光客勿扰 江河古镇:观光客勿扰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不可替代的老街记忆

肖溪古镇的老街上有一个中药铺子,主人李里程67岁,曾经是镇支书,对古镇的历史相当了解。他和我们坐在铺子外面宽敞的街檐下,摆起了龙门阵。

李里程的祖上来自湖北麻城。肖溪人大多都是湖广填四川时从外地移民而来,过去老街上有几个会馆,比如江西会馆、广东会馆,都是移民的聚集之所。

宽宽的街檐,是肖溪最独特的景观,当地人一提起来就特别自豪:“你看我们这里的长街檐修得这么宽敞,跟其他地方不一样。下雨的时候,在别的地方要打把雨伞,在我们肖溪就从来不用,屋檐宽敞嘛,怎么闹腾都淋不着。”南方传统建筑里,有特色的街檐不少,比如江南古镇的长廊,广东骑楼建筑的外廊,都可以为行人遮风避雨,但像肖溪这般宽至五六米的街檐却极为少见。李里程说,这和肖溪曾经的码头文化密不可分:过去渠江有三大码头,肖溪排名第二,巴中的商品物资通过这里运到重庆,然后再到汉口。肖溪滩涂比较多,夏天涨水的时候船工就在这里休息,等水退了再走,常有几百船工上老街来耍,“他们要喝茶、打牌、吃饭、住宿,所以过去这里鱼馆多、茶馆多、栈房(客栈)多,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生意,兴旺得很……为了方便人行走,也为了方便做生意,才建了这么宽敞的街檐。”

一位建筑学研究者到过肖溪老街后,写下这样一段话:现代建筑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它能够借助于技术手段突破地方的自然环境限制,所以它既不反映地方生态,也不延续地方文脉……它的主要弊端在于,在世界各地,它们都呈现出千人一面的模样。但保留至今的那些古镇却正好相反,它总是和地方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它所传承的地方文脉赋予了它不可替代的特色,使它永远不会雷同。

肖溪的萧条始于铁路和公路的开通,水运渐渐被陆路取代,曾经繁盛无匹的码头渐渐沉寂。2004年,肖溪发生了160年不遇的洪水,之后又有过3次大洪水,损失惨重,不少居民搬离了老街,古镇也越来越冷清。李里程说到这里有些激动:“以前每到三、六、九赶场的日子,东西足足摆满三条街,街上人挤人。现在再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绝对可以在街上赛跑!” 摊开在街檐下的生活图景

肖溪老街上,留下来的人们依然继续着琐碎的生活。老人们三五围坐闲话家长里短,或者打长牌、搓麻将,手边搁着杯盖碗茶。陈奶奶在鞋垫上绣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鸟儿;张婆婆坐在家门口卖着满满一箩筐自己做的皮蛋;给我们讲完老街故事的李里程拿起一把二胡,坐在街边拉开了《二泉映月》;八十多岁的仁宗友讲起儿时的事,用的还是民国的纪年方式。古镇的孩子大概较少见到外来的人,在摄影师给他们拍照时常常腼腆地笑着跑开,甚至对着摄影师大喊“妖怪”。 不知不觉飘起了雨,我脑子里反复回响着那首叫作《米店》的民谣:“三月的烟雨, 飘摇的南方,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你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着命运,在寻找你自己的香。”

在老街上晃悠了一下午,张信是我们遇见的唯一的壮年男人,今年41岁,但看上去只有30出头,举手投足间有一股子江湖气质。张信是肖溪人,在大连做建筑生意,每年都要回古镇待一段时间。

老街上的房子大多为明末清初的老屋,张信的家则盖在老屋后面,是三层的小楼房。来肖溪的摄影人都爱上他家的楼顶,从那儿可以拍到古镇全景。从楼顶望下去,古镇的布局清晰可见:老街中间宽敞,两头逐渐收紧,像一条船,鳞次栉比的房屋以老街为主线铺开。隔着一片开得正盛的油菜花,是沉浸在迷蒙烟雨中的渠江,如一幅刚刚完成的水墨画。

张信请我们尝尝他做的粉蒸鲢鱼,这是肖溪一道古老的特色菜,得益于渠江辽阔水域的供养,肉嫩味鲜。粉蒸的做法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如今在肖溪深入各家各户,除了粉蒸鲢鱼,还有粉蒸排骨、粉蒸肥肉、粉蒸鲤鱼、粉蒸肥肠、粉蒸兔肉……不一而足。

我们就这样穿行于长长的街檐下,穿行于这跳脱出自己平常生活之外的时光。不知不觉飘起了雨,我脑子里反复回响着那首叫做《米店》的民谣:“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你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着命运,在寻找你自己的香。”三月,南方,一切对应得恰如其分。这首歌我好几年前就喜欢,后来也探访过不少知名古镇,没想到最终是在这个川东小镇为它找到了现实的落脚点。每一条老街的底色上都带有隽永的诗意,肖溪没有装饰精美的深宅大院,有的只是完全被摊开在宽敞街檐下的生活图景,以朴实无华的姿态接纳了异地的我们。

和大城市相比,古镇的生活已然是时光放缓脚步后的模样,但老街上的人依然爱怀旧,李里程回忆起他小时候的生活:“过去没得电扇,但我们这里夏天有河风,好凉快。我以前当细娃的时候,下午洒点水到地上,晚上门儿开起,风儿吹起,点上蚊香,大家一起耍。那时的茶馆也更有味道,大家没事都去茶馆摆龙门阵,除了不谈国家大事,啥子事都可以谈,现在倒是打麻将打牌的多。” 一个人的礼拜

我们在沿口古镇边的嘉陵江上泛舟,风扑扑吹来,两岸是南方三月早春的新绿,其间夹杂着成片的油菜花,偶尔有一只小渔船从淡淡的雾气里浮现出来。

眼前的景象挺适宜抒发“天地孤旅”的畅怀,不过时间倒回几十年,在嘉陵江水运繁盛之时,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

嘉陵江中游是千回百折的曲流,凹岸处常形成深水码头,便于船只停泊,因商贸繁荣而形成集镇。过去武胜的县治设在嘉陵江中游凸岸的中心镇,县城的商贸却集中于与之相距十余公里凹岸处的沿口镇――作为川东、川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水运码头,过往商船无不在此停泊,武胜县治终由中心镇迁至沿口。

20世纪80年代,随着水运的盛景不在,沿口古镇渐渐落寞起来,武胜县的中心转移到了毗邻的新镇。新镇与老镇之间没有任何过渡,新镇车来人往,踏入老镇,转眼已是老屋旧巷。老镇最有名的一条老街,路上铺着溜光的青石板,经细雨湿润,走上去极滑,据当地老人讲,是过去那些川流不息的商人磨光了这些石板。

68岁的马道畅是沿口古镇清真寺的理事。沿口是广安最大的回民聚居地,这座由四合院改造的清真寺始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是当地的地标建筑之一。到了礼拜开始的时间,不大的礼拜殿内依然只有马道畅一个人,不见有其他人进来。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色彩;公共空间界面;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1.公共空间景观界面概况

公共界面,在空间环境中讲述界面的含义,指某一个空间面形的要素。通常指作为空间实体和空间的一个交界面。界面在空间中又有特殊的特点。景观界面有其分类,主要分为软质界面与硬质界面。质界面是指水界面、木界面、光界面、镜面界面、绿化界面等,都是由软质材质组成的空间界面,软质界面具有自然、温暖、活泼、自由的特点。硬质界面一般为石质、金属、混凝土、砖块界面等,这类型的界面比较生硬、有结实的质感。

2.色彩感觉及认知

在底色背景上认知图形的色彩的程度我们称为色彩的认识性。色彩的认识性与环境的照明有关系,图形本身的颜色、造型、明暗程度具有差别,认识性又跟图形的大小、方向、难易程度以及人观察图形的角度、距离都有一定关系,这些关系中图形的明暗差异是影响认知性的最主要原因。总结认识性越高,图形和底色两者之间的色相就对比越强,认识性越低,基本分辨不出图形和底图的大小与颜色。

3.公共空间界面的色彩现状和影响原因

(1)公共空间界面色彩现状。公共空间界面色彩一般根据景观规划设计需求,根据人们日常行为、城市规划的趋势和现有城市景观整体色彩来设计规划,代表着城市的颜色,也代表着国家的颜色。一般对色彩主题鲜明的城市 来说,整体公共空间界面也会蕴含城 市的色彩,具有统一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造成公共空间景观界面色彩现状的原因。第一,自然景观日益减少。由于没有了自然景观的色调的调和作用,整个城市的色调因为各色的建筑物、交通道路、商业广告而混乱起来,环境设施的色彩也因此显得更加杂乱无章,导致人们眼中所获取的色彩过于杂乱。第二,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地方色彩受到严重的冲击,城市本身主色调丧失。第三,由于现今开发商、建筑师的个人审美取向,取代了居住者的审美情趣。建筑色彩基本不研究当地风土人情。杂乱无章的色彩影响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第四,立法不够健全,“多头管理”的现象十分严重。

4.公共空间景观界面色彩应用实例分析

(1)北京的公共空间景观界面色彩分析。北京是座古老而文明的城市,地处平原,气候温润适宜人类居住,城市明清建筑、景观环境方面多以红、黄、灰色调来搭建建筑,建筑的红色城墙、黄色琉璃瓦、灰色屋顶,整体建筑中的柱、房、梁都以这几种颜色为主,表现着首都历史背景文化底蕴,整体色彩中金红色与黑灰色产生联系,城市有明显的色彩格局。北京的其他商业性空间的交通和环境,色彩的选择上灰色和高纯度的色彩比较明显,这些都不同于南方的空间设计,呈现鲜明的对比。

(2)杭州的公共空间景观界面色彩分析。南方代表性的城市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一座具有文明历史 的古城,也是国际有名的旅游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建筑风格。杭州这座古城的色彩以黑、白、灰为基调,建筑中的木柱为棕黑色或红褐色,建筑的门、窗、梁为栗色,其中的空间立面上的砖雕、砖壁等均为青灰色。江南水乡的特点在这些颜色的混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风貌,让人流连忘返,与北京的北方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5.结论

公共空间景观界面的色彩是一种长期系统的存在,公共空间景观界面色彩的设计和把握,应从整体色彩构成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规划设计,注重色彩的主色和辅色的整体把握。公共空间是城市各部分之间的联接体,是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之处,因而成功的设计能够积极地鼓励人们增加在室外的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城市活力,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促成城市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予婧.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9篇

2.澳大利亚绿色建筑情况简介南方建筑 王清勤,WangQingqin

3.从绿色设计到幸福设计叶青,YeQing

4.面向建筑师建立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的思考刘煜,LiuYu

5.基于气候适应策略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以大陆性严寒地区生态住宅设计为例罗智星,杨柳,LuoZhixing,YangLiu

6.南北差异: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的评价方法饶小军,袁磊,胡鸣,RaoXiaojun,YuanLei,HuMing

7.基于绿色安全理念的高铁客站疏散设计策略研究曾坚,曹笛,ZengJian,CaoDi

8.南方建筑 大学校园绿色设计与评估初探王静,WangJing

9.广州地区体育场馆室内环境评价初步研究周荃,ZhouQuan

10.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策略陈硕,ChenShuo

11.广州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解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吴鑫,WuXin

12.关于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金虹,JinHong

13.西部乡村民居发展与更新问题探讨胡冗冗,成辉,HuRongrong,ChengHui

14.下沉式窑居的可持续改造研究——建设河南陕县大坪村下沉式窑居示范项目的启示吴蔚,王军,吴农,WuWei,WangJun,WuNong

15.河套平原传统聚落与民居中的生态智慧刘铮,李莉娟,赵晓娜,王崴,LiuZheng,LiLijuan,ZhaoXiaona,WangWei

16.余西古镇乡村景观历史延续性重构的思考徐永战,杨科,XuYongzhan,YangKe

17.人居环境科学与清华建筑教育朱文一,ZhuWenyi

18.开放空间——建筑广场——建筑教育"场"——西部教育资源紧缺条件下的建筑教育探索刘克成,李岳岩,LiuKecheng,LiYueyan

19.浅谈建筑师教育崔恺,CuiKai

20.重塑山地城市滨江地段的文化生态特色——以重庆市井双片区城市设计为例李和平,张邹,LiHeping,ZhangZou

21.科技园与数码城的规划与设计探索郑碧华,ZhengBihua

22.广州清华科技园二期规划与建筑设计刘晓锋,吴剑崑,卢永钿,李欣原,LiuXiaofeng,WuJiankun,LuYongdian,LIXinyuan

23.安全、高效、科学、合理——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建筑设计王晖,WangHui

24.南沙大酒店吕向红,LuXianghong

1.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30周年何镜堂

2.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展历程评析肖毅强,陈智

4.文化博览及观演建筑创新设计之路陶郅

5.依托高校优势、创优校园品牌——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实践郭卫宏

6.产、学、研,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体育建筑实践孙一民

7.会展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创作实践倪阳

8.高层建筑设计回顾与展望南方建筑 韦宏

9.对建成环境的舒适性层次评价分析郭昊栩,吴硕贤

10.浅析城市社区的空间营造姜洪庆

11.基于和谐理念的当代地域建筑释义张建涛

12.校园空间环境"多样化"的优化整合对策陈文东

13.游憩空间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设计研究——以珠三角旧城滨水地段为例梁志超,罗建河

14.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博士(后)论文概要选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5.寻找"本土"与"国际"的平衡——深圳市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建筑设计探索陈子坚,郭嘉

16.功能与文化的融合——广州亚运村后勤服务区方案设计蒋涛,涂劲鹏,伍尚峰

17."借力打力"——对BIG(BjarkeIngelsGroup)设计思想及策略的解读王国光,黄乔仑

18.向生态城市迈进陈之泉

19.拉萨老城区贵族府邸空间解析刘军瑞,林青,周燕来

20.上海古塔建筑特色探析郑琦

21.GIS等多技术融合辅助城市规划设计及应用王成芳

22.探析《物权法》对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影响方向明,沈粤

2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窗性能浅析——以南京为例雷持平,吴蔚

24.南方建筑防水设计中的几种常见错误剖析邓天宁

25.《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探微》首发式学术座谈会发言选登

26.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设计成都峰会——何镜堂院士等业界知名专家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

1.会议厅兼作音乐厅——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岭南大会堂建筑声学设计吴硕贤,赵越喆,WuShuoxian,ZhaoYuezhe

2.中心商务区发展概述邹德慈,ZouDeci

3.地租理论影响下的旧城改建模式探究俞兴祥,王敏,YuXingxiang,WangMin

4.生态建筑与仿生建筑(上)王其钧,WangQijun

5.建筑创作的技术观点蒋伯宁,林宇,JiangBoning,LinYu

6.剖析彼得·埃森曼建筑中的"文本"何炽立,HeChili

7.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赵万民,ZhaoWanmin

8.基于城市发展战略的澳门总体空间形态设计探索蔡云楠,余炜楷,吴天谋,CaiYunnan,YuWeikai,WUTianmou

9.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魏立华,刘玉亭,WeiLihua,LiuYuting

10.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理念分析及相关思考——重庆西永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国际征集方案评析李和平,左力,邓琳,LiHeping,ZuoLi,DengLin

11.基于紧缩城市理论的空间密度策略褚正隆,魏宏杨,ChuZhenglong,WeiHongyang

12.从工业经济到城市经济——佛山市南海区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袁奇峰,杨廉,郭炎,YuanQifeng,YangLian,GuoYan

13.南方建筑 广东环保职业技术学院修建性规划与建筑设计李传义,LiChuanyi

14.保护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佛山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张智敏,刘晖,梁励韵,ZhangZhimin,LiuHui,LiangLiyun

15.紧凑城市理念及其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温春阳,周永章,WenChunyang,ZhouYongzhang

16.传统街区改造复兴模式研究朱雪梅,程建军,ZhuXuemei,ChengJianjun

17.城市高密地区的理性高密增长——福州八一七路多重制约背景下的规划探讨刘博敏,LiuBomin

18.以人为本、和谐融通——叶荣贵教授学术思想与创作实践庄少庞,杜宏武,吴桂宁,zhuangShaopang,PuHongwu,WuGuiningHttP://

19.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片区详细规划方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广州荔湾区十三行国际商圈发展策划及概念性城市设计,任小蔚,LiPeng,RenXiaowei

21.广州海珠桥南广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周剑云,戚冬瑾,ZhouJianyun,QiDongjin

22.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规划设计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EDAW

1.数码时代的建筑形态分析尹祖林,Yinzulin

2.现代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探索郑勇,Zhengyong

3.大型购物超市的设计特点李志斌,Lizhibin

4.建筑转角的形态逻辑陈果,Chenguo

5.有生命的建筑--谈建筑的动态美刘尧虹,Liuyaohong

6.陆丰市城镇体系规划探索蔡奇斌,Caiqibin

7.现代高层集合式商住公寓设计研究黄建涛,赵彬,Huangjiantao,Zhaobin

8.机械式与坡道式立体停车库横向比较研究刘科为,曹麻茹,Liukewei,Caomaru

9.东莞市移动通信大厦设计意念谭卓枝,Tanzhuozhi

10.东莞信息大厦方案吴彦斌,Wuyanbin

11.佛山电信大厦设计构思李杨,Liyang

12.广州银河烈士陵园英雄广场方案设计陈菲宇,Chenfeiyu

13.叶挺纪念馆规划建设方案设计金咏山,高雷,阳艳,JinYongshan,Gaolei,Yangyan

14.某坡地建筑群体的空间处理与主题表达杨健,Yangjian

15."流通型校园"规划思路初探陈征,蒋英,Chenzheng,Jiangying

16.电白县第一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杨驰驰,Yangchichi

17.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五山校区规划设计陈琪,Chenqi

18.广东警官学院射击馆建筑设计李惠红,Lihuihong

19.广东警官学院泅渡训练馆设计陈浩强,Chenhaoqiang

20.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第二教学楼设计熊砥柱,温燕,Xiongdizhu,Wenyan

21.旧城改造中的社会公平和政府作用浅析赵武装,Zhaowuzhuang

22.建筑回归符号还是回归精神?南方建筑 闫丹平,Yandanping

23.传统聚落中的商业文化精神--解读诸葛村苏汉钦,Suhanqin

24.湘西南洪江古商城建筑源流与形态特征蒋学志,Jiangxuezhi

25."宝石村"记翟红杰,Zhaihongjie

26.关于白鹿寺的沿革和寺院规划设计的设想郑卫民,苏积昌,曹文,zhengweimin,sujichang,caiwen

27.从历史与文化脉络的角度分析园林设计邱果,qiuguo

28.新传统建筑的设计探索天津改造古文化街节点沿海河建筑立面设计盛海涛,张洁,shenghaitao,Zhangjie

29.斗栱: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髓--兼论其在中国园林建筑之应用麦伟添,maiweitian

30.建筑学专业建筑设备教学改革初探李伟,LiWei

31.发现学习--建筑理论教学的新思路苗欣,maoxin

32.城市建筑物景观照明探究王鹏,wangpeng

33.解读巴拉干自宅孙世富,sunshifu

34.基于不同空间设计手法的建筑情感表达方式--路易斯·巴拉干与安藤忠雄空间设计手法比较曾琦芳,林煌斌,Zengqifang,Linhuangbin

35.内与外,实与虚--安藤忠雄与伊东丰雄材料应用对比的思考徐强,Xuqiang

36.武夷山二中入口空间设计何柯,刘塨,heke,liugong

37.丽江祥和新区规划张哲,韩凝玉,Zhanzhe,Hanningyu

38.城市阁楼文化--浅谈LOFTS改造与城市居住的更新李敏,limin

39.论城市生活舞台的生命力源泉江宇,jianyu

40.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和特征初探张蕖,zhuangqu

41.泉州基督教新教教堂常清华,Changqinghua

42.漫谈深圳的城市雕塑李铿,Likeng

43.南方建筑 风格派与建筑胡清波,Huqingbo

44.适形而止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祝云,Zhuyun

45.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复兴谭威,柳肃,Tanwei,Liusu

46.建筑方案设计中的节能探索王志鹏,魏春雨,Wangzhipeng,Weichunyu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古村镇;空间结构;形成原因;相关性

一、历史古村古镇地理空间结构形态分布简析

作为镶嵌在中国大地各个角落的古村古镇,有着相同的共性,都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居形式多种多样,但又受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们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从地理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古村古镇可分成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区域系统。北方多为平原地区,古村古镇多分布在东北平原区、长城区、黄土高原区、华北平原区4个区域;南方系统分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丘陵区、东南沿海区、西南区4个区域;西部系统分为北方牧业区、西北区、青藏区3个区域。由此可见我国历史文化古村古镇总体上呈聚落型区域分布。

历史文化古村在全国有两个高密度区,一个是在晋中地区,另一个则是在皖南地区,这两个古村聚集区素有“北晋中,南皖南”的说法,这两地的人大多以经商致富,他们回乡后便投资家乡,兴建宅地,以此来光宗耀祖。这两个古村聚集区的形成是与当时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23个历史文化古村之多,民间故有“皇家看故宫,民居看山西”的说法。而皖南名村则包括安徽中南部、浙江大部、江西北部三大区域,这里有安徽宏村、西递等典型徽派建筑聚集名村。其古村聚落的形成是历史上晋商和徽商对家乡大量投资与文化沉淀的结果,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古村的历史文化。

不同于历史名村的商人投资建设家乡的形成机制,历史文化古镇往往与古代交通格局和商品集散动力相联系。历史文化古镇在全国也集中为两大区域,一个是以江浙沪交界带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区域是历史文化古镇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江南古镇大都分布在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拥有浙江乌镇、南浔、同里、西塘、上海朱家角等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江南古镇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成了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地。江南古镇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艺术载体,是江南鱼米水乡文化和丝绸文化的结晶,长期以来,它们形成了其它古镇所无法比拟的独特文化。

四川盆地则是另一个古镇聚集地。四川盆地古镇以四川东南部平原及丘陵地区为核心,是巴渝文化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集中体现。巴渝地区丘陵众多、水系发达,成为联系内陆地区与西南地区的水上运输要道,在交通节点区位逐步形成交通枢纽古镇。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以及“南方丝绸之路”之称,长期以来济较为发达。其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故吊脚楼成为其独特的传统民居形式。拥有上里、罗泉、摩西、龙华、铁佛、西坝等名镇。这些古镇的形成体现了山水兼容的巴渝历史文化以及特殊地形所形成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

二、古村古镇空间分布的相关性探讨

古村古镇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的典型载体。中国历史文化古村古镇的评选对当地旅游业的宣传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在古村古镇中,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业都较发达,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木渎,浙江的乌镇,安徽的宏村、西递等,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重点推广我国各地的古村古镇参与部级名镇名村的评选,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但在今后的评选过程中应适当考虑旅游发展及环境保护问题情况,在以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经济与旅游发展对古村古镇的分布并无正相关关系,恰恰相反,现代经济和旅游开发可能给古村镇带来相对的改变,行为不慎就会带来一定的破坏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们需要的是切切实实把文化特色融入到旅游中去,既要让人们饱览异域他乡的名胜文化,又要满足人们对异域他乡的历史风情、人文习俗的欣赏和了解,而非只是对古村古镇轻描淡写的观赏。古村古镇拥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必须正确认识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为了古村古镇所在地区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谨慎地保护遗产景观,合理地利用古村古镇文化,确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战略,确保旅游业稳步发展和古村古镇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甘萌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地位变化及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2004,24(3):365 - 370.

[2] 吴必虎,肖金玉.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J].2012,7.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著. GB,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张强.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以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D]. 西安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上一篇:建筑安装论文范文 下一篇:多层建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