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法国

时间:2022-09-01 12:00:21

研究性学习在法国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战,法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1990年由现任总理若斯潘领导的教育改革主要在制度层面,1994年开始转向重视中小学学校教育质量和课程改革。所有的改革措施中,最突出的是两条:其一,旨在让每个学生都成功,加强“个别化教学”;其二,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增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法国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首先于1995~1996学年在初中二年级开始实验,称“多样化途径”。该实验由学校领导自主决定是否参加,校内也由教师自愿报名参加,并不强迫一律实施。至1997~1998学年,全国各学区都有一部分初中开设了“多样化途径”课程,其中巴黎学区109所初中有33所参与实验。法国教育当局认为,学科教学的分隔,是影响学生获得一般概念、建立学科之间及与周围环境联系的障碍。学生根据兴趣组成小组自主学习,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过的知识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途径”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知识。它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活动,是唯一涉及该年级教学大纲各学科内容的课程;它既不是优秀学生的专利,也不是为了帮助困难学生,而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它可以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但它和课外活动不同,不是课外活动的派生物。

考虑到初中生知识能力等实际情况,“多样化途径”特别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活动一开始,首先由各学科教师2-3人自由组合成教师指导小组,提出一个涉及指导教师所属学科知识内容的课题,然后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按每周2学时设计一整套活动方案,以此作为指导学生的依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指导教师提供的不同课题方案,可跨班级也可在本班级内组成课题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活动。

2000年6月,笔者在巴黎罗丹中学调研时,曾比较深入地观看和了解了一个由英语、法语和音像摄影教师组成的三人小组的课程实施情况。该小组的研究课题为“用多种方法与北美学生通讯”。教师设计了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增进与不同国家学生的友谊,以便认识、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文化;提高在法语和英语的说、写方面的双语能力;培养团队工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在摄像机前表现自己;学会使用现代通讯手段。整个活动持续一年,共30次,每次2学时。分准备(3次)、观看和评论英语原版电影《战争之星》(6次)、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圣诞》并设计圣诞活动(7次)、介绍巴黎市内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和遗址(1次)四个阶段。活动期间,教师有布置有要求,经常要求学生变换与北美学生通讯联系的方式和手段,引导欣赏北美学生的作品和异国文化,学生则始终趣味盎然地投入其间,英语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多样化途径”的实验结果得到了教师、学生、督学、家长等有关人士的好评。1999年法国政府又规定,从2000年9月起将这一实验从初二推向初三,规定在初中三年级新增加“综合实践”课为所有初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每所学校至少要安排两个学科开展这项活动。这一课程同样强调多学科综合和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同的是,它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有个人成果,这一成果可以体现在集体工作中,但打分结果将计入学生初中毕业成绩中。

上一篇: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动力 下一篇:你的微笑改变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