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移民赤字”

时间:2022-08-31 07:41:40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1月22日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报告通过对海内外中国国际移民状况分析与研究,归纳出当前中国国际移民现状呈现所谓“17大热点”问题,包括“中国在海外‘新移民’阶层出现”、“移民赤字”现象比较明显、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入”“流出”失衡,“教育移民”成为中国移民的新群体等。

美国移民和公民服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颁发的投资移民签证,中国人占了3/4以上。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人才输入国。参照美国历史悠久的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2012年4月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全球有逾6.4亿人有意向移民,大约占到世界各国成年人的13%。其中约有1.5亿人表示想要移民美国。有研究预测,到2018年,到美国的技术移民将变为原来的3倍,达到50万人,其中35%-41%以技能为基础。可以预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劳动力向发达国家的流动依然会是一个趋势。

“移民赤字”现象已然成为一个话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主编王辉耀在谈及中国移民现状时表示:“如果在国际市场有更好的投资,就像中国吸引国外投资一样,资金流出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今日中国存在的‘移民赤字’的问题,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移民趋向。”

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估算,1990年,移民海外的中国人数量为408.6万人,同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移民数量仅37.6万人,当年“移民赤字”约为371万人。到2013年,中国的“移民赤字”达到约849.4万人。而“2014蓝皮书”调查统计的“移民赤字”指出,2012年,仅中国对四大移民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永久居留移民人数就达到14万8034人,而同年中国的永久居留证发放数量只有1202张。2012年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达到113.69万,而在华留学生仅有32.63万人。2012年,中国在海外的劳务人员为85万人,而在华外国劳务工作人员仅有20多万人。

理性地观察和分析“移民赤字”现象(移民移出移进的巨大差距称为“移民赤字”),其实不像一些舆论所渲染的那么危言耸听,譬如《环球时报》指报告称中国为西方培养人才,“移民赤字”触目惊心。我们更需要认识所谓“移民赤字”现象的客观形成背景,以及如何在务实的机制、政策下,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体制,利用人口流动取得“移民红利”。

移民指人口在空间上流动的现象。跨国境的移民又分为移民出境(英语:emigration)与外来移民(英语:immigration)两种。全球化经济构架下的地球村,移民、国际人才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早已常态化。移民,既是一种个人的取向,也是双向的选择。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教育、居住环境,甚至为了体验异国他乡的生活,都可能激发人们移民的念头;而倘若选择的移民目的地国家采纳开放、接纳的态度和政策,则移民的选择便更容易,乃至形成自愿和难以阻遏的潮流。因此,当一个国家的环境优越、社会充满活力、国际包容性强大,人才进出自由并具多元化选择,才会缩小“移民赤字”甚至消弭这个现象。

辨证地看问题,中国人移民海外也绝不是坏事。国际间的移民潮使世人逐步关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成为国家反思和赶超的动力,也成为国人奋发进取的动力。移民虽然带走了资金和技术,但也在海外形成民族自身的海外人才库,并且在适当的时机也会回流祖籍国。反过来看,如何吸引更多国际人才移民中国,则更加考验中国人的心态,以及政府机制政策的合理化。

北京大学学者张颐武认为,中国的“移民赤字”现象还会持续,要有平常心。随着中国国力加强,中国的机会更多,这种“比较优势”会吸引更多外国人到中国发展事业。还有专家学者建议,应打破国际人才赴华壁垒,切实降低国际人才移民中国的门槛,譬如:尽快取消限制外国留学生毕业在华工作的政策,开放外国留学生在华工作实习签证,吸引优秀外国人才在华工作,建立中国国际移民体系,如果外国人能够在华找到高精尖行业的工作,准许其长期居留,甚至发放绿卡;对待海外华人和加入外籍的中国留学生,通过开放长期签证,发放侨胞证和开放的国籍政策也足以吸引外流的人才回流中国。

中国向美国的移民现象具有鲜明的人才移民特征,而美国招揽海外人才的完善体系,也是吸纳高端人才的利器。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到外国学生毕业、就业,从申请工作签证到技术移民,一条龙的筛选过程把海外人才最优的精英部分留在美国,并淘汰那些竞争力不强的海外学生。在这样精心设计的移民体系下,最有竞争力的海外人才被美国给予永久居留权,最后成为美国公民,而次优的人才被动分流回祖籍国。近些年中国各省市到美国招聘人才,也出现某些误区,譬如要求人才须为博士、博士后。其实,很多被美国人才体系淘汰的博士后群体,正是最终在美国难以进入实业界或获得“终生教职”的一群彷徨落寞者。而那些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留在美国高科技界和高校中的真正人才,却因为受限于中国移民和国籍政策,没法回国效力,只能在美国科技界实业界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将国际人才红利引入国内,这是发达国家一直采取的人才措施。在王辉耀看来,中国还没有开放“国际人才”移民来中国,也没有开放“国际投资”移民来中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他还建议,中国应该尽快建立中国的移民局。王辉耀说:“美国是在79亿人中选择,而中国是从13亿人中选择。”面对人才流失、国际人才引入难等问题,中国应利用国际移民的理念,突出自身的吸引人才竞争力。中国更应该具有与自身国际地位相契合的大国心态,用最开放的立场去改善最有益于自身的机制政策,吸引和选择全球各地的人才,那样,“移民赤字”就不再成为问题。

上一篇:新移民解惑 下一篇:美国为什么还欢迎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