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时间:2022-08-31 06:35:44

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以小组讨论为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同学热情高涨,有的却沉默不语;有的一语中的,有的却不着边际;有的层次清晰,有的思路混乱;有的准备充分,有的匆忙应付。这种状态不利于小组迅速达成目标,不但影响学习进度,而且造成部分学生吃夹生饭,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课堂学习效率。通过不断摸索,我们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突破口,提出了以下策略: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学习讨论的内容发生兴趣,提高参与的主动意识。例如把计算和家庭日常购物联系起来,模拟购物现场,通过商品交换、现金收支过程的操作,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作文教学则通过讲身边的事,说心里话,让学生在讨论阶段交流自己的故事,交换表现方法,探讨表达技巧等,通过交流信息,互相学习,拓宽了思路,加快了学习的进度。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原动力,而学习的生活化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一旦讨论内容和自己有了密切关系,学生变得有话可说了,参与的欲望自然会大大增强,而且提出的见解也会更有价值,对集体的贡献也会越大。

二、确立原则,提高成员的集体责任感

在小组活动中,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分工,需要承担各自的任务,并且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促成集体的成功。因此每个成员都要各司其责,各尽其能,而不是我行我素,任意作为。因此,教师要引导各小组通过讨论制定合作学习的规则要求,如等待原则:学习能力强的要避免过早地说出答案,要等一等能力稍差的同学,以期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分享原则:每个同学在讨论过程中要在公布自己的思考结果的同时,要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分享取得结果的途径和方法,以便让所有成员从中受到启发,汲取经验;反思原则:不论能力大小,都有成功的时候,也都有失败的经历,反思原则则是鼓励失败者主动剖析失败的原因,让其他成员接受教训,避免重复类似的错误。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每个成员都具有规则意识,主动按照规则行事,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合作学习才能变得规范高效。

三、适时引导,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答案不一致、理解出现偏差、意见不统一、偏离既定目标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往往不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处理不当,不但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且有可能会因为分歧造成误解和矛盾,影响合作的继续进行,进而影响学生是非观、价值观的判断与构建。这时,教师就要通过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或直接参与讨论,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协调,达成一致意见,促使学习讨论继续进行。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学习讨论的实效性。

四、适当激励,提高自我展示的主动性

讨论结果的展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展示环节的精彩与否直接影响整体学习的质量和每个成员的收获。而要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主动展示,就要采取有利于学生展示成果的策略。如1.选择一个好组长。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协调关系、确定发言人选等。因此组长的判断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公平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展示阶段,组长既要鼓励所有成员做好准备,又要权衡比较确定最佳人选,既要让想说、会说的有机会说,又要尽量使每个成员机会均等。教师要通过观察、考察以及推荐、选举等方式,选定一个大家都信得过的,能为大家提供最有效的帮助的组长,以保证学习过程的高质高效。2.提供一个好方法。教师平时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表达方面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尤其是在展示阶段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或存在的障碍,及时予以点拨,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如怎样抓住倾听者的注意力、如何做到委婉有礼以及如何对材料进行分类、如何捕捉倾听者信息需求等,通过提供这些有效方法,促使学生在顺利完成展示过程的同时,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做到既敢于表达又善于表_。

上一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下一篇: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