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时间:2022-08-31 05:36:26

浅谈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施工是高危险行业,安全因素多,加之职工总体安全意识较差,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在法律的角度上规范和约束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简单分析了建筑施工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防范事故发生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 ;存在问题; 原则;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建筑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建筑安全交叉管理突出;建筑企业粗放经营, 管理水平较低;施工工序及安全技术复杂,不稳定因素较多;建筑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建筑安全研究滞后等等。

2 建筑施工安全投入的资金不足与安全把关不严

2.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在资金投入上包括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保险等没有得到落实或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安全条件的需要,主要原因有:(1)一些地区安全生产费用根本没有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2)建设单位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安全条件无法保证。(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制定任何安全费用的有关管理办法,导致建设主体单位钻空子,无法保证安全条件。

2.2 安全生产把关不严。(1)施工现场设施不齐全或滞后,安全条件恶劣。(2)施工安全用品不合格。(3)施工安全设施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测。(4)施工安全检查或巡查不严格或流于形式。(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6)施工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逐级交底,针对性不强,不具体,不明确,不履行书面签字记录。(7)安全危险源没建立档案,无控制、处理方法。(8)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不健全,一些施工单位根本没有制定救援预案或措施。

3 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3.1 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

建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其中噪音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据统计,在环境噪声源中,建筑施工噪声占5%,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瞬间值超过90dB(A),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达到80dB(A),可见施工噪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而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电弧焊或闪光对接焊工作时发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强烈的反光和电弧会刺伤眼睛,引起视觉紊乱,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同时这些也是施工现场引起火灾的重要来源。

3.2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从伤亡事故数量来看,仅次于矿井,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很损失,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据有关统计分析,90%左右的伤亡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民工、临时工身上。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较,2. 以包代管,导致安全管理薄弱,3.安全制度形同虚设,监管部门力度不够。

3.3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

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

3.4 建筑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总体上讲是逐年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施工企业的技术素质低"质量管理差"懂技术管理的人员少,对规范、规程、质量标准贯彻不到位,以至产生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 (1)质量保证内页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2) 砌体结构存在的问题。(3) 地面工程存在的问题。(4)暖卫工程存在的问题等等。

4 建筑施工要遵循以下原则

建筑施工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第二,培育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第三,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搞形势,不走过场,定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使每一位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第四,建立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员工福利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曝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5 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5.1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

5.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定置管理。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 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

5.3 加强监理队伍自身素质建设。在施工安全的监理责任难以明确的情况下,监理工程师能否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理队伍自身素质的高低。

5.4 充分利用经济制衡机制和手段加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施工安全问题源头还在于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要使得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安全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首先必须对作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并切实搞好自控。

5.5 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建筑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

6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 与自然科学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管理、施工组织、工艺工序方法、材料、机械及设备等等,都与建筑施工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在施工生产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定置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做到标准化生产、高效生产、安全生产,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江见鲸.土木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江见鲸.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公路桥梁的桩基础局部缺陷与处理措施 下一篇:简析高速公路ATB-30沥青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