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如何度过数学学习的适应期

时间:2022-08-31 11:44:22

高一新生如何度过数学学习的适应期

高一数学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期,新课改的教材内容容量大,且又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高一必须完成必修课程4个模块的教学,且每节教学内容多、节奏快,这时大多数同学便突然觉得有点不适应,以至学习成绩起落很大,甚至过去的尖子生,也可能变为后进生.对于高一新生而言,面对着全新的教材和学习环境,教师从何入手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各种差异,制订可行的施教计划

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区别.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题型少而简单,研究的数量关系以常量为主,较多地侧重于定量计算;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但注重定量计算,而且计算的技巧性强,还注重理论分析,常常需要作定性的研究和说明.

2.课时与课容的区别.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上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强调、训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并在课堂上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而到高中,由于科目增加、知识点增多、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显得课时太短,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巩固强化,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这也使高一新生一开始不太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干何事没有兴趣是干不好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的产生使人有了动力,这时他就会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所面对的问题,进而探究、归纳出一些常用和特殊的解法,久而久之,积累多了,自然方法多了,能力也强了.我们应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并加以推广,鼓励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立志成为学习数学的成功者.当然,要想成功,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二是听课中注意教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是怎样产生的.三是把概念回归自然.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多次的高一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若要搞好高一的数学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重课本,多探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有相当多的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刚进入高一年级还是保持初中的学习习惯,总认为:课本中只有不长的公理、定理一段话和几个范例,没必要深钻细研它们,只要会做题目就行了,这固然很对.问题在于你不去认真斟词酌句,分析、探究公、定理及例题的特征,恐怕你在练习习题、考试时不是答不上,就是出错.持有这样的观点就大错特错了,因高一的教材不论从深、广度都高于初中.所以,平时应在注重课堂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课后的复习,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记忆、应用的最佳方法.

2.以课堂为主阵地,学会课堂笔记

听课要全神贯注,随着老师的讲解积极思维.预习时似懂非懂的概念弄明白了么?疑团化解了么?老师口授的真知灼见、补充的例题、精彩的解法,要抓紧时间记录下来,以便复习.

听课时还要做到不断生疑、质疑,敢于提问.要想想老师的讲解是否完整,解法是否严谨.板书的范例如果懂了,就应思谋新的解法.如果有疑点就应大胆质疑.争着回答问题绝不是“图表现”,而是阐述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即使自己回答错了,将问题暴露后,也便于纠正.听课最忌盲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懂装懂.

3.课后及时盘点,归纳解题规律

不懂装懂,害己害人.一个人不显露自己的弱点,处处爱面子,终究害了自己.只有课后认真总结,找出不足,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直至弄懂问题为止,才能不断地提高.不去这样做的学生,常常表面上看学得很懂,但从作业和考试成绩看,概念比较模糊.教学中只有把这些学生当做“困难户”帮扶,才能取得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有了对初高中各种差异的了解,并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勤奋学习的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很快度过高中的适应期.

上一篇:初中生英语预习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一滴水经过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