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股权激励遭遇辞职套现

时间:2022-08-31 11:02:05

当股权激励遭遇辞职套现

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高管的辞职套现是裸的。高管们为了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甚至不惜辞去高管之职来达到目的。而与此相比,在股权激励中,高管对利益的追逐似乎要斯文许多。

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现象近来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根据三花股份披露的2007年年报显示,2006年3月份辞职的该公司原副总裁、董事任金土、以及董事王剑敏2007年分别减持了所持有的全部三花股份88.83万股和50.10万股,按照三花股份120日均价21.77元/股计算,两位原高管套现金额分别达到1933.83万元和1090.67万元。同时,该公司原董事长张亚波也于2007年4月辞去三花股份董事长及董事职务,其以“高管股份”形式锁定的565万股股份自2007年11月9日也已自动解除锁定,获得上市流通权。此外,公开的信息披露还显示,包括新和成、德豪润达、科华生物、山河智能、天邦股份、海翔药业、思源电气等在内的多家中小板公司均出现了高管主动辞职套现现象。

高管的辞职套现是股市里新出现的情况。对于这一新情况的出现 ,无疑有很多问题是值得人们来总结、思考与反思的。比如 ,时下一些上市公司争相推出的股权激励机制 ,如果用辞职套现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 ,或者说 ,当股权激励遭遇辞职套现的时候 ,那么 ,股权激励的效果是很难令人乐观了 ,投资者甚至必须为此提心吊胆。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股权激励与辞职套现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但实际上这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 ,甚至内在还是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虽然从表面上看,股权激励是那些目前没有持有公司股份的高管们获得股份的一种形式、一个过程 ;而辞职套现则是那些目前持有公司股份的高管们抛售股份的一个过程。但从本质上看 ,不论是股权激励还是辞职套现 ,反映的都是上市公司高管对个人利益的追逐。

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高管的辞职套现是裸的。高管们为了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甚至不惜辞去高管之职来达到目的。而与此相比,在股权激励中,高管对利益的追逐似乎要斯文许多。比如 ,实行股权激励都有一个很动听的说法 ,就是为了调动上市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强化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股东之间的共同利益基础,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云云。而实质呢,就是通过股权激励来让高管们得到以股权形式体现的利益。至于是否真的能够让高管与上市公司共患难 ,是否真的能够调动高管的积极性,其实不过都是一些未知数。因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上市公司中较早实行高管持股制度的TCL集团,不仅公司效益不见起色,而且该公司的高管队伍是上市公司中变动最频繁、最缺少稳定性的,让公司高管持有股权,无非是让高管们在股票上市后套取一笔资金而已。而辞职套现的出现,则进一步表明,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来让公司高管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既然上市公司的高管可以通过辞职来达到套现个人利益的目的,那么,那些通过股权激励获得公司股份的高管们,完全可以在股份到手之后再选择辞职套现的方式来减持自己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如此一来,股权激励又如何能让公司高管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呢?而更加极端的做法是,那些通过辞职套现来抛售了自己所持公司股份的高管,又到别的上市公司去就任高管之职,然后又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来获得上市公司的股份,最后再通过辞职套现的方式来减持所持股份。如此这般,人们又如何能够寄希望于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来激发高管的积极性呢?可以说,辞职套现现象的出现,为当前一些上市公司实行的股权激励机制敲响了一次警钟。

因此,尽管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做法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面对高管们辞职套现之举,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美好愿望最终落空并非没有可能。所以,要让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达到预期的目的,除了现行的股权激励制度需要作进一步的完善之外,坚决从制度上杜绝高管辞职套现现象的出现,也是重要条件之一。

上一篇:探秘亚马逊宝地(下篇) 下一篇:江南书院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