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与防护

时间:2022-08-31 10:32:49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与防护

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以及制定防护措施。方法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有效降低了工作中的伤害。结论 控制造成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是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风险;防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对于医院消毒中心的消毒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于医院控制感染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当前,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已经成为了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这对医疗质量的控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全院各类物品的下收下送,以及各种可重复使用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及发放等工作。同时工作中也面临着多种职业风险。因此,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1存在的风险

1.1生物性损伤

1.1.1污染物工作人员在回收和清洗过程中,接触到各种污物,如体液、血液等。若自身防护不当,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通过受伤皮肤黏膜进入到体内而引发多种传染病

1.1.2微生物气溶胶 在器械清洗过程中,由于超声清洗,精密、复杂器械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初步处理时须用毛刷手工清洗,高压水枪冲洗管腔器械时水的喷溅以及清洗过程中水的泼溅,都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气溶胶。气溶胶中的微生物主要经呼吸道浸染人体。气溶胶粒子不仅能破坏呼吸道的微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过敏性肺炎、流感等[2]。

1.2物理性损伤

1.2.1噪音 超声清洗机、全自动喷淋清洗机、干燥柜、脉动真空压力蒸汽机等,这些设备工作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长期在噪音下工作会引起疲劳、烦躁、头疼、头晕,听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1.2.2烫伤 干燥柜、清洗消毒器、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处于高温状态,操作不慎易发生烫伤。

1.2.3粉尘、棉絮纤维等 主要来自于各种手术敷料,如棉球、纱布、棉垫等。棉絮和灰尘等异物飞入人体易引起呼吸系统不适和疾病。

1.2.4手足皮肤皲裂 经常洗手使皮肤的含水量降低,造成手部皮肤发干,甚至皲裂。寒冷季节去污区工作环境寒冷潮湿,易造成足部皮肤冻伤、皲裂。

1.2.5辐射 有些紫外线照射消毒设备,若保护不完全或者操作不当,这些辐射对工作人员的皮肤及眼睛会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出现眼睛红肿,甚至可能出现皮肤癌症[3]。

1.3化学性危害

1.3.1含氯消毒剂 主要用于桌面、地面等的消毒以及器械、物品的浸泡消毒。其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会使人的呼吸道感到不适。

1.3.2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 用于不耐高温、湿热的诊疗器械的灭菌。但过氧化氢的毒性、以及等离子工作中产生的紫外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1.3.3酶类清洗剂 多酶清洗剂对于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带有孔隙的医疗器械的有机物的清洗非常重要,但酶类清洗液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宜和造成的危害不曾被重视。酶类浸泡消毒后清洗,长期接触对人体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都存在不良影响。

1.4机械性损伤 工作人员在下收下送、包装以及灭菌物品的装载卸载过程中,都有大量的肢体运动,需消耗大量的体力,很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的拉伤及关节处的扭伤[4]。

1.5社会心理因素 一直以来人们对供应室存在偏见,认为供应室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使得部分工作人员产生自卑、消极情绪。

2防护措施

2.1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本着"患者第一的"理念,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患者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并要求医院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平时多进行一些工作指南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以饱满的热情去对的待每一天的工作,并增强医院消毒中心工作人员的凝聚力。此外,医院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工作技能,提高本院消毒中心的整体实力和整体形象[2]。

2.2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专业技能是医院消毒中心工作人员所必备的一项技能,为了有效的提高我院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医院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的检查力度,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于技能扎实,抽查合格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惩措施。此外,对于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医院要积极组织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

近年来,由于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院的消毒中心在医院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除了要求工作人员拥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它还要求工作人员树立消毒灭菌的理念,培养他们遇到问题能够自我解决的能力,并让工作人员能够熟悉供应室的各项操作流程要熟练进行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5]。

2.3生物因素的防护

2.3.1污染物 在回收、清洗各类物品时,必须带圆帽、口罩、护目镜、手套、隔离衣、防水鞋,尽量做到戴双层乳胶手套。一旦被锐器刺伤皮肤,应立即脱去手套,尽量挤出血液并用流动水冲洗,再用0.2%碘伏涂于刺伤部位。同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3.2微生物气溶胶 戴医用防护口罩能有效过滤微生物气溶胶。

2.4物理因素的防护

2.4.1噪音 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保养,减少噪音。

2.4.2烫伤 在操作干燥柜、清洗消毒器及压力蒸汽灭菌器时应戴隔热手套,并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防止烫伤。

2.4.3粉尘、棉絮纤维等 制作手术敷料时使用独立的工作间,操作时戴口罩。

2.4.4手足皮肤皲裂 洗手后做好防护,力争科室环境温度达标,加强足部保暖。

2.4.5辐射 应加强自我保护,紫外光源不可直接照射到人。

2.5化学因素的防护

2.5.1含氯消毒剂 配制溶液时戴口罩、手套、护目镜,浸泡时加盖。

2.5.2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自我防护,注意过氧化氢可能对皮肤造成的灼伤。

2.5.3酶类清洗剂 应规范操作,在器械浸泡、使用超声清清洗机时应加盖,若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流动水冲洗。

2.6机械性因素的防护 工作人员在使用各类推车的过程中运用省力原理,避免碰撞;在器械清洗及包装时应避免同一姿势长时间站立;灭菌物品装载卸载时轻拿轻放,防止肩、腰扭伤。

2.7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 从思想上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自尊自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理。让自己以稳定、愉快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综上所述,医院要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孙雪莹,王华,宋婉丽,等.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垒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27(1):1398-1399.

[2]王丽娟,郭凯,郑忠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关系到院内感染的控制[J].西部医学,2009,11(1):256-257.

[3]侯秋华,罗智慧,杨兴玉.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环节管理以预防院内感染[J].中国民康医学,2008,21(11):1256-1257.

[4]戴萍华,李莉梅,李绍军.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预防院内感染[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0(4):456-457.

上一篇:消化内科新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对策 下一篇:影响反相色谱法检测有机弱碱盐的几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