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现代学校德育课程之根*

时间:2022-08-31 06:42:29

【前言】乡土文化:现代学校德育课程之根*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乡土文化是民族精神与物质的交融凝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民族智慧是从厚厚的土里生长出来的。消逝了乡村、改变了乡土,却舍弃不了那一段情缘、那一种感觉、那一种思绪,这种情缘、感觉和思绪就是乡土文化。浮华之后寻求恬淡、过度...

乡土文化:现代学校德育课程之根*

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民族精神的基底是怎样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的纯朴日渐浸染于城市的浮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正在消失,乡村学校日趋减少。乡村消失和乡村学校减少是否意味着在乡村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乡土文化也将消逝?如何理解乡土文化在当代学校德育课程中的价值和内容?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乡村、乡土和乡土文化

中国的城市是在以乡村为基础的乡土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的形成源于乡村的社会生活。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以“家”为单位的,先有家,而后有村,村落是乡村社区的自然单位。广义上的乡村指的是自然的村落,依山而建或傍水而筑,中国文化中,乡村给人的感觉是安宁、祥和、纯朴。狭义上的乡村是最低一级的国家行政区划。乡村中生活的人是农民,自古以来,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们依自然的村落而居,却常以家族为中心,形成一种由我而外的社会差序格局。“农村的集中意义是自身繁衍,农民是在内心讨生活,农民的宗教是生活宗教。”[1]农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贯穿着乡村生活的内容。

“乡”的古义是指两人相向而坐,共享器中食物,“土”的古义是“地之吐生万物”,“乡土”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乡土是由乡村生长而成的,它是一种情感、一种牵挂,或者说是一种“飞黄腾达”后的感恩和眷恋,一种流离失所中的灵魂安厝。一个出生在乡土社会的人,不论走多远,他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童年,不会忘记自己童年生活的乡土。如果说乡村是一道风景、一段美丽,有日出日落、缕缕炊烟,那么乡土就是一种体验、一道感怀,有淡淡的思绪、浓浓的牵挂。风景是客观的,以物的形式显现;体验是人为的,以情思的形式显现。人生活于自然中,观察它、体验它、作用它,物的风景和人的体验结合就形成了一种文化,关于乡土的文化。

乡土文化是民族精神与物质的交融凝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民族智慧是从厚厚的土里生长出来的。消逝了乡村、改变了乡土,却舍弃不了那一段情缘、那一种感觉、那一种思绪,这种情缘、感觉和思绪就是乡土文化。浮华之后寻求恬淡、过度人为之后返归朴素从某种意义上阐明了这个道理。长期生活于大都市里的人拥有一座庭院是奢华,庭院中有一块没有被水泥覆盖的泥土地,再在泥土地上种上几株花草更是奢华中的奢华。乡下人却不同,乡下有的是泥土地,有的是树木花草,因此,长期生活于乡下的农民多不喜欢把花草树木移到自家的庭院内,多数的农家庭院都被水泥盖得严实,因为院外尽是树木花草。需要是一种缺失,都市人和乡下人对待环境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他们的缺失不同,因而会生出不同的需要。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就会转向对自然的回归。当现代都市人穿行于钢筋水泥浇筑成的空间时,会生出对乡土生活的诗意向往。“我们对荒野自然的需要,是在于我们欣赏它的内在价值,而非它的工具价值;这正如我们需要生活中其他的一些事物,如像我们需要音乐与艺术、哲学与宗教、文学与戏剧一样。”[2]我们眷恋乡土的质朴、粗野、甚至贫瘠,是因为这种质朴、粗野、贫瘠中有我们灵魂的审美需要。日渐消逝的乡村不但不能割断人们对乡土的情感反而能够增加人们对乡土的眷恋。

从形态上看,乡土文化有物质形态的,也有非物质形态的。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是指留存于乡村生活中的建筑、自然风光,这是文化以物的形式在乡村自然空间上的保留,它是我们先人的思想、情感、智慧的遗存,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是一套行为系统,如乡土社会的伦理规矩、风俗礼仪等。文化是一套人类的行为综合规则系统,这套系统是依赖于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的‘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3]所以说,文化是历史的,文化需要记忆来保存。在此意义上说,乡土生活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不论走到哪里,作为我们民族的一员都会有一份对乡土的情感。

二、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和内容

乡土生活中形成的乡土知识和乡土情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养料,乡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是一种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

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民族精神的基底是怎样的。乡土生活的内容是农民生活和农村图景,乡土德育课程,本质上看是研究继承中国农民生活道德的课程,然而这种研究不是简单地照着农民生活原本的样子去模仿,而是要通过农民生活原本的样子去探索我们的当代社会文明是怎样在乡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发展演变而来的,对那些能够代表民族精粹的东西加以继承,对那些不能跟随时代脉搏的东西加以改变或抛弃。研究乡土德育课程就是要研究乡村的生活道德,从具体的乡村生活场景中发现乡土的德育价值。

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还表现在它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当下的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原本意义上的乡村生活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视界。乡村的渐远带来的结果是乡土的淡忘。一个民族对其文明的缘起快要遗忘是这个民族最危险的境遇。城市发展越快,城市文明越发达,乡土德育就越有价值。学生通过乡土德育课程的学习能够从本质的意义上理解、体验我们的传统道德,从而更好地适应我们的时代。

乡土德育课程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和非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物质形态的乡土德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乡土自然风光和乡土建筑。通过乡土自然风光课程,学生可以学会欣赏自然、热爱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通过乡土建筑课程,学生可以透过中国农民生存空间的变迁,了解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乡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非物质形态的乡土德育课程内容包括乡土礼仪、乡土艺术、乡土游戏、村名地名等。不论是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内容还是非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以乡土礼仪的德育价值为例:交往礼仪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待人接物方式;婚庆嫁取礼仪让学生知道最小的社会细胞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是如何形成的,血缘和地缘是如何相互交织的;乡土成人礼仪可以让学生理解个体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乡土丧礼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生命在世间如何来又如何去,学会如何珍爱生命;乡土祭祀礼仪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意识中对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感受历史的厚重,感知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

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区分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不同层面,二是重视乡村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区分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不同层面

乡土课程开发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乡村学校层面的乡土课程开发,二是城市学校层面的乡土课程开发,这两个层面的乡土课程开发是针对我国学校分布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在具体的课程开发过程中,问题的焦点不同,产生的作用不同,课程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乡村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开发。乡土文化产生于乡村,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乡土德育课程资源。乡村学校的儿童活动于乡村、学习于乡村,在泥土中游戏,熟人社会单纯朴素的人际关系在儿童心中留下了善良的种子。对于乡村学校而言,乡土德育课程存在于学校生活自身,不需要过多的人为雕饰,它需要的是社会的认同和接纳,如果乡村之外的力量不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乡村学校的儿童生活,那么他们就是幸福的。就德育课程本身而言,乡土文化自身张扬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与和谐。纯朴的乡土生活不需要强大的警察,爱与和谐是裁判人们行为的道德天平,从这一点来说乡土文化是现代城市文明所不及的。如果城市没有警察,城市就会失去秩序,而乡村是很难看得见警察的,乡村社会通过文化和道德维系着社会秩序。乡村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应以隐性课程形式为主,乡土德育课程的主要矛盾不是开发的问题而是发现和提炼的问题,即如何发现乡土道德的爱与和谐。

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开发。多数城市儿童对乡村是陌生的,他们与乡村接触的机会较少,较难体验到乡村的自然和谐。远离了乡村、陌生了乡土,城市学校失去了文化的根。乡下人读书是为了进城,城里人读书却不是为了回到乡村,城里的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小孩和来自农村的小孩同上一个学校,这是曾被陶行知批判过的学校教育病。因此,对城市学校来说,开发乡土德育课程是当务之急,城市儿童尤其需要亲近乡村、感受乡土,通过正式的学校课程将乡土道德的爱与和谐种在儿童的心间,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应以乡土道德的爱与和谐为核心。就城市学校而言,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开发需要意识的重视更需要行动的践行,与乡村学校的隐性乡土德育课程形式相比,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应以显性课程形式为主。

(二)重视乡村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

首先,乡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被社会赋予美好、善良、无私、奉献的内涵,可又常与贫穷、落后、艰苦、无奈为伴。“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成为社会赋予乡村教师的一种境界。他们长时期生活于乡村,工作于乡村,与农民、农村的山水有着紧密的联系,亲缘、地缘的纽带让他们对乡土文化具有真实的体验和理解。

其次,乡村教师专业内涵的特殊性。乡村教师专业内涵特殊性就是“乡土性”,乡土性具体表现在乡村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之中。乡村教师除了具有一般城市教师具有的专业理念之外,还要习惯于乡村生活,了解乡土文化,要有扎根乡土的热情和爱心。乡村教师需要有乡土情结,不论他们原来的生活环境是在乡村还是在城镇,一旦成为乡村教师就要有服务于乡土的理念。有了乡土理念,他们才能在乡村“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从上述意义上说,乡村教师需要有比一般城镇教师更高的教育境界,他们对乡村学校教育的理解不是从社会功利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文化存在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的。

最后,乡村教师的专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性。乡村教师是乡村生活中的“文化人”,乡土文化在他们的教师职业生涯中留下印迹,这些印迹会以各种形式进入他们的课堂,进而影响学生。虽然他们没有明显地意识到要去传授乡土文化,但乡土文化已融入他们的言行之中,他们被乡土文化熏染,成为生活在乡村的“乡土教师”,乡土教师自身成为乡土文化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已经成为自觉的无意识。乡村教师需要具有鲜明的乡土德育课程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他们要主动地将乡土文化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课程形式传播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时,乡村学校的教师还要和城市学校的教师进行平等合作,建立乡土德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乡土德育课程开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

[2]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尔,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64.

[3]费孝通.乡土中国[G]//费孝通.费孝通文集(五).北京:中国群言出版社,1999:329.

【吴亮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上一篇: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设计 下一篇:杨梅果蝇安全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