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果蝇安全防控措施

时间:2022-05-07 03:12:10

杨梅果蝇安全防控措施

目前,杨梅果蝇是为害杨梅果实最严重的害虫。受果蝇为害的杨梅商品果率显著降低,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部分生产者违规使用农药防治杨梅果蝇,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因此,如何让生产者重视并掌握杨梅果蝇的安全防控措施,已成为当前杨梅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

一、杨梅果蝇发生规律

杨梅果蝇可终年活动,世代重叠,无严格越冬过程。成虫生活节律明显,清晨和黄昏为活动高峰期,夜间不活动。一般从杨梅果实转色时开始为害,接近成熟的果实上虫口数量逐渐增加,果实为害期10~20天。发生较重的杨梅园,果实肉柱内或肉柱之间会隐藏果蝇卵,不易被肉眼发现,特别是在浙江“小暑”节气后受为害的果实极易被病菌感染,直至霉烂、脱落,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二、安全防控措施

1.清洁腐烂杂物:杨梅采摘前30天,清除杨梅园内的腐烂杂物、杂草,集中到园外烧毁,以降低虫源基数。

2.清理落地果:将人工疏除的杨梅幼果、成熟前的生理落果和成熟采收期的落地烂果及时捡尽,运出园外一定距离的地方覆盖厚土处理,可避免杨梅雌果蝇大量在落地果上产卵。

3.网捕成虫:保护杨梅果园内的蜘蛛网,利用蜘蛛网捕捉果蝇成虫。

4.喷烟熏杀:在杨梅果实硬核着色期至成熟期,用1.82%胺・氯菊酯熏烟剂按1∶1的比例兑水,用喷烟机械顺风向地面喷烟,熏杀杨梅果蝇成虫,效果较好。

5.趋化性诱杀:当杨梅果实进入第一生长高峰期,用敌百虫、香蕉、蜂蜜、食醋以10∶10∶6∶3的比例配制成诱杀饵,每亩堆放10处左右诱杀成虫,防效显著。还可以用敌百虫、糖、醋、酒、清水按1∶5∶10∶10∶20的比例配制成诱杀浆,用塑料钵装液置于杨梅果园内,每亩放置6~8钵,诱杀成虫。定期清除诱虫钵内的成虫,每周更换一次诱饵。在杨梅果实成熟期间,将黄色黏虫板直接悬挂于结果树内膛枝上,每隔一株挂一张,防治效果较好。

6.趋光性诱杀:在杨梅果园内每0.67公顷(10亩)地安装一盏黄绿光灯诱杀果蝇成虫,或每2公顷果园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效果也较好。

7.冬季清园:每年11月至翌年2月,除对杨梅全树冠喷洒石硫合剂外,还应在树冠投影的地面上喷洒石硫合剂,根据病虫的为害程度共喷洒1~3次。也可在杨梅果蝇越冬成虫羽化前深翻土壤,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

8.罗帐覆盖:在杨梅果实采收前40天,将杨梅结果树用40目防虫网进行全树覆盖,这一物理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显著。使用防虫网后,停止使用一切农药、激素和营养液。此方法适用于矮化杨梅结果树,但如采收期雨水过多,会导致杨梅果实白腐病发生;对湿度过大的山区,会出现落果过多现象。

(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梁森苗 邮编:310021)

上一篇:乡土文化:现代学校德育课程之根* 下一篇:如何选择合适的孵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