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教学方法

时间:2022-08-31 03:25:01

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教学方法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对于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一直是学校和家长头疼的一门课程,学生对于物理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较差,不能构建自己的物理知识网络结构。老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课堂上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现状,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老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老师应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趣味性。尽量让自己的表达能够幽默风趣,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语,将物理教材中部分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得通俗易懂,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进行讲解,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自愿加入教学工作中。此外,老师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改变自己落后的教育思想,将自己和学生摆在同样的位置,课堂上不再作为主导性人物,改变“满堂灌”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引导带动学生进行探究式研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声波”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老师结合本节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时间内进行简单的话筒制作,比如将两个矿泉水瓶子切割,留下两个瓶子的底部进行钻孔,用铜线穿过小孔将两个瓶子底部进行连接,整体制作成为简单的话筒模型。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思考这种小实验隐含的知识点,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提升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激发学习潜力。

二、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行业领域中。该技术同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物理老师应该跟上时展的步伐,合理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将物理课堂和多媒体技术融合到一起,通过这种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在学习静电现象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想一想自己生活中出现过哪些现象和静电有关,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自然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播放生活中的一些静电现象,比如冬天穿衣服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很多啪啪的声音,如果是在黑暗的情况下,还会看见相应的火花点,或者女同学在梳头的时候出现头发丝互相排斥的现象,通过多媒体播放观看后,学生会感觉这些情况真实出现在生活中,并且感到疑惑,就会进一步想要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这些现象都是经过摩擦之后产生的放电,就是所谓的放电现象,老师在调动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讲解,利用教学情景带入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并且减轻了学习压力。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和老师形成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力,优化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

物理是一门研究实践性科学的课程,其学习过程中含有很强的趣味性。物理探索活动的内容丰富,课堂实验小活动形式多样,包括手工小制作,例如制作小电灯、手电筒等等。经过研究发现,小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趣味性,老师可以对于教材包含的活动探索内容进行充分利用,增加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锻炼初中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水平,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性。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将课堂内单纯的理论知识进行结合运用,在课堂小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多多的引导和指示。不同的学生生长环境不同,接触到的人群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初中生要求自由空间,爱好也不相同,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安排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实验内容。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时候应该保持正确的心理状态,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平等对待同学,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接受学生提出的问题,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趣味性。

四、开放性问题设计,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带有情景性的活动中的,学生只有通过现实的应用和活动才能够理解,对于创造性的培养首先要遵循不同主体学习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点基础上进行物理知识的构建。物理课堂上老师还可以多提出开放性问题,不设立标准答案,让学生自行寻求解决办法等变化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新知识和原有领悟的经验相结合,提供充分的外界因素条件便于学生发挥天性,从而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维方式,让学生主体形成多元化的见解,渐渐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和运用的乐趣。学生本身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构建,才是物理课堂教学中最根本目的与教育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王根顺,张萌.趣味活动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课程与教学,2013.

上一篇:简述如何上好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 下一篇:谈谈语文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