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外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时间:2022-08-31 03:24:32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摘 要:初中化学的概念、原理知识以及科学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课外实验”作为课堂实验教学的补充,将课堂实验延伸到了课外,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体验性目标学习水平中的体验、感受、意识、体会、认识、关注、应用知识形成能力等几个层次,都与化学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课外实验”具有反应原理简单、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用品、趣味性强、简单易于操作等特点,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效率随之提升。

一、化学“课外实验”的地位以及作用

“课外实验”是指: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以外,并且主要是在家庭环境里完成的化学实验。“课外实验”内容是九年级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辅的课程学习形态。它是可以全方位地进行化学教育的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外实验”却出现了“一掠而过”的现象,由于“课外实验”课的开设,为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与发展平台。因此,学生的课外实验学习活动开展得越广泛、越深刻,学生的综合发展就会更加全面、充分。“课外实验”(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在家根据教材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外小实验,这对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能力、自身智力的发展与良好科学品质的培养都会起到促进作用。初中化学“课外实验”可以加强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学以致用,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了金属氧化物在与酸进行化学反应后,可以让学生在家里使用醋擦洗一些附有锈迹的金属制品,在除去锈迹的过程中,观察化学现象的变化,学生通过“课外实验”的学以致用,认识到化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外实验”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帮助

在初中化学“课外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主动获取化学知识信息的学习习惯,科学严谨的化学实验操作习惯,勇于探究化学理论与实践的科研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自主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化学素质多角度、全方面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一)药品来自生活,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课外实验”的实验药品大多使用的是身边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或者是废弃物品,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亲切感油然而生,这既可以提高“课外实验”的开设率,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学习兴趣。例如:蛋壳成分实验、餐具洗洁精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实验、应用于酸碱性实验的药品(纯碱、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配制蔗糖溶液实验等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物品。例如:《我身边的物质》一课的课外实验《捕捉呼出的气体》。本次实验的过程是:使用大半盆水,将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在其中,把带弯钩的饮料吸管放在玻璃杯口,向玻璃杯里面吹气,直到将玻璃杯里面的水排完,玻璃瓶内收集的气体就是人呼出的气体。使用的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盆、玻璃片、饮料吸管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这个小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充满了趣味性,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随之提高。

(二)内容丰富多彩,增强自主学习积极性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同时,选取社会和环境问题作为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和社会问题。初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内容选择分为三类:一是选择与中考考试内容相关的实验,如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与性质的检验等;二是选择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吸入与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实验等;三是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如污水净化实验、酸雨的危害实验等。初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实验内容如此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简单易于操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体现在:实验药品、器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都可以改制成实验用品,供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所需之用,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可以将口服液的小瓶子作为“课外实验”用的试管,吃冰激凌的小勺子可以做固体药品的药匙,使用废弃的输液管用作长颈漏斗,注射器可以替代胶头滴管,用完的墨水瓶与棉绳可以制作成酒精灯等。例如:《开启化学之门》一课中的课外实验《探究碳酸氢钙的化学性质》,实验药品与器材有:碳酸氢铵、火柴、镊子、玻璃片、蜡烛。实验步骤为:首先点燃蜡烛,取出少量碳酸氢铵放在玻璃片上,然后使用镊子将玻璃片悬置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进行加热后,不一会闻到刺激性气味,随着气味的由淡变浓,再由浓变淡后,碳酸氢铵随之消失,因此得出碳酸氢铵受热后容易分解并产生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2O+CO2+NH3。随着实验现象的发生,学生通过体验简单易操作的课外实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生活处处皆化学,“课外实验”易实现。激发兴趣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强。初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内容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都有着极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学生可以在家庭中根据化学教学要求,科学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改制、操作实验,享受成功的乐趣。学生通过化学“课外实验”,一方面课堂教学的课内知识可以得到巩固和深化,另一方面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新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东洋.对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思考[J].教育革新,2010(8).

[2]江美华.指导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8(26).

上一篇: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 下一篇: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