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院校美育

时间:2022-08-31 02:54:04

【前言】浅谈院校美育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院校的教学内容,大体分为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两大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科学,是人类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与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从理论方面来说,它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也是人的一种精神食粮,因此,人在认识自然界的时...

浅谈院校美育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培养人,使人的身心得到协调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崇高情操和实践能力的人。

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范围广泛,实施途径相互联系,家庭是美育的摇篮,院校美育的基地,社会是美育的广阔天地。

院校美育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主要有:

一、教学过程的美育

课堂是院教校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方面。课堂美育,就是要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正确阐述学科的审美价值,启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

院校的教学内容,大体分为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两大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科学,是人类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与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从理论方面来说,它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也是人的一种精神食粮,因此,人在认识自然界的时候,也是对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教师只有把每门自然科学的科学知识与学生认识自身的需要同审美情感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然科学的教学,一定要面向学生的个性,面向认识自然和社会生存基础知识的普遍需求。这样课程才具有生动性,富有审美效益。数学,在自然科学中是最抽象的学科。但是,归根结底,数学是对现实物体抽象出来的概念,在数学符号与公式里,反映的是一定的存在物及其运动规律。

人文学科,反映与研究的主要是关于人类社会自己的问题,是人类对自己历史与生活的认识,所以,它与人自身的活动和情感更为密切。语言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自身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热爱祖国的语言,而且也要教导学生懂得语言与情感的关系,学会正确地思考。

音乐、美术、体育,与审美教育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普通院校的艺术教学与艺术活动,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就是艺术院校,为了培养艺术专门人才,也应该从塑造学生的灵魂着手。在这方面.音乐的作用尤为突出。音乐通过节奏与旋律来拨动人的心弦。黑格尔说过,音乐所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心情。

美育不限于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也应包括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它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学生精神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它的美育意义在于:

1.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一般说来,课堂教学是按照严格的教学计划进行的,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就不能不受到限制。而课外与校外活动,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性,它就会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与创造精神。一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参与某项活动,这本身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验。

2.有利于情感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情感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在课外与校外活动中,情感交流则自然与方便得多。通过各种课外与校外活动,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就可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一个学生如果能从日常活动中对老师的性格特点有更多的了解,也会对其所教课程发生更大的兴趣。

3.有利于能力的提高。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要实现这个目的,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育,也要注意从日常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现在有许多毕业生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就是由于平常实践机会太少,死读书,读死书,理论脱离实际。

二、教师形象的美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实现这一神圣的职责,就要在教书的同时,着眼于育人。常言道:“经师易获,人师难得。”这就是说,找一个教书先生还是比较容易的,而要找一个善于把知识与品德全面传授给学生的人,却是很难的。“教书育人”,必须把“育人”放在首位。

教师的形象,这主要是由教师的品德、气质与风度等所构成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品德、气质与风度密切相关,品德决定气质与风度。

对教师品德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说,就是光明正大,博爱宽厚,精益求精,诲人不倦。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是面对人的心灵说话的艺术。”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例,即使很严肃的问题,用微笑与幽默的态度去处理,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它体现着一种情感与智慧,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的心灵碰击。

一个人的风度,包括仪表、言谈、举止、服饰等。教师的风度,应该给人大方、庄重、整洁、亲切的美感。如果一个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端正自如,优雅含蓄,自然给人留下美感,从心理上使学生愿意与自己靠近。教师的衣着修饰要有时代的特征,但不可过分,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郭沫若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可见,穿着打扮和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有内在的联系。一个有修养的教师,对自己的衣着款式、发式,甚至手提包之类的用品,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不会随便赶时髦,盲目学别人,而是从自己的审美要求出发,给人一种和谐、庄重、富有深层文化的美感。

教师形象的美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传授知识,也需要运用审美的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育是直接面对人的工作,只有善于运用文明的手段,并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把知识与智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院校环境的美育

院校的教育内容,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显性课程,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是潜性课程,通过校园环境的熏陶,对学生起到直接教学所起不到的作用。有的教育家认为:“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一切真正学到的东西,是靠他自己的智力积极活动,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这种看法很有道理。教育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自我作用,才能实现。所以,如何创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对提高师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校园环境由物质的与精神的两种因素所构成。这两种因素都应该是文化氛围的体现。学院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就应根据自己培养目标的特点,作整体的建构。校园建筑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师生的学习、休息与娱乐,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与塑造个性。

校园环境的精神因素,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二是校风。

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则彼此越容易沟通思想情感,越容易发挥自己在生活与实践中的积极作用。相反,彼此都会感到痛苦,造成力量的相互内耗,结果对双方都有害无益。好的人际关系,领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院校领导要有文明办学的精神,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密切联系群众,使生活在校园内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十足。院校要有科学与民主的氛围,使人们关系融洽,奋发向上。院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以科学文化来培养人才的,更要处处讲究科学性与思想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人才。

校风是在院校群体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自觉的行为风尚,它体现了学校群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与精神状态,并以某种潜在的规范性影响和支配着个体成员的实践行为。校风也是一种校园文化建设。当一个新生第一次走进校园的时候,如果他所见所闻处处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他就会从心里感到自豪、温暖,从而在精神上受到很大感染,会竭力约束自己,在新环境中努力学习一切好的东西,改正自己性格上的某种缺陷或不足。相反,如果一个院校校风不良,一进校门就给人一种闲散、杂乱的感觉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使人失去原来一些好的习惯与教养。好的校风,是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它既体现了学校的教育宗旨,也体现了时代与群众的要求。校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解放前的清华大学校训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体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奋发图强的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把校训改为:“严谨治学、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后来又改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这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点与要求。

综上所述,院校美育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是其它美育难以做到的。它建立在文化与知识的基础上,贯彻在教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我们去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促进人的精神素质的发展,更好的为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音乐系)

上一篇:ERP教学模式探讨和推广 下一篇:高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