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31 02:02:25

中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摘要 介绍了中药的生理学功能,阐述了中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中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药;生理学功能;饲料添加剂;水产养殖;应用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S8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264-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世界各国纷纷通过立法禁止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抗生素,而中药具有无抗药性、无残留、无副作用、无污染、不引发药源性疾病、效果明显等特点,我国目前有逾200种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开发对环境无害、无残留的水产中药饲料添加剂,对于维护我国水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保证水产品消费者的权益和身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中药的主要生理学功能

1.1 免疫调节

中药对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枢免疫器官(胸腺、腔上囊)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法氏囊)。当归提取液能明显增加小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尤以高剂量的作用更加明显[2]。胡兴昌等[3]研究表明:板蓝根凝集素对小鼠胸腺的发育和胸腺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并对维持胸腺微循环起间接作用,从而导致T淋巴细胞和TEC(胸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胸腺素和多种细胞因子的量增加。张庆茹[4]报道:人参煎液、五灵脂煎液均能明显增加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胸腺重量,何首乌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可提高老龄大鼠的胸腺指数、胸腺胞浆蛋白和核RNA、DNA的含量。

中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激活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淋巴细胞和诱生多种细胞因子等途径对免疫细胞进行调节。甙类可促进抗体的生成,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并加速抗原抗体反应和淋巴细胞的转化[5];黄芪多糖能使大黄脾虚模型小鼠低下的IL-2活性升高,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6];杨一青等报道[7]:黄芪刺五加合剂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枸杞多糖可增加ConA活化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膜蛋白激酶C的活性[8]。

1.2 抑菌

清热解毒类中药作用于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板蓝根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9]。王 莘等[10]对中药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发现: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的成分抑菌效果明显,其抑菌效果依次为黄连>黄柏>黄芪>金银花>千里光>蒲公英>板兰根。

1.3 抗病毒

中药具有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可通过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通过阻断病毒繁殖过程、诱发机体产生干扰素而实现。如麦冬、天门冬、党参等可延长机体内抗体存在的时间;鱼腥草、蒲公英、野、穿心莲能延缓病毒所引起的细胞病变;艾叶、黄芪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仙鹤草、肉桂等有促进抗体提前形成的作用;黄芪可活化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利于机体抗病毒感染。

1.4 清除自由基

中药中的多糖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汪德情等[11]的研究表明:黄芪总皂甙、黄芪总黄酮、黄芪总多糖均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作用。肖 湘等[12]研究发现从油柑中提取的油柑多糖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LPO的作用,其活性大小与多糖的量呈正相关。

2 中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2.1 增强免疫,抵抗感染

中药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其成为水产养殖中适宜的饲料添加剂。其中补养类中药可以对水产动物起到提高抗病力、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蔡中华等[13]研究了多种中药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花粉、大黄、黄连对其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罗日祥[14]将中药制剂添加到饲料中饲喂中国对虾,激发了虾的免疫系统功能,诱导血凝素活力,使溶菌酶活力升高,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增强。王景华[15]报道:在鲤鱼的饲养中投喂含1%大蒜添加剂的饵料,对鲆鱼的厌食症和肝病很有效果,且减少了鱼的死亡,并有增重效果;饲料中添加茯苓多糖,可以降低鱼的死亡率;用中药对养殖鲈鱼病原菌进行抑制试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6]。

2.2 增加产量,促进增殖

中药饲料添加剂能促进水产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刘华忠等[17]研究表明,彭泽鲫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配比的复方中药,可提高饲料系数约10%。段 铭等[18]将中药添加到饲料中投喂鲫鱼,使鲫鱼在摄食、活力和生长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在牙鲆养殖中,添加山楂、麦芽等中草药于饲料中,可以取得良好养殖效果[19]。段贤彩[20]研究表明:在鲤鱼、草鱼的饲料中添加黄连、大黄、地榆各0.5%,松针、石菖草、辣蓼各1.0%,可以将成活率由原先的30%~50%提高至70%~80%,产量可以提高至6 750 kg/hm2,为原先的3倍。此外,中药饲料添加剂具有催情促孕作用,由淫羊藿、杜仲、菟丝子等中药制成添加剂,可提高草鱼产仔率和鱼苗成活率。

2.3 提高质量

中药含有有益成分,可改善水产品的风味和色泽。例如在鳗鱼饲料中添加杜仲叶,可使肉变细嫩,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在鱼饵料中添加栀子,可加深鱼体的色泽,提高鱼肉鲜味。吴德峰[21]研究发现:中药对欧鳗不但有很好的增重效果,还能改善欧鳗肉质的营养成分。

2.4 改善饲料品质

中药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糖、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等,作为添加剂饲喂水产动物,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此外,中药还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矫正水产饲料味道,如大蒜、香芹、薄荷、洋葱等,为鲫鱼、泥鳅喜食,对其具有促进摄食和诱食作用。利用水丝蚓对鳗鲡的诱食作用,可以将水丝蚓应用于鳗苗的驯化中,诱导其上食台摄食。

3 存在的问题

3.1 中药添加剂疗效的专一性和组方原则

当前水产中药饲料添加剂缺乏专一性的作用,大部分为综合功能性质,包罗万象,对鱼、虾、鳖、鳗等品种不加区分,也没有年龄大小的区别配方,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取效。因此,应开发专一性功用的水产饲料添加剂配方,包含主药、辅助药和佐使药等。主药体现处方的专一性和主要功能,辅助药协助主药增强其疗效;佐使药可矫正主药的一些副作用,调和诸药共同发挥药效。在组方过程中,药味搭配要合理,主药药味少而用量足,药效集中,针对性强,其他的中药应掌握在2~5味以内。

3.2 中草药添加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目前使用的水产中药添加剂,大部分是粉剂或散剂等粗制品,在实际运用中的缺点是用量偏大,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和推广使用。针对水产中药饲料添加剂加工简单的优点,可不用载体,对某些较为贵重的中草药,为了便于掌握剂量,避免浪费,可加入适量的载体,载体可根据鱼虾种属不同而选用,一般选用健脾保肝助消化的中草药如山楂、麦芽、神曲之类,对于某些有异味、适口性较差的中药如松针、艾粉等,可添加适当的调味剂以增加适口性。此外,当前中药饲料添加剂中普遍存在着药效不稳定的问题。

4 中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发展方向

4.1 研究深入化

目前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正逐渐深入,如药理学、毒理学、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关系等。为了从多层次、多方面深入地阐明中药饲料添加剂的药效及作用机理,今后的研究方向应以方剂为主,开展复方药代动力学、中药药理、血清药物化学、中药复方化学的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病证模型、测试标准等,以及为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4.2 质量标准化

中药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域性、栽培技术、药材种质、采收季节、药用部位、生产和加工工艺、贮藏方法等,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应当用生产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对其进行约束,从而实现中药饲料添加剂现代化生产。因此,应当在GMP、GAP等规范的基础上,根据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制订出全面、完整的生产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

4.3 技术高新化

水产中药饲料添加剂研究中,应当应用先进的分离、提取、生产和检测技术,提高中药饲料添加剂现代化生产水平,增加其科技含量。例如,PCR技术、DNA遗传标记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理研究、中药鉴定方面的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粉碎中的应用;中药饲料添加剂成品质量控制和原料药品质鉴定中,运用指纹图谱、色谱技术以及方剂结构的电脑分析和处理技术;中药提取工艺中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膜分离、超滤法、喷雾及冷冻干燥技术、浓缩技术等。

4.4 添加微量化

目前应用于水产的中药饲料添加剂,添加量普遍较大,且多为原料药直接搅拌、粉碎后添加,或是浸提剂为粗制,使得成本增加,甚至使营养物质稀释,同时也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应改变粗制的剂型和方法,发展现代化饲料生产工艺,针对复方或单方采取不同的方法分离提纯、萃取或精制,获得其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质,使微量添加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4.5 产品系列化

目前使用的水产中药饲料添加剂多、处方复杂,功用多而不强,而且品种多集中在防病保健、促生长等方面,而在改善水产品质量、提高饲料品质等方面的品种相对较少。今后,应根据水产的生理特点和需要,研制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水产中药饲料添加剂,并逐步形成系列产品。

4.6 剂型合理化

在剂型研究方面,应该遵循“三小”(使用剂量、毒性和副作用小)、“五效”(高效、稳效、速效、专效、长效)和“五方便”(生产、贮藏、运输、携带和服用方便)的原则。如目前出现的颗粒剂、合剂、膜剂、微囊、缓释剂等,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剂型优势。此外,合理的水产中药添加剂剂型应充分利用其价值,防止药效的散失。

4.7 发展可持续化

随着水产中药饲料添加剂研究的深入,规模化生产需要大量的中药原料,而仅靠采集天然中药很难满足需要,应采取多种手段提高中药来源,保障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开发新资源,积极利用低等植物、海洋植物资源,加强对海洋植物资源的研究,以获得价廉物美的中药供应。二是在适宜地区建立生产基地,进行人工种养,扩大产量。

5 参考文献

[1] 柴桂珍.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前景[J].中国兽药杂志,1999,33(2):52-54.

[2] 高向东,吴梧桐.当归及其成分阿魏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4,15(2):107-110.

[3] 胡兴昌,黄旭冬,许燕.板蓝根凝集素对小鼠胸腺发育的影响[J].解剖学杂志,2000,23(6):552-562.

[4] 张庆茹.中草药免疫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7(5):15-16.

[5] 李连达.中药药理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1989,20(9):29-34.

[6] 金虹,梁文若,王建华,等.从IL-2水平探讨黄芪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9,5(5):308.

[7] 杨一青,毕爱华,王立人,等.黄芪刺五加合剂对与小鼠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98,19(3):62-65.

[8] 张新,项树林,崔晓燕,等.枸杞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信号系统的效应[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7,13(5):289-291.

[9] 肖珊珊,金郁,孙毓庆.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6):455-459.

[10] 王莘,苏玉春,董浩,等.9种中药提取物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比较[J].中草药,2004,35(3):903.

[11] 汪德清,沈文梅,田亚平,等.黄芪有效成份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ESR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6,23(3):260-262.

[12] 肖湘,俞丽君,邱宝莹,等.油柑多糖的提取与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5):279-281.

[13] 蔡中华.四种中药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天津农学院学报,1998,5(2):31-32.

[14] 罗日祥.中药活性制剂对中国对虾免疫活性物的诱导作用[J].海洋与湖沼,1997,28(6):573-578.

[15] 王景华.鱼用中草药添加剂[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1998,3(2):27-29.

[16] 金珊.中草药对海水养殖鲈鱼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J].海洋科学,1999(5):8-10.

[17] 刘华忠.复方中草药对彭泽鲫促生长作用的研究[J].饲料研究,2003(9):8-9.

[18] 段铭.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鲫鱼实验[J].饲料研究,1999(12):28-29.

[19] 孙永欣.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牙鲆生长和免疫的影响[D].大连:大连水产学院,2003.

[20] 段彩贤.中草药配合饲料养鱼初探[J].饲料研究,1988(8):33-34.

[21] 吴德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欧鳗养殖效果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0(1):95-98.

上一篇:盐池县农业生产特点及节水工程示范模式 下一篇:池州市贵池区山区水稻赤斑黑沫蝉发生规律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