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30 07:18:15

阜南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分析了阜南县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推广先进适用的玉米收获机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械化;必要性;问题;对策;安徽阜南

中图分类号 S23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180-01

玉米作为阜南县的三大农作物之一,不仅可作为粮食,还可用于饲料及加工原料。在该县,玉米产业既是朝阳产业,又是黄金产业。几年来,通过对该县的种植结构及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后,玉米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目前,随着该县农业结构调整及畜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目前尽管阜南县的玉米生产机械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相比,该县玉米机械化的整体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对玉米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由于目前玉米收获机械价格昂贵,故障较多,存在着农机与农艺不适应的情况,加之推广力度不够,导致玉米机械收获发展缓慢,严重影响机械化生产的进程。随着玉米机收技术的不断成熟,玉米收获机械已开始逐步普及,因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1 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必要性

发展玉米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必然,也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玉米收获问题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农业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推动玉米收获的快速健康发展[1-2]。但是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已成为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瓶颈,由于收获基本上靠人工和传统的手工劳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三秋时间拖得很长,有时甚至影响适时种麦,农民没有精力堆放秸秆,只有焚烧,导致秸秆不能粉碎还田,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做好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已迫在眉睫[3-4]。

实践表明,玉米机收与人工作业相比,生产效率可提高近30倍,平均节约成本约300元/hm2,缩短收获期7~10 d。因此,加快推广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解决玉米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还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5]。

2 阜南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人口多,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阜南县人口众多,但是耕地面积却逐年减少,很多年轻的农民外出务工,田地转租给年老体弱的人耕种,大部分人认为秋季作物种植玉米操作简单,因此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但要提高玉米单产,就要实现机械化收获。

2.2 玉米收获机械价格高、效率低,性能和适应性差

由于阜南县玉米生产存在秸秆量大、产量高等特点,因此在秸秆的处理上要求较高,对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也较高,相对应的机械的价格也较其他机械偏高。且与小麦收获机械的机收效率相比,玉米机收的效率低。玉米收获机主要有小麦玉米两用型、背负式、自走式等3种类型,存在配件互换性差、能耗大、机具可靠性不高、适应性不强、主要的传动部件质量参差不齐等共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对机具的功能进行完善。如对于发动机,应保证其良好的散热能力,保证作业的水温在8 h内保持正常。阜南县的玉米种植有多种行距,主要在40~65 cm,虽然目前针对该现象已开发出不同行距的机型,但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较高的收获损失率、较低的作业速度及作业效率等,严重制约该县的玉米机械化进程。

2.3 作业效率低,作业时间短,经济效益不高

单行玉米收获机在作业中需要多次往复,生产效率不高;侧悬挂式玉米收获机作业时还需要人工进行开道。由于玉米的产量比较大,产生的秸秆量多,在处理时要求更高。一般玉米的最佳收获期限仅十几天,而由于玉米收获机效率低,减少了单台收获的面积,降低了收益。

2.4 相应的配套技术不够完善

目前不仅玉米机收的效率比较低,配套的如操作、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技术也不完善。阜南县的玉米在收获时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在脱粒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玉米籽粒的破损,导致后期贮存中易发生霉变、腐烂等现象。正是因为如此,农民不愿意选择机械进行收获。目前加快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推广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应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发力度,尽量地降低破碎率,提高机收的效率。

3 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

农机部门在做好送科技下乡、新技术宣传等工作的同时,还开各种形式的玉米机收现场会,现场对有采购玉米收获机意向的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能够了解到玉米机收的效果和好处,促使其采购并推广应用。

3.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玉米机械收获这项工作的重视,加大其对该项工作上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采取政策激励措施,如对农民购机进行资金补助等,进而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扩大玉米机械收获面积,促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6]。

3.3 开展跨区作业

为了防止出现机械闲置的现象,造成浪费,可在收获高峰期开展跨区作业,实现连续生产,当年即可收回机械购买的成本。农机部门应对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引导玉米收获机开展跨区作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机户的收入,积极调动农民的购机热情,还可以推动当地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工作。

3.4 做好服务工作

农机部门应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防止出现农户买回机械后不会使用等情况,应在村庭院、田间地头等地点对玉米收获机用户进行指导,搞好技术指导、培训、机具检修、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服务,解除农民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的后顾之忧。

4 参考文献

[1] 闫海霞,柳家友,吴伟华.漯河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8):83,85.

[2] 马耀辉,王建合.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势在必行[J].农机科技推广,2005(8):25.

[3] 孟繁玉,谢震,孟彦,等.夏玉米机械播种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种业导刊,2006(9):46.

[4] 张海林,杨枫.滨海县玉米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5):239.

[5] 赵月芝,郝丽娟,郝燕云.包头市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2(1):31-32.

[6] 孟凡华.搞好玉米机械化收获推广工作的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20):54-55.

上一篇: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宜都市柑橘园土壤养分现状调查与施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