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8-31 01:29: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是与生殖有关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功能性失调性疾病。中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应积极探讨其机理以提高卵子质量,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妊娠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论述排卵障碍性不孕近四年来取得的研究近况及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排卵障碍 不孕症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76-01

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占女性不孕症的25―30[1]。包括无优势卵泡和未破裂卵泡黄素华综合征。近年来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为中医诊治该病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西医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排卵率,但妊娠率低并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卵泡过早黄素化(LUF)等副作用。易影响卵子质量,增加流产概率。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妊娠率且降低西药毒副作用,取得更良好的疗效。

1 病因病机

“女子无子,经候不调”(《万氏女科》)而“经侯不调,病皆在肾经”(《妇人规 》)。卵子为生殖之精,其发育成熟与肾精密切相关。而卵子正常的排出有赖于肾阳鼓动,肝之疏泄,冲任气血条畅。中医认为肾精亏虚,卵子难以发育成熟是排卵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而肾阳亏虚,排卵缺乏内在动力;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冲任气血瘀滞,均能阻碍卵子排出。夏桂成教授[2]指出,排卵障碍性不孕最大原因在于肾阴不足,癸水不充,不能滋养肾(卵),精(卵)发育受阻,加之肾中阳气不足, 阴阳转化不力, 无以推动卵子排出, 故出现排卵障碍。孙卓君教授认为[3],排卵障碍其病本在肾 ,以瘀血痰湿、肝火为标 ,往往虚实夹杂。

西医认为正常排卵周期的建立有赖于完整的下丘脑-垂体 -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及与下丘脑有关的内分泌腺如卵巢正常的分泌功能,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功能失调或有器质性病变,都可造成暂时或长期的排卵障碍,导致卵泡不发育,或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停滞不前,卵泡闭锁、卵泡未破裂黄素化以及不出现排卵,或虽排卵,黄体功能不足而致不孕。

2 临床研究

2.1 辨证论治

罗宇华[4]对44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肾虚型,肝郁型,血瘀型,痰湿内阻型论治。其中肾虚型方用右归饮加减;肝郁型方用疏肝解郁汤;血瘀型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味,瘀热者可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味;痰湿内阻型方用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加味治疗效果较满意。

2.2 中医单方,验方治疗

对于单方验方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 ,许多医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见解。黄缨[5]等对精血亏虚型无排卵性不孕症给予麟儿来方(药物组成: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组成),每天1剂,水煎两次,取汁300ml,分3次于饭后服用,连服20天,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总有效率9 6.7%。高亚娟等[6]采用温肾调经助孕汤(药物组成:淫羊藿15g、 紫石英15g 、菟丝子15g 、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5g、丹参15g、鸡血藤15g、香附12g、生甘草6g)来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4 %。宋帮丽等[7]以通脉大生片对肾虚型排卵障碍不孕症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通脉通脉大生片能够增加 ASR大鼠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 ( P < 0.05)并能够升高大鼠 E2、FSH、LH水平 ( P < 0.05)。得出通脉大生片有促进卵泡发育成熟的作用。

2.3 中药人工周期治疗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排卵障碍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夏桂成[8]创立的调周法是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将月经周期分为7个时期。行经期活血调经,重在祛瘀。方用五味调经汤加减;经后初期滋阴养血,以阴扶阴。方用归芍地黄汤加减;经后中期滋阴养血,佐以助阳,方用加减归芍地黄汤,加入助阳之品;经后末期滋阴助阳,阴阳并调,方用补天五子种玉汤加减;经间排卵期补肾活血,重在促新,方用促排卵汤加减;经前期补肾助阳,扶助阳长,方用右归饮加减;经前后半期助阳理气,补理兼施,方用毓麟珠合越鞠丸加减。该法运用于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杨秉秀等[9]予卵泡成熟期促卵泡方(经验方):何首乌15g,熟地黄12g,山药15g ,瓜蒌15g,石斛10g,当归15g,白芍12g,枸杞子12g,茺蔚子15g (布包),菟丝子15g(布包),排卵期运用促排卵方(经验方):柴胡10g,当归15g,桃仁10g,红花5g,川芎10g,紫河车6g(吞服),香附15g,羌活10g,牛膝10g,合欢皮15g,菟丝子15g(布包),茺蔚子15g(布包),黄体期运用促黄体汤(经验方):巴戟天10g,续断12g,肉苁蓉12g,补骨脂15g,淫羊藿15g,桑寄生15g,狗脊15g,山药15g,熟地黄15g,黄精15g,何首乌15g,菟丝子15g(布包)。月经前期及月经期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味,临床受孕率大大提高。

2.4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近年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通过针刺可使患者大脑皮层处在良好的兴奋状态,通过经络感传 ,使体内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和酶活性得到调节 ,中枢神经垂体束内分泌月经生理系统产生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 ,通过与灸法的相互结合产生协同效应。崔壹[10]取主穴:关元、子宫、三阴交,除兼热型外均施以温针灸。操作:留针30min,日1次。1月为1疗程 ,观察3个月后评定疗效。排卵率为74.7%。《灵枢?九针十二原》:“凡将用针,必先诊脉。”徐珉[11]等对7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运用切脉针灸治疗,取穴:照海、大、上下巨虚、后溪等穴调理冲脉、任脉、督脉、带脉等经络。从月经周期的第 1~12 天始,每日1次,治疗2周。有效率95.71%。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可取长补短,是治疗的新领域 ,经过临床实践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孙氏[12]治疗本病 25例,常规服克罗米芬,并于经周第 12~14天服促排汤 (柴胡、苏木、益母草、当归、杜仲、刘寄奴等 ) ,设克罗米芬对照组 26例,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22例 (88.0%) ,对照组16例 (61.5%)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治疗组受孕16例(64.0% ) ,对照组6例(23.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1 )。吴化平[13]等治疗1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中医采用(1)促排卵Ⅰ号重用丹参、赤芍:活血、调经。月经第1 天或撤退出血第1 天开始服用, 3~6 剂。(2)促排卵Ⅱ号,方剂重用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促卵泡发育。月经周期第6,7天使用 ,连服4~5 剂 (3)促排卵Ⅲ号:重用赤芍、丹参、红花、香附以促排卵。月经周期的中期使用 3~6 剂。(4)促排卵Ⅳ号:促黄体生成,方剂用当归、白芍、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各20g,仙灵脾、续断、丹参、旱莲草、山药各10 g。月经周期后期使用 6 剂。西药加用CC+HCG,或HMG,如果使用克罗米酚效果不佳者 ,可使用 TMX。治愈99例,占 61.9 %。刘国才[14]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结合组(助孕汤合用克罗米芬组)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克罗米芬50~150mg/d ,连续5d ;月经周期第1d服用助孕汤,每日1剂。主要药物:熟地、山萸肉、菟丝子、山药各20g ,远志、五味子各15g ,炙甘草、人参各10g ,肾阳虚痰湿型加肉桂10g ,苍术15g ,半夏15g ;肾阴虚肝郁型加枳实 15g ,川楝子15g。对照组月经周期第5d开始服克罗米芬 50~150mg/d ;连续5d。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共两个疗程。排卵率分别为87.5和74.6。

3 问题及展望

排卵障碍性不孕治疗须解决两大难题,即奠定物质基础与促发排卵[15],中西医结合诱导排卵优势明显,其受孕率明显高于单用西药或单用中药者,中西医结合应扬长避短,从如何提高卵子质量、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提高妊娠率方面寻找出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当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科研设计不严谨,诊疗标准不统一,因此所反映的临床疗效并不完全真实可靠,其次临床研究重复性多,试验研究手段陈旧,难以说明中医治疗的理论机制等,需要做更深入的前瞻性的研究。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女性的精神压力日益加重,再加上不孕更加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长期的负性情绪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是值得重视的[16]。

参考文献

[1 ]秦小珑,乔玉丹. 无排卵性不孕症中医药临床研究[J ] . 江西中医药,2007 ,38 (12) :12

[2]史玉梅,吴芹. 夏桂成教授补肾调经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经验撷要[J]. 山西中医,2006,22(2):7-8

[3]莲薇,沈明洁,桑珍. 孙卓君治疗排卵障碍经验[J ] . 中医杂志,2008 ,49 (1):23 24.

[5]黄缨,程群等. 麟儿来方治疗精血亏虚型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1):1028-1030.

[6]高娅娟,李晓等. 温肾调经助孕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28(6):428-429.

[7]宋帮丽,付春华等. 通脉大生片对肾虚排卵障碍不孕大鼠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的影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1):43-50.

[8]夏桂成,谈勇,赵可宁等.妇科方药临证心得十五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71.

[9]徐慧. 杨秉秀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经验[J].中医杂志,2007,48(6):500-501.

[10]崔壹.温针灸治疗无排卵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 ,21 :2005~2006.

[11]徐珉,董燕等. 切脉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7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7):738-739.

[12]孙冰.中西药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观察[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6, 29 (3) : 39- 40.

[13]吴化平,范书萍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1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6):550-551.

[14]刘国才.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52 例.[J].中医药学报,2008,36(1):75-76.

[15]夏桂成.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00 - 401.

[16]孙冰.促排汤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研究[J ]. 山东中医杂志, 2007, 26 ( 1) : 24 -26.

上一篇:不同方法处理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