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8-30 11:53:48

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本文就英语新课标中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分析阐述,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进行的种种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活动途径;倡导参与;口语表达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了如下探索。

一、 激发和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前提

内部动机来自对知识本身的向往和追求,来自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的愿望,来自好奇心理产生的探索、求知的欲望。外部动机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 及未来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压力, 同学间的竞争和鼓励等。还记得当年我们读书时,“跳出农门”就是父母和老师对我们学习动机的成功激发。老师给我们设计过一个场景特写,一位穿开裆裤时的儿时伙伴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衣锦还乡,和从田间劳作归来,挽着裤腿,打着赤脚,脚上糊满稀泥的你偶遇的场面特写。完了,老师意味深长地问大家,两个人中,你愿意哪一个是你?这个场景很震撼,当年我的选择也很明确。我想,这也是我们老师当年对我们学习动机的唤醒吧。由于我们班有50%左右的同学来自农村,跳出农门,改变目前现状也应该是他们的主要动机之一吧。开学初,我和同学们分享了逆向英语学习法的钟道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兼校长胡敏,疯狂英语学习创始人李阳等前辈的成长故事和他们所取得的成功。他们是我们英语学习的成功典范。关于他们的图书我摆放在教室图书角最显眼的位置。其次,每周给学生播放一段历年全国大学生、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冠军的现场视频录像。让同学们又是惊叹又是神往。这些都是我刺激学生们英语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做法。如果学习动机有了,又有哪些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呢?笔者下面就谈谈本学期以来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方面所做的一些摸索和实践。

二、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是保障

(一)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开学时,由于学生生源地不同,特别是乡级中学,学生发音不标准,上课老师英语授课听不懂,我选择了一份比较清楚答案也比较直接的一份听力材料来摸底,结果很不乐观。最惨的一个同学20个听懂了两个。我在开学前两周,每天课前复习几个音标,拼一些单词。然后做成了10张卡片,共容纳了100个单词的音标和汉语意思,然后另10张卡片,这100个单词的拼写和汉语意思,番号对应。发音不太标准的同学,轮番抽号,反复练习,直至攻克语音关。(二)重视并精心准备每节课前的duty report。从开学至今,每天一名同学做duty report,第一轮包括自我介绍和新闻。当然,他们口中的新闻可以是国家大事,但更鼓励他们报告身边小事。精心准备,上台必须脱稿。(三)课前造句5个,回顾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将前面所学知识汇编在5个句子中,让学生课前练习造句。这对学生口头表达的精准性,句子结构分析,很有帮助,当然,也巩固了所学知识,尤其对写作很有促进作用。(四)听力听完后,熟读听力材料。我每周晚读时间安排两次听力,完成后,要求学生将听力材料熟读,好词好句鼓励学生摘抄背诵。因为听力材料真实,都是来自实际生活的真实语料.都是具有真实语境、真实动机、真实心态、真实人际关系和真实交际策略的实际语言活动。话题广泛;这些材料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购物、就餐、打电话、问路、看病、邀清、询问时间、谈论天气、假日活动、买票等,其内容包含新闻报道、社会生活、教育文化、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科普知识、人物故事等。另外听力材料用词浅 .结构简单;听力试题中的词汇均为常用词汇.一般不会出现生僻词和超纲词。学生若能输入足够的真实语料,在生活中类似的真实语境中才能适时输出,这就算是地道的英语口语交际了。(五)每周上好一节英语口语课,给所有孩子上台练习的机会。学校给英语学科安排了一节口语课。在口语课上,我尝试过欣赏与模仿。首选的材料是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并将最经典部分打印成文字材料发给每个同学,熟读或背诵,下一周口语课模仿。第二次,我选择课前欣赏一篇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奖选手的视频,特别是即性演讲部分让我的学生又羡慕又惊叹。后来,我们又欣赏了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冠军的演讲视频,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对讲一口流利英语的神往。每次欣赏完后,就是学生们自由选择的话题演讲,全班10个小组,每组6人,一次一人代表本组上台演讲,其他9个小组打分,最后取平均分加在小组操行分上。(两个教学班小组编排,操行分考核基本一样,既看个人,又牵制小组)。另外,我在口语课上有时会尝试让学生给看过的经典影片片段配音。我的理念是,你欣赏到的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对于上台的同学,确是最弥足珍贵的瞬间。(六)每天介绍三五句日常交际用语。我们教室前方有块小黑板,用记号笔每天给学生介绍3—5句日常交际用语。我收集整理了英语日常交际用语100句,250句,常用的校园英语等材料。(七)准备专门的词汇、句型本,收集完形阅读中出现的生词或有用表达。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个便携式的笔记本,收集课外读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中出现的好词好句,生词等。尽量随身携带,开会、等车、排队都可以摸出来看看。(八)平常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口语练习机会。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本着此原则,我引导学生认真模仿、朗读、背诵、复述课文,设计讨论环节,配合知识点讲解,充分给予学生口头造句的机会,并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的句子。(九)听说读写四种技能都要抓,都要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为了配合、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笔者也加大听和写的练习,每周练习两次听力,并要求熟读听力材料,摘抄材料中的好词好句。配合教材内容或学校活动安排,尽可能在高一阶段让学生多看原汁原味的英语电影,并给电影片段配音,听英语歌曲,用英语歌词做听力填空。鼓励学生写英语日记并且要求每周上交两篇,写歌评影评等。总之,尽管学生来自不同地方,英语基础千差万别,尤其口语差异很大。但从开学至今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同学们上台锻炼的积极性很高,而且也很渴望拥有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他们的目标不再是题海战术下的高分低能,而是希望自己能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明显的提高,他们都有强烈的愿望学好英语,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我相信,只要认真解读并实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耕耘总会有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

上一篇:浅谈如何上好计算机课 下一篇:浅谈地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优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