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是中国经济振兴的新引擎

时间:2022-08-30 06:56:13

创意产业是中国经济振兴的新引擎

世界经济的新潮流

创意产业在世界上已经发展得相当快,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和关注焦点。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未来学家就在他的著作里指出,21世纪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两个趋势,一个是文化产业化,还有一个是产业文化。这实际上就是创意产业的发展。

著名的经济学家霍金斯在他的《创意经济》这本书里面指出,全世界的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这是上个世纪90年的,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在递增。现在美国增长是14%,英国增长是12%。我们根据联合国贸发委的统计,2004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总量的11%,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也是逆势高速增长,所以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新潮流,许多国家在经济转型当中都把此作为战略选择。

城市也面临着转型。过去可能是生产加工,然后逐步发展成为服务,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创新。这样就要塑造一个环境,为这些产业的孵化提供良好的环境,也就是提供土壤,为发展壮大提供资金和环境支持。

在世界上,很多城市建立创意城市,以后是文化之都还是创意城市,都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形势下,城市转型要采取的战略和模式。这个战略和模式最主要的,过去依赖自然客体资源的发展专项着重开发人类主体资源,就是人的创造力,解放文化生产力,提高竞争软实力,从而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

比如,最早实现工业化的欧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文化之都”概念,每年评选出一个欧洲“文化之都”,金融危机期间还是不断地评选。如2008年英国第二大海港城市利物浦经十年申请转型成为欧洲“文化之都”。2009年奥地利第三城市重工业中心林茨经二十多年的转型也被评为“文化之都”。到了2010年,中国的文化首都是德国最重要的煤炭和钢

铁工业基地鲁尔区,因为煤炭挖光了,钢铁逐步、逐步衰退,在这个情况下,鲁尔区逐步成为“文化之都”。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是英国提出来的。因为英国也是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他们也是最先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和建设创意城市的国家。到现在世界大城市都是发达的创意城市,无论是伦敦、纽约、巴黎、东京都是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建立世界创意城市网络,为各个国家的城市转型发展助力,这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组织的。

现在我们全国有三个城市加入了这个网络,有深圳、上海是两个设计之都,成都是美食之都。所以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世界上是由于人们的需求升级了,我们知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阶段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也就是越过温饱阶段之后对文化需求增加了,产品需求需要个性化、多样化和丰富、多样的形式,这样创意产业发展有了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为什么对这一块有需求呢?我们知道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在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消费都和创意产业密切相关。所以创意产业在这一块上,如果我们经过了温饱阶段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我们就要开始发展这一块,因为可以增加、扩大我们的内需消费。而转型当中,中国的方式转变很重要一块是扩大内需,我们只有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这样就可以扩大内需了。如果同样的服装、同样的皮包,享受型消费就要有一定的品牌了。

另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得到科技进步的支持,那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崭新的艺术形式,掌上的数码对传统产业就带来一定的冲击。它还开拓了新型领域,比如说过去的出版业是纸质出版,现在是网络出版、电子书大量的出现。所以科技进步也支持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这里就可以说明一下,我们从文化产业说到创意产业,

其实这当中的转变在于我们讲创意产业,更强调它和科技的结合,和其他产业的结合。在讲文化产业的时候,可能开始的时候比较局限在文化领域,现在大家也明白这一点,要真正做成支柱性产业,必须和高科技结合,必须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这样就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因为我们知道创意产业就是要特别强调创新这一块。

科技进步使得创意产业的产品能够更适合在网络或者移动通信工具上进行生产、流通、销售、消费,这是科技进步领域对创意产业带来的支持。它不仅提供新的形式、新的传播渠道,而且它也带来很多新的消费形式。

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了创意产业这个概念,因为当时英国政府在政府文件当中提出来,而我们真正提出发展还是在进入新世纪,因为我们在上世纪人均GDP还不到1000美元,不到1000美元还处于温饱阶段。所以,尽管国际上已经开始提出了,但我们没有很快的发展这一块。但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开始发展,发展阶段的初期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陌生、比较模糊,就像我们刚刚所说的,对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过去比较局限于小的范围。现在逐步、逐步认识扩大了。同时,因为创意产业的内容和形式也非常多,内部是相互渗透,也就是说它是无边界的产业,可以与各行各业结合。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国家的体制往往是条块分割的情况之下,所以这一块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我是在上海一直在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一直强调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跨界融合的概念。

进入新世纪,我们特别是在这一次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们的创意产业发展就非常迅猛了。这个迅猛表现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和新的亮点,我们知道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其他很多产业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唯独创意产业逆势增长。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非常快,因为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当年的GDP到了3500美元,去年实际上已经超过5000美元。所以从这个情况来看,正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来看,从2003年至2010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达到23%,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5%的概念作为支柱产业必须超过5%,北京达到12.3%,上海达到10%,深圳最高的时候大家7.6%。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统计口径有些区别。现在提出要成为支柱产业,就要带动众多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到了5%毕竟还是一小块,一定要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小微企业的脱困之道 下一篇:真诚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