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时间:2022-08-30 06:12:56

浅谈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 要:青少年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方面发育不够完善,在心理和行为方面还不够成熟。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对青少年身体素质、视力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的视力、生理机能、素质、社会适应方面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乒乓球;体质;青少年

一、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

乒乓球是双眼以球为目标的体育项目。特别是对学业负担过重,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眼睛和课本距离比较近,晶状体总是处在高度调节状态,容易引起视力疲劳。而打乒乓球过程中球的来往速度飞快,来球落点不稳定,不停的变化,要求“手急”,“眼快”。为了对球做出准确的判断,就需要通过眼睛来获得信息。眼睛需要不停地调节和运动,眼球始终处在高速的运动中,并与大脑进行快速的反馈。眼球不断运转,对改善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提高眼神经机能,消除或减轻眼睛疲劳,是一种对视力非常有效的锻炼手段。乒乓球运动对少年儿童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二、乒乓球运动对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

(一)乒乓球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乒乓球运动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无氧和有氧供能相联系形成连续统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客观上要求运动员在短兵相接中既能发挥强大的爆发性进攻,又能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保持充沛的体力对对方的进攻进行防守。在乒乓球运动五个制胜因素“快、转、准、狠、变”中,快是首要因素,是关键,狠也是以快为基础的。乒乓球的最高球速可达25米/秒。这就需要体内有使肌肉快速收缩的供能系统来提供能量,而主要就是ATP—CP供能系统,但这个系统提供的能量维持的时间比较短,乳酸能系统提供的能量也只是33秒左右,都是无氧供能。而根据乒乓球自身的特点,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尤其是多球训练可以提高少年儿童的无氧供能能力,提高运动员在体内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仍能较长时间的保持高强度运动的能力。

(二)乒乓球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乒乓球运动是长时间、可调强度的练习。在乒乓球练习过程中,心率一般都处于较高水平,强度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能够使人体的循环、呼吸系统的功能大大加强,使心肌变得发达有力,心容量加大,血管壁弹性增加,同时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肺活量的增大反映肺储备能力增强,意味着每次呼吸时都能吸取更多的氧气,同时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呼吸潜力的增大机体就可以满足身体各器官对氧气的需求,当然大脑也可以得到足够的氧气,从而使机体在工作时不易疲劳或者出现疲劳时间缩短。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器官都需要血液的循环,作为血液循环发动机的心脏需要为肌肉输送大量的血液,能力得到提高。

(三)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神经系统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智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乒乓球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平均可达20米/秒,通常对方攻出的快球只需0.15秒左右的时间就可到达本方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脑需要对眼睛和耳朵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迅速的调动全身肌肉工作进行有力回击。运动员不但要判断快,启动快,步法移动快还要有很强的反应能力。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能使练习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改善和提高,发展观察、判断能力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提高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

三、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素质的影响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肌肉都要参与的体育运动,全身都在不停的运动。身体在克服内阻力的情况下,通过动作的重复有意识地使手臂及腰、腿部肌肉协调配合大限度收缩,使肌肉逐渐增大,关节也会更加灵活、稳固,相应的,人体的速度、力量和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也能得到提高,人会更有活力。乒乓球运动球速度快、变化路线多,对人的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对提高人的灵敏素质有其显著的作用。

四、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由于乒乓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和锻炼价值,使得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打球时在赢球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输球了可以获得同伴的鼓励,感受团结的力量。在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同时,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在比赛过程中,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可能要打更多的球,对体力的要求就更高,也就需要更强的意志力和吃苦精神。青少年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拼搏向上的精神,这对心理是一种良好的调节。

五、结论

(一)因为打乒乓球时眼睛以乒乓球为目标,不停地远、近、上、下调节和运动,不断地促使睫状肌放松与收缩,大大促进了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使眼睛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起到预防和矫正视力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彻底治疗近视的方法,但乒乓球运动是很好的预防近视的手段。

(二)青少年在练习或比赛中对其身体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肌肉都要参与的体育运动,全身都在不停的运动使其速度、耐力、灵敏、协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乒乓球运动有利于改善人的心境。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的青少年智力水平普遍比较高,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思维敏捷性均较强,智力因素与个性因素发展协调。总之,乒乓球运动的确具有其它运动所不曾有的某些独特功能,令参与者获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

[2] 刘欣华.乒乓球运动是全民健身的优势项目[J].体育科学,1995,(3).

[3] 许淑萍.乒乓球运动与心理健康[J].河北体院学报,2002,(16).

[4] 宋绍兴.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儿视力影响对比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

[5] 王伟平.乒乓球运动[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6] 吴阳,杨忠华.乒乓球运动健康价值的探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9,(33).

作者简介:

韦婷,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研究方向:乒乓球。

上一篇:新形势下医院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 下一篇:实质刑法解释论之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