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刑法解释论之提倡

时间:2022-09-30 04:12:16

实质刑法解释论之提倡

摘 要:刑法解释的立场和方法对刑法具体适用的结果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在刑法的解释理论上,主要存在着实质刑法解释论与形式刑法解释论两大阵营。实质的刑法解释论在肯定形式解释论优点的前提下,对形式刑法解释进行了扬弃,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我国刑事法治国目标,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兼具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的要求,适应了我国目前刑事立法特点。立足于目前我国,有必要采取实质解释论。

关键词:实质刑法解释论;实质性判断;扩大解释;罪刑法定

一、概述

“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定意义的说明。”刑法解释立场的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的论争一直是学界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争论的愈演愈烈,刑法解释领域主观与客观之争的势头以逐渐让位于形式与实质之争。陈兴良教授认为:“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正在成为我国刑法学派之争的一个方面。”

(一)实质刑法解释论的含义

目前,我国的刑法解释理论,主要包括以张明楷教授为代表的实质解释论学派和以陈兴良教授为代表的形式解释论学派。“形式的解释论拘泥于法律的字面含义,是一种强调尊重字面含义、注重从概念推导出结论的目的。实质解释论则主张根据变化了的情势与目的的考量来发现法律规范的意义、目的。”

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两学派划分的关键点在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还是形式解释上。张明楷教授认为基于刑法谦抑原则的要求,要从实质层面来解释刑法。“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一定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仅从形式上解释犯罪构成,就会使一些琐细之事符合犯罪构成,只有从实质上解释犯罪构成,才能使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仅限于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实质刑法解释论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实质刑法解释论基本内容和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以法益为核心指导

实质刑法解释论强调,在对刑法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同一法规解释存在争议的时候,应当有一个核心指导的标准。而这个核心指导的标准就是每个犯罪构成所蕴含的刑法保护的法益。“法益可谓是联系客观构成要素和主观构成要素的桥梁,是处于中心地位。据此,准确把握法益,用法益的指导作用来解释刑法,是明智的选择,也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脱离法益来解释构成要件,可能会产生不确定或者是错误的判断。举例说明,《刑法》第243条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诬告陷害他人,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例如,李某是个流浪汉,眼下就要到冬天了,李想到自己将要在寒风凛冽的桥洞下度过寒冬非常的担忧,于是,他想到可以去监狱度过这段艰难的时间。于是,其便同为流浪汉的张某捏造李某偷窃的事实向公安派出所举报,李某最后得偿所愿,进监狱服刑。关于诬告陷害罪的法益,在理论界主要存在人身权利说、司法作用说。针对此案,对诬告陷害罪的法益以不同的观点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持人身权益法益说,则张某的行为不能构成诬告陷害罪,因为是李某主动要求其作出的行为,没有侵犯李某的法益;如果持司法作用说,则张某的行为扰乱了司法机关的作用,构成诬告陷害罪。可见,“倘若离开保护法益的指引,很难得出妥当结论”,更不能保证刑法确定性和威望。

2、违法与责任的实质性判断

基于刑法谦抑原则,刑法仅将达到刑罚处罚程度的违法行为定性为犯罪,而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达不到刑罚处罚的一般违法行为排除。为此,刑法分则各罪名中设定了许多例如犯罪数额、犯罪情节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然而,基于文字本身的缺陷,刑法条文文字尽管核心意义明确,但其外延往往不清,导致产生多种不同的解释,犯罪构成条文的外延常常超出了犯罪构成自身的实质内涵。对构成要素进行形式的解释,可能会不适当地扩大刑法处罚的范围,违背了刑法谦抑的要求。因此,只有对一个行为的违法性和责任性进行实质判断和考量,使行为的违法性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有责性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才能符合刑法谦抑原则的要求,真正的体现刑法的本质和功能。日本刑法学者前田雅英指出:“从合目的的、实质的角度出发判断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认为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判断,是从实质上判定是否存在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法益侵害”。

3、合理适当的扩大解释

正如上文所说,刑法在形式上存在缺陷。作为法律规范,刑法条文常常力求简短,所规定的犯罪类型,仅是对犯罪构成要件的简单、抽象的概括,而无法做到详尽犯罪的各种情况,常存在“言不尽意”的时候。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要求为了罪责刑相一致,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大解释。实质刑法解释论者主张,当某种行为形式上不符合刑法条文核心含义,但确具有刑罚惩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时,可以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作出适当的扩大解释,将应受处罚的行为包含犯罪构成概念之中,以实现处罚的妥当性,达到刑法保护法益的目的。

二、实质解释论的优越性

刑法学界对于实质刑法解释论的态度并不一致。笔者认为实质刑法解释论更加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更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符合我国目前的犯罪论体系特点。

(一)实质刑法解释更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公民朴素正义的要求

1、实质刑法解释更符合罪刑法定的基本精神

形式刑法解释论者认为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防止实质解释对刑法明确性和可预测性的破坏。然而,形式解释论者却忘记了罪刑法定原则不仅包含形式的侧面还包含实质的侧面,不仅是为了实现形式正义,更是为了实现实质正义。张明楷教授指出:“如果将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仅概括为形式的侧面,就难以避免恶法亦法的现象,不能实现良法之治的要求。”实质的侧面是为了寻求刑法的实质合理性,是实质法治的表现。实质刑法解释对罪行法定主义的理解更加宽泛,包含实质侧面和形式侧面。罪刑法定原则“实质的侧面”的内容适正要求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具有出罪功能,即通过实质解释将形式上符合犯罪构成,但实质上不具有法益侵害性和可罚性或有责性的行为排除在犯罪行为之外;或者是通过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将形式上符合处罚过重的犯罪构成的行为适用于另一较轻的犯罪构成定罪处罚。可见,实质刑法解释论不仅没有破坏罪刑法定原则,反而是在更加全面的诠释和贯彻罪刑法定原则。

2、实质刑法解释更利于实现公民朴素正义要求

形式刑法解释论与形式正义相对应。形式正义强调罪刑法定原则对司法工作人员的约束,着重预防司法工作人员的恣意妄为,限制他们的权力。司法工作从事者对个案实质正义的追求是作为司法人员的基本素质,然而,在这种对法条字面含义机械僵化地解释之形式正义下,司法工作人员往往只注重刑法法规形式的判断,而忽略了刑法法规内容的公正、合理性,忽视了个案正义的追求。实质刑法解释论在注重形式正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从内容上、实质层面对正义的判断和追求。实质的刑法解释并非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法官在实质解释时,首先不能超过法条的字面含义可能具有的含义,其次不能超过国民的可期待性可预见性,坚持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从而保障法的稳定性。实质解释论罪刑法定的限制内,通过价值介入判断处罚的公正性与紧迫性,达到法的适当性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统一,更符合人们对法的稳定性和公正性的要求。

(二)实质刑法解释与犯罪概念相契合

刑法学界通常认为,犯罪是一种兼具形式违法性与实质危害性的行为,如大塚仁所说:“所谓犯罪,一般而言,从形式的观点可以说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而且有责的行为;从实质的观点可以说是的行为或社会侵害”。我国犯罪的定义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犯罪。”我国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注重形式与实质的统一性。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仅仅是列出了其形式上的构成要素,而构成犯罪还必须满足其本质特征,即行为的刑罚可罚性和法益侵害性。只有实质地解释犯罪构成要件,在对犯罪行为认定时介入价值判断,从刑罚的紧迫性、该当性出发,把握犯罪构成要件所蕴含的犯罪本身的侵害社会法益这一本质内涵,才能体现犯罪的本质特征,正确地定性犯罪行为。

(三)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特点决定了采取实质解释论的必要性

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被陈兴良教授称之为“递进式结构”。这种结构下,对犯罪行为的判定由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违法性判断、有责性判断三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一层次判断即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属于形式判断、事实评价。在这层判断中,仅从形式上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某种犯罪构成要件,即是否符合某种犯罪类型。第二层次判断是违法性判断,准确的说应当是实质违法性判断,是法律评价。在第二层判断中,将形式上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未达到刑法法规规定的法益侵害性,不具有实质违法性的行为排除在犯罪行为之外。例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在形式上符合第一层次判断的构成要件,但是实质上却不具有违法性,不成立犯罪。第三层次的判断,即有责性判断,这一层是主观性评价。在这层判断中,将不具有非难可能性的行为排除在犯罪行为之外。这三层递进式判断中,第一层次的判断是形式判断,第二三层次的判断则是实质判断。“可以看出,这种立体结构的犯罪成立评价体系遵循着从事实到价值、从形式到实质的判断顺序,整个评价过程具有很强的层次性。”

我国犯罪论体系与德、日三阶层递进式的犯罪论体系的基本要素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但与其三阶层递进式判断的逻辑结构不同的是,我国的犯罪论体系是平面的、横向的。我国犯罪构成由犯罪客体、客观、主观和主体四个要件组成,简称为“四要件体系”。在这种体系中,犯罪构成要件的几个方面是一次性、整体的评价,没有层次。有学者指出:"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是针对形式理解建立的。对行为只需简单的合规定性判断即可得出结论。形式要件的符合即可。但行为的法益不确定时,则会出现偏颇。"犯罪的定义和本质又要求对犯罪行为的认定需要形式判断与实质判断两方面内容。在认定犯罪行为时,要求行为必须具有刑法规则规定的法益侵害性(即违法性)和有责性,否则不能认定为犯罪。在我国,认定一个行为为犯罪行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行为符合某一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这里的构成要件是对犯罪行为的整体的、一次性的概括,与德、日三阶层体系中第一层次形式评价的构成要件符合性并非同一概念。若仿效德、日体系的犯罪构成体系解释,对犯罪构成要件进行形式解释,将不具有违法性和有责性的行为认定为犯罪,不恰当地扩大刑罚范围,违背刑法谦抑和罪刑法定原则。

三、小结

实质刑法解释论强调犯罪构成要件的认定应当以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为核心指导,从实质上判断行为的可罚性和有责性,在罪刑法定的框架下,从实质层面对刑法条文作出解释。实质解释论并不否定形式解释论,是对形式刑法解释论的扬弃。实质解释论肯定形式解释论所坚持的罪刑法定原则,但对罪行法定原则的理解不限于形式上,还主张从实质的层面理解。实质的解释论认为,基于刑法存在的许多形式上的缺陷,仅对刑法进行形式解释会导致更多的不合理、不确定和不公正。此外,我国刑法目前的犯罪构成体系决定了目前在我国采取实质刑法解释更加恰当。

参考文献:

[1] 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34、36页.

[2] [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3] 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5 页.

[4] 林山田.刑法特论(上册)[M].台湾,三民书局,1978年版,第6页.

[5] 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J].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

[6] [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第78页.

[7] 张明楷.罪刑法定的两个侧面对法治的启示[J].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

[8] 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 页.

[9] 李洪川.论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J].山东审判,第23卷总第176期.

上一篇:浅谈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注重研究青少年逆反心理 构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