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生动教写字 一丝不苟育人品

时间:2022-08-30 02:04:58

形象生动教写字 一丝不苟育人品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写字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师的育人理念应融入日常的写字教学,指导学生写字笔笔认真、字字端正、行行整洁,渗透品格养成教育,使学生堂堂正正做人,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苏轼在《唐氏六人书后》中曾评论楷书像站立的人。他在《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有人说看一个学生的字就可知道他的学习成绩,甚至还可以看出是好学生还是学困生。这话说得未必正确,但说书品和人品有密切的关系,还是有道理的。从字怎么看出作者的学风呢?学习踏实,书品自然整洁、端正,笔画清晰有力。学习马虎,习惯差,写字则脏乱歪斜,犹如水上浮萍。如今,课程标准亦把写字提升到培养审美情趣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一、 写字态度如绘画,要求投入、专注

孩子们大都喜欢绘画。低年级所要求写的汉字有相当一部分为象形字、会意字,它们与画密切相关,其本身就像一幅美丽的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美,如“亭”与“停”,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为了让学生掌握偏旁之间的搭配关系,教写“奇”字时,教师可以说:“‘奇’字真奇怪,上面明明是“大”却写得小。”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因此我总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努力写得和范字一样。

教师在指导写字时,除了挖掘汉字本身的美,引导学生旁若无物地专心练字之外,还应从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使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写字。

二、写字姿势如体操,要求挺拔、正确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规范的执笔方法,对学生挺拔的身姿、俊朗的仪表、飒爽的风姿有一定的影响。

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

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臀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课桌一拳。按照这样的姿势写字,学生就可以排除不利于写好字的因素,达到万念归一、专心致志的境界。学生写字时感到轻松、自然,才能健康发展。

三、汉字笔画如器官,要求谐调与统一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折、提八种,要求低年级学生写得规范、美观,通过用笔的力度、行笔的速度、运笔的方向来体现笔画的粗细长短,让他们感受横与竖、撇与捺、点与提的不同,点与捺的和谐,从中体会辩证唯物主义的变化与统一之美,引导学生把平面的汉字当成一个个生命。比如,书法课上,指导基本笔画时,教师会这样教学生:点如水滴,由轻到重;横似扁担,两头稍顿;竖像悬着的针,垂直而下;撇像燕子掠水,一掠而过,不停不顿;捺如大刀,一波三折,甚是好看……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将“横”比作又宽又直的马路,笔就是汽车,“汽车”开过来又开过去,开过来的时候要短一些,开过去的时候要长一些。撇和捺被形象地称为“小螳螂”。“螳螂”头朝左抬起是“撇”,朝右抬起的时候是“捺”,头要小,肚子要大。基本笔画经过这样的思维加工,运笔方法就印在了学生的脑子里。

在识字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帮学生识记字形。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字时这样讲解:“小”的撇和捺好像小姑娘头上的两条小辫,长短两边要对称,左边的点写得低一些,右边的点位置稍高就长一些,以此达到平衡。看到有的小朋友把“家、象”中的主要笔画弯钩写偏时,我常说:“这些字是撅着屁股找打吗?”形象的比喻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并对书写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书写的技巧。字就像我们人一样,笔画是它的臂膀,臂膀有力了,人才能有力气,重心不稳,字和人一样也会倒的。

四、汉字结构是骨架,学习团结和谦让

1.利用田字格,把握结构

学生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构字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写出的字也就间架匀称、笔画劲挺了。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对左中右结构的字的各部分的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这方面需要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反复训练。根据字形的难点,坚持训练下去,学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字形。学生有了整体上的认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一笔一画地写,也就是“手到”。字要写得规范、准确,并与范字进行比较。在做到“眼到”、“手到”的同时,还要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在这方面,教师可以讲一些书法家的心得体会,让学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平心静气,内心对字的结构、形体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特点的汉字。除了观察字形、观察笔顺之外,教师还要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关键的笔画,观察落在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这些笔画确定了,那么整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也就基本上确定了,就是偏一些也不会偏到哪里去。

2.根据构字法,培养品德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构字规律,偏旁与偏旁的安排法则,教师要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在写字指导中渗透道德品格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做人要宽容。无论是在田字格,还是在双线格中写字,我都告诉他们,字不可满格,否则会给人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拥挤感。田字格中的字要做到“上留天,下留地,左右伸双臂”。双线格中的字更要注意行距与字距,包括标点符号的合理占位。在合体字的教学中,我告诉学生与人相处要谦让、团结,两个偏旁以横中线、竖中线为基准组成一个字,分家了就不团结,靠得太近容易发生摩擦,要把握好距离。有的同学把“草”字头、宝盖头写大了,使下部分“含胸收腹,伸不直腿”,我把它定义为“欺负人”。时间一长,同学们在评议作品时常用此类判词,在练字中把握好字形,学习做人的道理。例如,教“使”“扬”“挖”等字时,教师要让学生弄明白其偏旁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和比例,书写时应注意单人旁的“撇”不要写得太平,提手旁的“提”不要写得太长,否则会占太多的位置,违反左窄右宽、左小右大的结构规则。如教“永”“边”“庆”等带点的字时,教师要让学生弄清楚这些字中的点的重要性,明白这些点的位置不对的话,整个字就会失去平衡。汉字博大精深,遵纪守法的教育亦藏于字中。大部分汉字,尤其是独体字都有主要笔画,找到并写好,字就有了精气神。

写字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我追求完美,希望从写字中培养学生的性格和品行,推进素质教育。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能写一手好字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意志坚定。帮助学困生,教师可以从其字入手,分析该生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写好字,才能做好人,每一位教师都应相信这一点。

(责编莫彩凤)

上一篇:浅谈区域地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让阅读点亮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