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镜头下的尼泊尔

时间:2022-08-30 01:16:03

纪念镜头下的尼泊尔

尼泊尔的这场浩劫带走了那些静静矗立千年的宗教古建筑,但带不走尼泊尔在世人心中的美,更带不走尼泊尔人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大地震毁坏了尼泊尔的名胜古迹,毁掉了小巷子里的房子,但尼泊尔的山山水水,清澈见底的费瓦湖依然婀娜,曼妙的鱼尾峰依然巍峨,那些平静坐在杜巴广场的老人或许不在了,但还是会有无忧无虑的大眼睛的孩童在废墟上玩耍……

人世更迭,莫不如此,想必,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尼泊尔人比其他人更能懂得其中的无法言说之处。

为尼泊尔祈祷。

加德满都河谷

今天所说的“加德满都”,是指加德满都河谷,其实是由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这三个古城组成的一个尼泊尔的大城市。帕坦与加德满都一水之隔,坐落在圣河――巴格马蒂河南岸,加德满都以南5公里处,就是加德满都河谷中的第二大城市――帕坦。

帕坦古称“拉利特普尔”,意为“艺术之城”,而帕坦在尼语中的意思为“商业之城”。这充分说明了古代帕坦的商业地位。在古代,帕坦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很多杰出的手工艺人,特别是建筑工匠和金属工匠,以铜器制造、石雕、木刻闻名于世。据说,加德满都河谷的古建筑大多出自古代帕坦工匠之手,元代来华从事寺庙营造的尼泊尔工匠们也大多是帕坦人。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帕坦的工匠们当然会倾注更多的心血,结果自然是建造来的建筑更加精彩绝伦。

作为加德满都的近邻,帕坦也是最忠实于其光荣历史的城市。据统计,震前美丽的帕坦城至少拥有1420间神庙,其中重要寺庙有55座。著名的帕坦杜巴广场在世界建筑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古建筑大都修建于16―18世纪,都是古色古香的尼泊尔式建筑,散布在城中各处,内外皆有精雕细琢的神像和装饰,实是不容错过的艺术和历史瑰宝。漫步在迷宫般的小巷及四通八达的内院中,你能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发现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奢华与复杂,感悟出古代泊尔人不厌其烦、对艺术追求完美的精神。而这一切,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再感受到了。

巴德冈位于加德满都以东14公里,为加德满都谷地三大城市之一,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巴德岗,尼泊尔语中的“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砖红色是巴德岗古城的主色调,质朴的红砖、深栗色的精制木雕,再加上密集的寺庙和砖石佛塔构成巴德岗独特的建筑风格。

杜巴广场

杜巴,尼泊尔语就是皇宫的意思,顾名思义,这里都曾经是王宫所在地。宫殿与神庙交织在一起,人神共处,正是印度教、印度人、印度历史的最真实写照,虽然这里是尼泊尔,但它受印度教的影响,无与伦比。

加德满都的谷地里,一共有三个杜巴广场。一个在加德满都,一个在帕坦,一个在巴德岗。三者的距离彼此都在十几公里,分数不同地域。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帕坦的杜巴广场,它面积不是最大的,但是建筑最好看、最密集、最生机勃勃;其次是巴德岗的广场,它面积不是很大,但颇有浪漫气息,尤其是清晨时分,那些到寺庙祈祷的人们,手捧烛灯走在幽黑狭窄街道上,虔敬而美好;最热闹,甚至有些纷乱的则是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了,但是在建筑上,它同样显得有些纷乱,让人不知所措,尤其对于摄影的人。

以前,总分辨不清杜巴广场那些鳞次栉比的寺庙哪个是哪个,或者名字和建筑对不上号,或者根本就找不到。但是在震前这里的三个杜巴广场本身,凡是在加德满都谷地旅行的外国人,几乎是不可能,也不应该错过的。在这里,你不仅能看见地道的尼泊尔的建筑,也能领会到人在古迹中,生活即历史的真谛。

帕苏帕蒂神庙

不仅在尼泊尔,即使在印度文化圈内,帕苏帕蒂神庙都是最重要的印度教庙宇之一。它供奉的是大神湿婆的众多化身之一,帕苏帕蒂,掌管动物之神。因为它太重要了,以至于非印度教徒都不被允许进入,即使是尼泊尔本国人,即使是印度教徒,种姓制度中的最低等贱民,直到2001年,才被允许进入。

所以游客来这里,没有选择,只能在它隔河对岸的山坡上远远眺望一下而已,然后把更多的热情和好奇心,投向巴格玛蒂河岸上的烧尸台。而中国游客,索性直接就把这个庙宇叫做烧尸庙了。这条河最终汇入恒河,流入孟加拉湾,所以它也是尼泊尔最神圣的河流,就相当于恒河之于印度一样。因而,很像恒河的一幕在这里也会发生,上游洗浴,下游烧尸,这一点上,似乎比瓦拉纳西的情景更冲击人的神经。

印度教徒死后火葬的理论依据是这样的,人死后,只要尸体火化,骨灰撒入河水,才会进入来生的大门,这是必经途径。至于这大门通往何样的来生,那要看Ta前生的业报了。如果行善积德,那么来生还是为人,并过更好的生活;如果品行不端甚至为恶,那么就要堕入旁生的轮回,灵魂进入动物的身体,而一旦进入动物的身体,就要在这世间的所有动物的体内轮回一次,可以计算一下,这将是一个何等漫长的岁月。最后,当Ta的灵魂进入狗的身体以后,下一生就终于可以投胎为人了。

圣徒,也就是那些苦行僧,是不需要火化的,而是土葬,因为他们今生放弃所有财产,敬神苦修,因而了无牵挂,身轻体盈,死后直上天堂。

博卡拉

70年代的时候,博卡拉是世界级的嬉皮士胜地。但它不像旧金山、果阿、加德满都等嬉皮士聚居地那样易于到达,因而嬉皮社区规模很小,但却牛逼。那时从加德满都到博卡拉,要骑10天的马,途中要涉过一些相当危险的河流。危险归危险,还是有很多向往雪山圣湖和大麻的年轻人结队前往。到了80年代,普利特维公路建成,原来10天的路程,缩短为不到10小时,嬉皮士的年代却已远离。继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背包客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博卡拉的黄金时代,也是从这时开启的。

这里有著名的费瓦湖,是尼泊尔皇家度假胜地,湖南岸有尼泊尔皇家行宫,这里同样也是旅游者的圣地,著名的鱼尾峰就在这里。

据说全世界有14座8000多米的高峰,而尼泊尔就拥有8座,但到目前有6座还没有人攀登过,虽然有很多登山爱好者一直想去征服这6座高山,但尼泊尔国家官方禁止各国登山者攀登,因为尼泊尔人视这6座高峰为神灵,当然也包括我最喜欢的鱼尾峰。

费瓦湖清澈见底,整个湖上不许有动力船,完全是人工划桨,孩子们在湖里戏耍,女人们在湖边洗头,男人们在湖边垂钓,湖边有茂密的植被,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博卡拉也是徒步者的圣地,有很多大山供徒步者在这里享受,但是进山必须要有当地的山里人带路,走累了,可以到山里任意一户人家门前休息,可以观看当地普通百姓的住房,也可以喝他们提供的水,但对中国游客来说,很少有人敢喝当地的水,大都只能喝自己带的矿泉水。

据说博卡拉在此次大地震中损坏严重,但是,能被毁坏的都是房屋,那里的山山水水仍然还在,大自然的赐予还在。

奇特旺公园

据说到尼泊尔旅行的人,有90%以上都去过奇特旺,这也难怪,除了加德满都,博卡拉,奇特旺是尼泊尔排名第三的旅游目的地。即使在人类几乎把所有动物的生活空间已经挤压的所剩无几的今天,奇特旺国家公园茂密广大的森林里,还有着数百头犀牛和孟加拉虎。

不过,到奇特旺公园的人们,其实没几个是冲着孟加拉虎去的,虽然少年派的余温未尽,但想想那玩意儿出现在视野里,我第一反应肯定是跑,都说摄影师很有现身精神,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要离得近,才会拍到好片子。好吧,我承认在这一点上我不行。

去奇特旺的人,100%都是奔着大象去的。大象多可爱啊,性格温顺,憨态可掬,夏天还能帮你洗澡冲凉。在奇特旺,骑大象的费用通常是跟酒店一体的,就是说你在奇特旺公园附近的酒店住宿,住宿的费用里就已经包括第二天骑大象的费用了。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对于那些想要深入丛林但又没时间的游客来说,大象是他们进入丛林深处的一张通行证,而且这种交通方式充满乐趣和冒险。遇到河流的时候我们不妨选择乘一次独木舟,体验一番野外求生探险的乐趣。

贾纳克布尔&国际小火车

贾纳克布尔是近年来,中国摄影爱好者们去的比较频繁的尼泊尔目的地之一。他们奔向这里去的主要原因和目的,就是因为这里是尼泊尔最印度化的城市,对于暂时去不了印度的人,可以在这里过过瘾。另外,这里还有一条连接尼泊尔和印度之间的窄轨小火车,拍起来很有风情。

不过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很可能满怀激情地钻进附近村庄或者沿着晨雾迷蒙的铁道创作两天,最后带走一系列形式化的人物肖像,却不知自己懵懵懂懂地已经来过印度教最神圣的几个圣城之一了。贾纳克布尔虽然不在印度教七大圣城之列,但作为罗摩妻子悉多的诞生地,从公元前400多年开始,都是印度教徒心向往之的朝觐圣地。

贾纳克布尔是尼泊尔唯一有火车的地方。其它山地地区,修建火车对于尼泊尔来说是不现实的况且,它国土面积不大,修建火车的意义也不大。这是在国土的东南一角,伸出小小的触须,碰触感知一下那片博大缤纷的大陆。

通过这支触须感受外面世界的,有学生,务工人员,商人和旅游者。其实它的长度只有几十公里长,每一站的距离也不过是数公里而已,而且车子的速度,慢到你如果坐累了可以下来跟着跑一会儿,然后再上去那种程度。

连接两国的小火车,每天一班,一去一回,下午从尼泊尔方向出发,次日上午返回。所以,如果有印度的签证的话,从这里进入印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即使没有签证,也可以跟着坐一站,不过是3、4公里而已,感受一下。我坐在车厢顶上,铁道如此弯曲不直,车顶摇晃非常厉害,加之车顶是弧形的,坐着真是提心吊胆,好在车速不快,否则我早就被摔下去了。

上一篇:世界文化遗产之殇 下一篇:现代音乐CD包装设计之灵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