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4 16:27:24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1篇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蹀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陨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意义。

2、学会采用勾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5、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二、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

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写作作缘由)

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欣然前往”,可见刘和珍君多么单纯,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更想不到执政

府会那么凶残,所以去时“欣然”。

“中弹了”,不禁让人震惊,发出质问:这无情的执政府,究竟是谁的政府?

“从背部入”,可见她是已转身,在撤退时遭了袭击。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女子、学生,

荷枪实弹的执政府卫队,不是按常理鸣枪警告,而是对方撤退了也不放过,追着射击。

“斜穿心肺”,可见子弹射入之深,以此推断,开枪者在近距离射击,射得很准。

“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在枪弹的呼啸声里,同学的友情超越了逃生的本能。

“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那么其余三颗呢?自然是机关枪喽!近距离的手枪容易瞄准,远距离的机关枪有更大杀伤力,两相配合,这是怎样的天罗地网,看来是非要置青年们于死地不可啊!

“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伟大的女性的友谊,是这枪林弹雨里最壮美的风景!

“弹从左肩入”,开枪者不仅从后面,还从侧面包抄、袭击她们,真要把青年们斩尽杀绝吗?

“穿胸偏右出”,这么强的穿透力,说明开枪者近在咫尺!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枪杀还不够,再辅以虐杀,刽子手何等残忍!

“于是死掉了”——这最简单最朴实的五个字,包含着鲁迅先生多少悲愤和沉痛!

死掉的还有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还有四十多个和刘和珍君、杨德群君一样的青年;“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同样在的还有一百多个流了血而幸存的青年。

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五、研习新课:

㈠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⒈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⒉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写了她哪几件事?

明确:刘和珍生于1904年,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主要写了她的三件事。一是她虽然生活比较困难,但是她思想要求进步,追求真理,崇敬鲁迅,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所以她毅然预订了全年的,由鲁迅编辑的《莽原》。这正说明了刘和珍自觉、坚定地支持鲁迅,她是鲁迅的学生,也是战友和同志。二是写刘和珍是个有群众威信的学生干部,她曾因带领同学们同反动校长进行斗争而被开除,然而她依然“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不但具有乐观主义精神,而且既勇猛顽强又温和善良。“待到学校恢复旧观”时,她一反常态,“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说她关心母校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前途,是个有正义,有责任感的优秀青年,表现了她思想的深远,感情的深沉,胸怀的博大。三是写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段政府门前的请愿,说明她是个勇敢坚强,有着一腔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

⒊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小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的切入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理解和把握第二节语段的思路:

⒈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之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子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明确: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二、理解和把握第四节的语段的思路:

⒈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共13句)

明确: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本节主要记述惨案概况,指出刘和珍等人是被反动派虐杀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①听到噩耗;②-④颇为怀疑;⑤-⑦尸骸为证;⑧⑨流言诬蔑;⑩-⒀悲愤号召。

⒉细理思路。这一部分共5段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噩耗后怀疑的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这样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理,要一句一句地揣摩。拿第1自然段4个句子来说,从听到噩耗到产生怀疑,怀疑又有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

三、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明确:“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理清第五部分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

第五部分第2自然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3自然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讽刺。“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2篇

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这种虚实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分析文学作品。不过,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之为“空白艺术”。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研教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讲究师生、生生合作,最终达到探究的学习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这些目标呢?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

一、在处理教材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白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就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里的“思”其实就是给学生留下空白的思考天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过程的意思。

然而在长期的教学模式中,师授生学占了主流。学生一直是学习的接受者,教师按既定的教案设计问题给学生,答案也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基本上不给学生主动或创新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于是课堂成了老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尤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一堂课教师是滔滔不绝,面面俱到,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到位,会给学生的成绩板块留下“空白”。实质上,这种满堂灌输的旧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在教授《项链》这篇文章时,就大胆运用空白艺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角度的创新思维。对于文章结尾一句“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有组长、记录员,让大家合作讨论,续写这个故事的结局,比比那个小组 的结局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果各小组同学都能各抒己见,有从鲁瓦栽夫妇角度写的,也有从佛来思节夫人的角度续写的,还有从车夫角度写的,更有从项链的真假角度以及珠宝店老板角度写的……不一而足。

这样通过学生的参与,交流,共享。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拓宽了学生作文的思路。

二、在教学时间上给学生留点“空白”

《劝学》里边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谈的是只思考而不去学习的道理,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吾尝终日而学也”。没有“须臾”时间去思也。从早到晚,学生的时间都被排的满满当当,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众所周知,牛吃完草料还有一个“反刍”的过程,那么学生在什么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呢?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白。于是,在教授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道士塔》第二小节时,作者这样写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我有意识地放慢速度,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等什么?”,自然而然学生就会产生思考,联想到王道士这个愚昧人践踏文明的可恶行径,也能从中体味到作者的愤慨与无奈。还有在教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有意让学生感悟大师言简意丰的艺术魅力,在朗读的过程中就放慢速度。语调沉重,学生自然在脑海里会形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不出话来?作者以什么来纪念?然后再让学生讨论。那课堂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也就达到了对文章“情”的体验,“理”的感悟。

除了上述之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的空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给学生这么多的时间,学生能主动学习吗?这种模式会不会影响高考成绩?从目前看这种方式可能不受“功利性”家长的欢迎,也可能不会马上出成绩。但我们要从树人的角度思考,我们教书育人培养的不是一个个充满填充物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抓住新一轮改革的契机,长期不懈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新思维新见解的平台。让他们多一些自己的真知灼见,少一些固定模式的浇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授人一渔;技巧;换位思考

前苏联心理学家说过:“教会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清晰地认识到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才能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把握方向、理清脉络、掌握知识。搞清了这一点,我们就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趣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①研究教材――确定目标,梳理知识点的分布。整套人教版初、高中教材共十二册,内容可说是浩如烟海,庞杂繁复。教师要对整套教材有大略或更为具体的了解,熟悉各知识点在各册中的分布,了解初、高中阶段各学期乃至各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总的目的要求,正确把握整个初中阶段或高中阶段及各学期的教学目标,在学期初就应该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做到在完成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对整个初中阶段或高中阶段、各学期的教学目标、任务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更重要的是对本单元、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对本单元、本课的知识点要进行梳理。一篇课文、一次作文训练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能有很多,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45分钟中全部顾及,因此要敢于取舍。有的新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总喜欢面面俱到,觉得这也重要,那也必须,舍不得放手,结果自然会变成“满堂灌”。在教学目标要求下,哪些知识点应重点突出,哪些可以一语带过,哪些必须反复训练,哪些甚至可以根本不涉及,这都是备课时应该明确的。

②研究学生――划分层次,顾及不同程度学生。在备课中还应对教学的主体――学生――进行研究,脱离了学生的教学是一种无目的的教学,是完全失败的教学。同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是相对接近的,我们在备课时就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教学手段的采用上、语言方式的运用上,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往往会造成“启而不发”。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只有不懂得提问题的老师。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学识水平、认知结构等都会存在不同的差异,一个成功的教案应顾及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一堂课中既应让程度高的学生有所得益,也应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有所收效,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不致拔高了一些人却抛下了另一些人。总之,备课时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就为成功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供了基础。

第一、巧设提问,引导预习

如在学习《狼》(蒲松龄作,选入初一(下))时,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狼的生性如何?2、如果你在上下学的路上遇到了狼会怎么办?3、文中的屠夫在路上遇到了狼,他的心理变化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做的?4、狼在追屠夫的过程中想了什么办法?它们是怎么做的?5、最后结果怎么样?6、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要弄清以上这些问题,就会自主地、主动地去破译字面意思,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屠夫和狼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在教学时,教师只需做适当的点拔就可以了。

第二、换位思考,考虑教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应运用与学生进行心理位置交换的方法,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力争使教学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

比如《斑羚飞渡》(初一下)一文,对初一学生来说,接受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对作品的品位与赏析能力肤浅,如果按部就班地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学生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悲壮之美。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朗读品味与讨论赏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步,感情朗读全文,可先由教师范读,也可借助录音机练习朗读、朗诵。第二步,让学生自读,深入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老斑羚明知去作垫脚石会被摔得粉身碎骨,为什么还要去?第三步,通过讨论,明确老斑羚怎么做的原因以及这一举动背后隐藏着的博大的爱和悲壮的美。进而领会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结构,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体会文章的感情和主旨。

第三、句段入手,理清层次。

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给课文分段,理出层次,进而分析人物形象。《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记述作者和刘和珍交往中的几个印象:1、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2、在女师大风潮中,“能够不为权势所屈,反抗―广有称赞的校长”;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4、平时,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从这些关键句子的运用中,我们看到刘和珍是这样一位革命青年: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于革命责任感。

第四、技巧入手,分析结构。

从写作技巧入手,分析文章的结构,突出教学重点。如〈〈绿〉〉这篇课文,不同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它的重点不在于记叙游踪和所见到的种种景物,而是抓住梅雨潭的绿来做文章,抒发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它的文眼就是开头一句:“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落笔点题,感情倾泻而出,不可抑制。可是紧接着却未写“梅雨潭”,而写“梅雨瀑”。初看,仅仅是为了刻画“梅雨潭”的周围环境,交代“梅雨潭”“绿”的成因;细看,实际上在写“惊诧”,远景可“惊诧”,近景可“惊诧”,瀑流“水花”给人的奇趣,更可惊诧。到作者写“梅雨潭”的续招引着我们去“追捉”,以致“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时,读者才恍然领悟到,原来写“梅雨瀑”是用来陪衬,以显示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第五、题目入手,分析思路。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简明概括了中心。如〈〈同志的信任〉〉这一课,可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与题目照应并点明中心的段落(结尾),然后再揣摩作者是通过哪些材料,采用什么叙述方法来有力地表现“鲁迅是中国共产党员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这一中心的。引导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既省时、又省心,使学生在理解作者的思路上,进而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

有的文章题目,就是作者的行文线索。如果抓住题目去分析课文,就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如〈〈琐忆〉〉一文,以作者忆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为线索,深情歌颂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表达了对鲁迅先生永久的怀念和深深的敬意,这标题以小见大,不仅揭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表达了作者的选材意图。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4篇

1.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并非否定传统。

对于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课堂教学模式,虽很难明确,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即先由学生自主或合作性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出的许多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激疑式等仍然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更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改革的是什么?答案是明确的,即改革过去那种无法适应当今学生需求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转变“满堂灌”“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为师生互动式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2.面对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必须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和课文课程同步发展。当今的学生,即使生活在农村,也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一样。如以笔者所教班级为例,在开始讲解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时,学生对刘和珍的死就很漠然,因为他们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又沐浴改革的春风,是家中的小皇帝与小公主,没受过苦,不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因此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积极地从以往的“填鸭式”教育中转变过来,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传授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要贯穿历史知识、文学精粹、爱国主义、时代风云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去积极地探索语言文化知识。

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农村高中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和英语较差,因此,学习语文特别是选修语文的较多,要想引导好学生,语文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终身学习,拓宽知识视野,也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的挑战。

3.吃透教材,再度开发。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搞好教学,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教好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内容的传递者,教材教案的复述者。新课程要求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课教材和教学参考所承载的知识只是课堂教学中具有导引价值的资源,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要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语文课学习的知识在课内,考查的在课外。要通过教材的学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语文教师除了用好教材,自己也要开发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包括图片资料、历史文献、网络资源和其他学科资源等,还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师生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分析和建构并生成新知识。

4.精心设问,引领课堂。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5篇

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为人们认识,作为一线的教师,更要身体力行,做素质教育的忠实践行者,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诸如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的弱势地位。

1.树立以人为本意识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阵地之一,要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树立以“以人为本”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不仅要注重开发智力因素,也要注重开发培养和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人格,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些要求恰恰与现代文学的“人本”意识有相似之处,也与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

其实,现代文学作品教学中,只要教师正确把握,是能够很好实现“以人为本”思想的,比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里作者与养母真挚深厚的情感,徐志摩《再别康桥》里对母校一草一木深情的咏唱,《边城》里沈从文对美好人性的由衷赞美,《纪念刘和珍君》里鲁迅对“真的猛士”的歌颂,所有这些,都是教学中值得挖掘、值得探讨的好题材。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而不是崇尚“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观念,自然就能避免教师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应付的态度,也不会出现学生因考试不考而放弃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学习、阅读的观念,毕竟,高中生的人本意识逐渐明显,对于表现自我的文章不会产生排斥,关键是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引导。

2.走出轻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的认识误区

经过调查统计,教一篇现代文学作品,从备课到完成教学,仅用不到6个课时的教师占90%;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依靠教学参考书和网上教案,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是抱应付态度随便讲讲的教师占85%。教师之所以不重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教学,随意性大,人为地削减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的课时,与其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错误认识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内容在高考中占的比例不大,有时候甚至根本不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太多精力去研读现代文学作品,去深入体会这些经典的艺术魅力。教师和学生都清楚,高考试题考课本内的现代文学作品几率几乎为零,既然教师教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不大,学生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不高,与其花那么多精力、时间去研读这些现代文学作品,还不如多做几道文学阅读题目,不如去研究文学阅读题答案的固定模式。对于文学问题不求甚解、不作品评,只求答题时按“标准化”“格式化”要求操作,以期取得更多的分数。有这样的思想做指导,加上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随意、课时减少、教学“满堂灌”就成了常态。显然,这种以高考分数为指导的思想认识是极端错误的,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悖,离课程标准中关于文学教育的要求越走越远。所以要想赢得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的平等地位,首先就要求教师转变应试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的思想,认真践行新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主动性发挥的理念,顺应课程标准中“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落实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教学在整个教材中的平等地位,还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到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法。教师备课要做到“备教案、备语言、备板书、备教具、备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备心理、备情绪”。把要讲的内容设计好,明确重点,确定教学重点,抓住n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教学重点突破了,其他内容即可迎刃而解或者不攻自破。比如,曹禺《雷雨》的教学,把正确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繁漪、鲁大海、周萍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当成教学的重点,把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当成难点,突破重难点,这篇戏剧讲起来就会顺利流畅。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6篇

一.了解学情,有的放矢

备学生是备好课乃至上好课的前提。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估计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出现困惑,思考怎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如果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做法就可能是无效的,就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学情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了解到对高中生来说,写作已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对于写作的基础知识已有所掌握,如问卷调查中1―5题,学生基本都能回答上来。说明学生对于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套路还是明白的。写作的基础等级要求,学生基本都能达到,但是在写作的发展等级上学生普遍感到为难。具体问题表现为六个方面:1.系统训练少,写作兴趣不浓。2.首尾不入题目。3.审题立意能力不强,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欠佳。4.语言表达欠佳。5.选材不典型,内容不丰富。6.文章题材失真,缺少创新。为此,我们课题组从文章开头、审题立意、语言表达、内容、情感和创新五个方面作了具体分工,开展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

二.挖掘教材,指导写作

教材是丰富的写作源泉,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充分认识教材的重要性,认为课本与写作关系不大,没有充分挖掘教材的写作信息,授课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没有和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文对写作的指导意义,并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考虑。每篇课文的教案设计上,都要有“写作指导”一项,上课时都要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本文对写作的指导意义。如《劝学》一文,对学生如何开头、如何审题构思、语言表达和内容丰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不是个好儿子》《项脊轩志》中的细节描写在提升语言、丰富内容和抒发真情上,对学生的写作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再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围绕“学会感恩,学会从细微之处观察父母对子女表达的情感”入手,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点滴,从生活的小事中体会父母之爱,追忆自己对爱的回报经历。进行“爱,伴我同行”的作文训练,引导学生谈父母的无私养育,父母的艰辛付出,交流之后展示优秀例文的《我的母亲》。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感恩,而且让学生学会把对父母的爱表达出来,作到了有感而发,表达心声。

三.聚神凝力,宏观调控

集体备课应该说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多年来一直秉承,发扬。

1.学期初备课。我们在每学期初,组织教师分年级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备课组长为主,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如:高一上学期完成1-2册授课,写作目标:记叙、描写、抒情。

2.单元备课。每单元教学前,由备课组长组织教师研究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确定每个单元写作教学目标,安排每篇课文备课的具体主讲人。如:第一单元的写作目标是记叙文的开头和立意构思。第二单元的写作目标记叙语言――景物描写。第三单元目标记叙语言――人物描写、抒情。第四单元目标记叙语言――修辞。

3.课时备课。每位教师都要提前一周备课。每周一3、4节课,实行年级大备课。每个年级的备课组长先把本周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交代一下,接着分年级分别由主讲人把自己所负责的课文的写作指导意义和写作目标以说课的方式讲出来,大家讨论,最后由大组长确定。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认真做好笔记,备课结束后,结合自己的教案作出必要的补充和修改。

四.统一模式,写作讲评

每两个周一篇大作文,由一名教师负责拟题,在集体备课上确定。学生写完后,教师批阅。负责教师向每位教师收集优秀范文,打印出来。在集体备课上,教师讨论作文讲评课上学生要探究的问题,一般包括:每篇文章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横向比较哪篇更好?哪篇对自己更有帮助,更易模仿?教师经过讨论,统一认识,写好教案,为下一次作好准备。

总之,要想上好课,必先备好课。做到备课有效化,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和不断探讨,并结合上课后的教学反思,不断修改完善我们的教案,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

附:记叙文备课一例:(负责人:侯晓丽)

写人的记叙文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不同,生活习惯、个人修养、言谈举止也不同,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也就是人物的个性。

概括来讲,写人物可以从选取生动感人、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入手,也可以用细节进行描写。下面我就以指导一次作文练习为例,具体谈谈记叙文中人物的写法。

题目:

请以“我忘不了那双眼睛”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审题:

1.体裁: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2.主题:人物形象对“我”的作用。

3.线索:那双眼睛。

选材:

首先,我们可以选取生动感人、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要使人物形象丰富、生动,必须借助于典型事件。只有借助于典型事件,才能有机地调整、安排人物描写的各种手法,完整、准确、生动的让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事件的展开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作为中学生,阅历浅、社会接触面窄,难于找到重大的典型事件,我们要善于从平凡小事件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学过的课文如《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我不是个好儿子》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要写好《我忘不了那双眼睛》,要表现人物形象对“我”的作用,就应选取最能表现这一主题的典型事例。

其次,进行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写好本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描写好“那双”有特色的“眼睛”。鲁迅先生曾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在《祝福》一文中几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光上带些眼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看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断,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初到鲁镇“顺着眼”表现出祥林嫂安分耐劳;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是祥林嫂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临死之前“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说明此时的祥林嫂在长期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我们学过的文章中不乏对眼睛的刻画。当刘邦在鸿门宴上屡屡遇险,忠诚勇武的樊哙“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眼光里的愤怒使得“项王按剑而……”;柳永在《雨霖铃》中是这样描写两个依依不舍的恋人的“执手相看眼泪”,泪眼婆娑,眉宇间传达出的是无限依恋与不舍,目光里自有千言万语,无须说一字,而情自在其中;“眼神蒙有一层怅惘的情绪”成就了蒙娜丽莎销魂的美丽。孩子的眼睛清澈明亮,老人的眼睛混浊无光,是经历使然。

对于本文对人物形象眼睛的刻画,可以从人物形象对“我”的作用展开,可以写激励,如父母、老师、亲人、朋友专门针对“我”的眼神给“我”以鼓励;也可以写启迪,如社会上一些原本与“我”没有直接关系的眼神给“我”的启示;还可以写忧虑,如看到底层贫苦人的眼神时而产生的怜悯;更可以写审美,如天真可爱的孩子美丽清澈的眼神给“我”留下的难忘的印象。

总之,要写好写人的记叙文,需要做的努力有很多,除了上面所说的技巧之外,还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注意发现生活中独特的“这一个”,积累多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自然也就挖掘出来了。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驳论;归谬法。

一、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是不是说明,鲁迅先生的作品真的过时了呢?对此我并不赞同。鲁迅先生作品的文本价值和思想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从中学阶段起就引导学生读一点先生的作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他们个体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针对鲁迅作品的特殊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进行有效的教学。从教材安排顺序上来看,散文《纪念刘和珍君》和小说《祝福》分别出现在必修一和必修三语文教材中,杂文《拿来主义》出现在必修四中,也体现了由浅入深逐步体会鲁迅精神的指导思想。《拿来主义》是一篇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篇幅不长但逻辑严密,结构精巧。从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手法入手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迅速提高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的班级是文科学生,他们学习比较主动,爱读书也爱思考。其中又以女同学居多,平时阅读的书籍多以文学性较强的作品为主,思辨性强的文章阅读的较少。在课堂上和写作训练中表现出发散性思维较强,逻辑性思维较弱的特点。

三、教学思想

通过通过学习《拿来主义》,让学生理解并在写作中运用“归谬法”,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增加思想的深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作者详情,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

2.能力目标:理清课文思路,品味犀利幽默和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感悟“拿来主义”,重点学习“归谬法”,能在思考和写作中熟练运用“归谬法”。

五、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归谬法”。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从讲解杂文的含义引入,讲解课文中正面论证的部分。教案略。)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

一、导入:

PPT:市场上有三家卖红花生的小贩,小贩甲售卖的是货真价实的有机小红花生,营养价值高;小贩乙售卖的是用普通花生染色冒充的红花生,这种花生卖相好,但放水里一泡就会掉色;小贩丙售卖的红花生颗粒大,但却是添加了化肥催长出来的。

师:在了解了这些情况的前提下,如果你是小贩甲,将怎样向顾客推销自己的红花生呢?

生答:我可能会买点乙的假红花生,和自己家真正的红花生分别泡在水里摆在顾客面前。还会宣传自己家的红花生是有机产品,再把丙家的化肥催长花生的害处列出来,让顾客一目了然。

师:推销产品跟论证观点是异曲同工的,正面宣传自己家的红花生是有机产品,说明有机产品的益处,就好像论证中立论(正面论证)的部分。而指出别家化肥花生的害处和揭露假红花生的本来面目,又相当于什么论证呢?

生答:反面论证、驳论。

二、讲解“直接驳论”部分: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分析了《拿来主义》正面论证的部分,请同学来回顾一下相关自然段内容和论证手法。

生答:第七段说明了“什么是拿来主义”,八、九、十自然段论证了“怎样拿来”,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

师:第八段全是在立论吗?为什么?

生答:不是,从“但是”开始就是在驳论,驳斥了错误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态度。

师:有哪几种错误态度呢?作者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生答:有“徘徊不敢走进门”,有“放一把火烧光”,还有“大吸剩下的鸦片”的。鲁迅先生认为他们分别是“孱头”、“昏蛋”、“废物”。

师:鲁迅先生指出他们是“孱头”、“昏蛋”、“废物”,直接否定了错误观点,就好像卖花生的甲小贩,直接指出化肥花生对身体有害,这种驳论方式叫?

生答:直接驳论。

三、讲解“间接驳论”部分:

师:面对文化遗产,鲁迅先生推崇的态度是“拿来主义”,但文中有没有提到其它“主义”?

生答:有,还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

师:这几种“主义”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生答:有。中国过去一直是“闭关主义”,但是枪炮打破大门之后说明行不通,就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所以“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的替代品。但是一味地实行“送去主义”的话,物质文化资源送完了,就只有被迫接受“送来主义”。所以“送来主义”是“送去主义”导致的结果。

师:那么,别国送来了些什么呢?

生答: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师:这些送来的东西会导致什么后果?

生答:人民变成“东亚病夫”,身体和思想都得到残害,民族经济受重创,各方面都依赖列强,最终导致亡国!

师: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所有爱国的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既然不能接受“送来主义”,那我们该怎么办?

生答:实行“拿来主义”。

师:这一部分作者从自己反对的“闭关主义”说起,最终引出了自己要论证的观点“拿来主义”,请同学来总结一下论证原理。(作者要论证的观点用A代替,反对的观点用B代替,B的结果用C代替。)

生答:要证明“拿来主义”观点A,先假设“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观点B成立,推导出“亡国”的结果C,但不能亡国,所以B不成立,A成立。

师:请用这个原理分析小贩甲是如何揭露小贩乙的假红花生,推销自己的有机花生的。

生答:要证明小贩甲的花生是好红花生A,先假设小贩乙的假红花生B也是好花生,把两者一起泡在水里,小贩乙的花生褪色了产生结果C,染色花生当然不能吃,所以B不成立,A成立。

师:这种推销法和论证法不直接证明证明自己的观点,也不直接批驳错误观点,而是从需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或对象上找问题,推导出荒谬的结果,从而引出正面的观点。

我们从小就熟悉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故事,就用了这个方法。(时间够的话请学生起来讲这个故事)后人给它取名叫做“归谬法”,属于间接驳论。

四、学生活动前段时间年级组织了辩论赛,请运用“归谬法”设计辩词。

正方观点:人性本善 反方观点:人性本恶

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方,分别选几个代表陈述己方设计的辩词。

五、总结全文论证结构(破立结合)

第一部分:提出错误观点――间接驳(归谬法)――论证为什么要“拿来主义”

第二部分:指出拿来主义是什么――立论

第三部分:面对文化遗产:错误做法――直接驳

正确做法――立论

小结:归谬法用于论证“为什么”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直接驳论一般建立在前文已经论证了“为什么”的基础上,用于驳斥错误论点会收到好效果。

六、作业: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眼下青少年偶像崇拜之风愈演愈烈。有人指出,偶像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偶像就是“返祖”,是历史的倒退,绝不可取;也有人说,人们总是从偶像中汲取力量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问题在于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怎样崇拜。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试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论,写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试在写作中运用归谬法。)

第三课时

七、作业评讲:

1. 得分情况:

一班:50分以上5人,50分17人;

九班:50分以上4人,50分7人。

2. 写作分析:

⑴. 题目回放,主旨分析:

偶像崇拜可取或不可取,都应讨论前提条件和成立的范围。

⑵. 论据回放:

正面(偶像崇拜可取):苏轼对周瑜、辛弃疾对孙权、中华民族龙图腾崇拜、拿破仑对亚历山大、三毛对曹雪芹、克林顿对肯尼迪、姚明对乔丹、夸父追日……

反面(盲目崇拜不可取):对某些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崇拜、杨丽娟对刘德华、少女因迷恋韩星被亲生父亲怒杀、浙江少年因无法见到赵薇而服毒身亡、“脑残粉”“跟风粉”……

⑶. 本次写作的优点:

① 论点明确;

② 有意识地运用多种论证手法;

③ 议论材料占有较丰富,不只拘泥于“追星”一个领域;

④ 论证角度多样,有意识地“破立”结合。

⑷. 本次写作的缺点:

① 部分同学“归谬法”使用时选取的“谬”不典型,缺少分析;

② 语言较嗦,一个事例叙述篇幅过长;

③ 部分同学就事论事,思维没有打开,对“崇拜偶像”理解不够深入全面;

④ 错别字较多。

⑷归谬法运用的较好的同学(推荐学习):

一班:隋雨倬、廖尉廷、郭玉菱、尹媛、李言、唐砺璐。

九班:张恒瑞、江一帆、蔡佳芯、刘瑾n、蔡。

八、教学反思:

归谬法是反面论证的一种重要手法,高中学生对论证时的“破”或者“驳论”概念比较清楚,但对归谬法的概念不太了解。若直接用鲁迅先生的文本为例,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我设计了一个较生活化的事例来引入,生动有趣又能迅速将学生带入设计的话题。之后再将此例用来跟课文中运用了“归谬法”的相关部分比较,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然而,理解并不等于掌握,从学生作文的情况看来,短短一节课的讲解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课堂思维训练和练笔,才能真正强化知识点,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世东,杨毕康. 浅析反证法和归谬法的区别[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3.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8篇

一、注意教师自身的情感表现

教师良好的情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饱满热情是诱发学生情感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做到为人师表,要与学生建立美好的师生关系,深厚的师生情感,与学生打成一片,交流思想,爱生如子,给学生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在课堂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必须时时体现出:亲切的教态,期待的目光,和谐的语言,体贴的心肠。只有这样,才能传递自己的情感,而不应该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置学生的自尊心不顾,用粗暴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学生,使学生受尽挫折,以致厌学。这哪还能使学生接受自己教育教学内容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只有用情感对学生进行感染,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每堂课能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二、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既重知识,又重情感,“以情促知,以知促情”。注意充分发掘课文中知识本身的魅力。变教材为学材,变教案为学案,注入情感因素,使之活起来,成为可以接受的信息源。因此,我有了教《包身工》时拍案而起的情感冲动;我有了教《故都的秋》时眷恋、落寞、苍凉的美感;我有了教《琵琶行(并序)》时受挫、失意、沦落之情。再譬如:我教《声声慢》这首词时,首先介绍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以激起学生对李清照晚年饱受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接着我声情并茂地配乐吟诵这首词,动情之处,声音颤抖,呜咽流涕,在整个吟诵过程中,学生的伤痛之情如决堤之水,横溢难阻,雷鸣般的掌声不断爆发,反复冲击我的吟诵,真正营造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伤氛围。正是对教材内容的情感发掘,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演绎,使这堂课获得全县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三、增强教学手段的情感功能

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在授课时做到:使用教具创设情境;播放录音、录象再现情境;扮演角色进入情境;象征性活动带入情境。如讲授《飞向太空的航程》,我利用多媒体放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的录象资料,对照课文,联系画面,让学生“亲眼”目睹“一个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加深对课文的感受。讲解《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用语音机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借以烘托悲怆、沉重的气氛。教戏剧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采用了编课本剧的形式,同学们先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本内容,有的当导演,有的当演员,将课本搬上舞台,别看这么搬一次,比起坐在课堂上听讲,学生的脑筋动得“深”多了,也有“味”多了,而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在课堂中也慢慢的得到提高与发展。

四、激发学生好学的情感动机

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活泼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他们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巩固运用新学的知识。如组织小型化的群体讨论形式,最大程度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讨论时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讨论时,为了轻松活跃气氛,有选择地播放一些音乐给学生助兴,使学生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发言踊跃,思维格外敏捷。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回检查,以便及时排难解忧,也为下一个环节讲解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教《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和《水浒传》的有关情节。通过座谈讨论,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感受较深。然后再进行课文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都能积极分析讨论,课堂十分活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适当地开展竞赛,也是激发学生斗志,调动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将教学内容编成丰富多彩的竞赛题,组织个体间,集体间进行比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激情激感,巩固与加深学习的知识。如教《归去来兮辞》分析课上,我让学生合作探究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两句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段内容,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生很快讨论开来,有的说消极,有的说不消极。我趁机组织一场辩论赛,于是激烈的比赛开始。由于问题带有探究性,不但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扩大了学生思维活动天地,而且能激起学生从课文中寻求答案的强烈愿望。这样的形式,将教师讲问题变为学生找问题,思考问题,虽然有点难度,但好胜心使他们情感四溢,提高了教学效果。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展示;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24-02

1.课堂提问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积极评价,观点明确,提高学生思维。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不应面面俱到,而是要精讲精练,突出重点,形成系列。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根据教案,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2)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实际和学习能力实际,灵活处理已经预设好却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

(3)恰当取舍,把那些不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甚至是超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舍去,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3. 自由学习,快乐参加,自主学习扩大化

当今社会的大部分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教育者要抓住青年人的特点,充分相信他们,活跃他们的思维,放手让他们去做,留给他们时间,把"课堂"变为"学堂",让他们自主地学。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幸福的。比如戏剧单元《雷雨》,教师可把课文内容告知学生,印发大量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由学习,可大声朗读,可细细品读,可扮演角色,设计一个个话剧片段,这样,学生对人物形象自然印记于心。戏剧相关文学常识水到渠成得到巩固,摆脱了传统教学的古板、生硬之弊端。

4.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的接受,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归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者渲染的氛围,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课时,学生一般会觉得文言文枯燥乏味,但对作者王羲之的轶事却有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王羲之生活中的故事作为开端,让学生了解王羲之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文,让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5.开展合作学习,完善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新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讨论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分组和学习目标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应该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都有各个阶段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组内任务,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设置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比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提出问题"文章中的人物分为哪几类?""贯穿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让学生进行讨论,继而细致的提出问题,比如作者思路突然转向"庸人"一面的原因,能否把第二节去掉等问题。

6.教师导航,面向高考,主体地位导演化

"自主""合作"学习之后,教师一定要在"混沌"状态中"拨乱为正、力挽狂澜",把难点问题找出来,把重点问题说出来,叮嘱考点。学生自己不能说明白的地方,教师一定要讲明白,说清楚。讲方法、说经验、谈考试。也就是说,教师是导演,是拍板人,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宰。

在读、写、说、听、观之后,学生要进行实践。这就要求教师精选典型,将偏、怪、难、刁等题统统删去,大胆取舍,舍后方可得,得方法、得思路、得思维。精讲精练期间也要把握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火候,最后规范一下答题的技巧思路。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发散思维 直觉思维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解放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发挥才智,在实践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总结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二)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

二、结合实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途径 a.教师要尽力寻找可供发散求异的素材,让学生研究讨论辨析,如讲《荔枝蜜》:“文章热情赞美了蜜蜂高尚的牺牲精神,然而,它是否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呢?我们能否由物及人,展开一下思考和联想呢?”学生纷纷发言:“蜜蜂不敢按劳取酬,整天忙碌,到头来自己的劳动成有,这不是现代人应有的态度”,“蜜蜂太保守,世世代代只会埋头苦干,缺乏开拓精神,就象过去的农民只靠单一的种田吃饭一样”,“蜜蜂爱憎不明,好坏不分,什么人都蜇。” 学生的这些观点虽然偏激,但毕竟打破里单一的僵化的思路。 b.培养学生不唯书、敢质疑的思维模式 。 一般说来,收入语文教材的大都是名家名篇,但由于种种原因,也难免有差错。教师可从教材中的某些句子、观点和注释入手,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分析判断,在讲《硕鼠》时, “逝将去女”的“逝”释为“往”;学生提出其不意疑议,“逝”应为“誓”,因为从训诂的规律看,“逝”与“誓”属音同形近,应为通假,表现出奴隶们与“硕鼠”(奴隶主)决裂的坚强意志。对学生有理有据的分析,笔者认为应鼓励学生大胆发散和质疑,由此,能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时代精神。

(2)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途径

a. 加强语感实践,引导学生多读多背。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杨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都强调了大量阅读(其中也含有背诵的含义)的重要性。现行高中新教材古文部分。几乎课课有要求背诵的片段,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也是大量阅读和背诵的结果。只有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才能对文章内容和形式获得敏锐感受,悟出为文之道。 还要指导学生切身体察。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学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求反映者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最后指导学生注意整体感知。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语文课在内容上是融价值观、情感、能力、审美等多方面教育效益于一体的综合体,在形式上则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有机结合。对如此复杂的内容倒形式的认识和把握,必须从整体出发。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少年中国说》时,对此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这叫‘跟着感觉走’…… 你虽然对这篇文言文的一些地方还没弄懂,但你却感到了作者的热情,这就是一种理解,不过这种理解靠的是直接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它有时比理解分析更重要。”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我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等,就会理清思路,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悲愤”的感情。 b.强化速读训练。需培养学生直接领悟语言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必须有效训练学生装的眼脑直映能力以及跳读,猜读等能力。 培养学生敏锐快速提取文章要点,主旨的能力。

三、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展了教学资源的外延。新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资源内容已做了相应的补充,其中网络教学资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而网络操作技术,便成为了与常规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行的学习基本技能。通过网络搜索、获取相关资料,并组成自己思维与特点的文字,这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资源环境下的教学,使信息时代的教育体现了语文教师作为“导学者”的积极意义。

上一篇:平行线的性质教案范文 下一篇:幼儿安全教育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