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

时间:2022-08-30 12:17:11

浅谈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

摘 要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性阶段,对学生加强终身体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仍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障碍,也影响到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完成,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学生 终身体育教育 对策

一、前言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校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过程。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副司长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著名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明确指出:“应更好地使体育和整体的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把它从单纯的肌肉作用,从它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把它与智力的、道德的、艺术的、社会的和公民的活动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他在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如果把学校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成了插曲。”这就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因此,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终身体育中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而且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性阶段,所以,学校体育教育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拓宽目标,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未来,奠定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基础。

二、当前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校终身体育教育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一)终身体育的观念还很落后,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体育师资薄弱

目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终身体育都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终身体育的宣传与引导不够,更主要的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只重视学生体育科目考试成绩和校内运动队的建设,以及校外体育运动竞赛成绩,不注重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质量,一些地方体育课教学不正规,没有起到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传授体育技能和方法并发展学生体质的作用。因此大多数学生的锻炼能力和体育意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缺乏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技能,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有益终身的事情,甚至不愿意上体育课。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既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引路人,也是全面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多年来,广大的体育教师积极工作,教书育人,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总体上说,目前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的不利因素。

(二)体育教育的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要求

我国的体育教育的内容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而现代体育正向着娱乐,休闲,健身,健美和探险,极限的方面发展。现代的体育教育知道思想和课程设置都难以适应这种需要,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有调查资料表明,在校学生中有60%的学生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只有17.5%的人的体育锻炼的方法是来自于学校的体育教育,只有不到30%的人的常用的体育锻炼的方法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结果。学生对体育课只是被动的应付,缺乏积极的参与热情,因此很难成为其热衷一生的自觉行动。

(三)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设施等条件的限制

资金的投入不足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对运动领域的拓宽,由于我国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的体育办学设施水平差异很大,很多学校面临着学生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的局面,甚至有些学校里的体育设施,器材,场地,连基本的正常的教学的需要都满足不了。学生对一些技术技能学习由于物质条件达不到而不能够实施。场地,设施,器材等条件的不足限制了更广,更多体育项目的开展。现有的很少的设施器材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广泛的需要,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课下自觉锻炼的自觉性。有限的项目选择,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种情况,对终身体育运动产生了直接或者间接的不利影响。

(四)严格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的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维护课程的统一。目前各地实行的体育考试达标制度,可以客观地对体育课的教学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尤其是把体育课程列入学习成绩总分,保证了学生体育课的出勤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使体育在社会以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所提升。这些都对体育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因为学生运动水平,生理水平不同,活动兴趣各异,用统一的考核考试标准,不一定科学合理。另外在有些地方,为了取得良好的体育考试成绩,一些学校把平时的体育教学变成了体育考试科目的练习课,课上只是反复的联系考试的科目,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卫生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培养,虽然学生的体育成绩提高了,但使学生把体育课看成了一种负担,这不但使学生不能够把体育锻炼看成一种自觉自愿,有意义的活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三、加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终身体育教育已经成为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要加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为其一生的体育锻炼打好基础。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尤其是终身体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树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技能的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认识的提高、意识的培养和技能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必须从小重视,从学校抓起,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而且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不断强化学生体育意识,正确区分健身运动、竞技运动与培养冠军的关系,深刻地理解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现代化的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其次要在“参与”二字上多做文章,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地区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乐趣,真正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并通过合理的自我体育实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实践,也唯有实践学生才能尝到甜头,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也唯有实践,体育意识才能形成和发展。

上一篇:高校篮球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牙龈健康与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