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小组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究

时间:2022-08-30 10:08:29

合作学习小组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究

摘要:现今国际教育领域已普遍选用了一种集创新和效率于一体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小组模式。这一模式在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中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将英语口语和英语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在满足了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首要职能便是沟通与交流,在不断的普及中发展成为了现今的国际通用语言。但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将英语的应用性能忽略殆尽,学生在课堂上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达到应试教育的目标,而英语思维和语言应用能力却并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出发,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合作学习小组模式进行探究,以寻求一条能够切实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道路。

一、合作学习小组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语言表达的核心在于说与写,对这一核心的培养和训练恰是语言能力养成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小组模式是以合作学习的理念为基准,将英语学习中的说与写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融合为一体。小组高效的结构能让组内成员同时锻炼口头和书面的表述能力。大力开展说写结合的合作学习小组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以下重要作用。

1.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打破了大班教学的限制

以我国现有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高中教学是面对大量学生进行的。这种大班制的教学难免会遇到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够充分满足每位学生的练习需求的困境。尤其在口语练习方面,往往只有少数积极分子踊跃回答,而绝大部分的学生被束之高阁。而写作训练往往是教师在上课罗列写作方法和要求,学生的写作训练完全被放置到了课堂之外。合作学习小组模式最为突出的优点就在于,其可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实现学生的共时参与。共时参与的成功为学习主体在英语课堂内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2.多层次分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旧式的英语课堂通常只是成绩优异者展现自我的一个舞台,对于大多数“哑巴”学生而言是很难寻得展现自我的机会的,甚至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之初,教师就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通过分配给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给予每位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利用学生每一次的自我展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逐渐养成积极发言、踊跃参与的习惯。与此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小组中出于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的影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3.综合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

以往的英语口语和写作教学通常被独立分为两个部分,口语课程只是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述,而写作课程仅专注于书面表述,完全忽略了两者同作为表述方式存在的天然的联系。口语交流是建立写作素材库的最佳方式,而写作的准备和修改过程又再一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表述能力。

4.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助学生品格的养成

当今社会对于团队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可小窥,而团队意识的核心便是合作意识。在学习小组中,学生通过交流、争辩、分享等学习过程逐渐养成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合作学习小组模式远优于传统英语教育模式的方面:在完成英语教学目标的同时,逐步养成学生的社会品格,为学生的未来奠定重要的品质基础。

二、合作学习小组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高中教学中应用说写结合的合作学习小组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1.活动设计

该学习模式的初衷是帮助小组成员锻炼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活动开始前确定能够保证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的活动任务和目标。在活动设计中,教师一定要对以下三点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活动的目标明确,任务明了,步骤清楚;二是要对涉及的内容掌控有度,符合高中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避免出现过难或过易的现象;三是小组活动一定要符合高中生的兴趣取向,要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科学分组

在对活动内容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说写结合的教学实际需要,对学生的分组一般是以4-6人一组为宜,但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不可刻板教条。一般情况下的教学分组模式为:(1)自然组合。这种组合模式是按照座位就近分组,这一分组方式简单易行,也是现在课堂上最为普遍的分组模式。但这种模式较少考虑到学生差异这一问题,因此仅适合一些难度不大的合作学习活动。(2)自由组合。这一组合模式是基于学生的感情基础建立起来的,有助于学生减少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以一种更为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但是由于高中生的自制能力有限,容易出现与学习无关的小团体活动,从而会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因此这一分组模式更加适合涉及课外活动的更为灵活的合作活动。(3)指定小组。这种小组的建立是基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组合的。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小组中要有不同资质的学生,并且从整体上保证每一组都具有相同的实力。由于各小组中有不同能力的学生,所以组内可以形成一个学习互补的格局,又由于各个小组间不存在过大的差异,因此能够形成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

3.搜集活动资料

内容匮乏往往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大困扰,为了使得学习小组更具有吸引力,我们就要不断扩充活动内容。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小组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特点将课前准备任务下放,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然后汇集个人观点,形成自己的初步意见。以高一教材中提到的cultural relics的听说课程为例,资料的搜集就可以让小组长进行安排,让组员利用工具书对该词汇进行释义,进一步对我国和世界的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和手段进行深入讨论。

4.小组交流

资料搜集完成后,大家探讨交流,共享各自所得,通过交换观点形成互助互补的学习格局;最后围绕主题将交流中的信息、观点和问题进行整合,做进一步的谈论,以便提出更为突出的问题,得到更为鲜明的观点。之后形成汇报提纲和进一步的写作提纲,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基础。这一过程要严格控制学生在交流中使用的语言,坚决杜绝中文的出现。

合作学习小组模式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它成功地将说写两种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从实质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和思维能力。严格按照合作学习的步骤进行,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一篇:初中品德课中法制教育的开放性评价初探 下一篇: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