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时间:2022-01-30 01:47:45

浅谈生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的学习方式。虽然小组合作对其学习已被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但很多教师还不能很好地运用。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只注重形式,低效、无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及评价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一、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组建、管理合作小组

1.科学分组。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应按照男女搭配、性格互补等原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会有利于小组内部互相合作,利于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立“62学习小组”,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6人学习小组”,分数高者号小,分数低者号大。每组的1、2号分别为正、副组长,第一3人小组分别为1号、4号、6号,第二3人小组分别为2号、3号、5号,这样可避免同组异质过大、合作效率不高。课堂上遇到问题的3人小组可先自行进行研讨,解决不了的提交6人小组共同讨论。最后,请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个响亮的名字,如“阳光队”“先锋号”等,以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小组的凝聚力。

2.分工合作。在日常操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常常以小老师的角色出现在小组中,若长期让他们“独霸讲坛”,那些性格内向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听众”就会渐渐在集体中落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在一个阶段里,组内成员每人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一段时间后,角色互换,这样可以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让每个人都能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可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3.有效管理。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很重要,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提问能力。教师要定期培训小组长,从中了解学情,还要倾听他们提出的各种想法、建议,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以促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二)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

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巧。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不同,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保证顺利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意见有分歧时,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学会换位思考,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巧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三)教师要特别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后进生

教师应特别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后进生。首先,在分组时就要关注后进生;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应多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使每个学生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这样有利于后进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四)教师要做到课前设计,课堂引领――做生命的“牧者”

在生本课堂上,教师、学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互助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介入,及时地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例如:本人在教学《酶的特性》之前,先将设计好的教案提前发给学生预习;然后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答疑、照顾学生安全的作用,要真正地把实验交给学生。这个时候教师也应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什么?能否颠倒?)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检验试剂能否用斐林试剂?为什么?等等。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远。事实证明,教师的课堂引领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学生也完全有能力自主地完成实验,并通过课后查找资料、相互讨论的方法,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评价――构建开放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合作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生本课堂要求我们要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从以往单一以学生成绩来评判学生,向多元化评价学生转变,逐步确立“组内交流评价、课堂发言评价、学生作业评价”等综合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本人经常采用下面两种评价方式:

1.活动竞争。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地完成课堂检测题。教师可通过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解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2.及时评价。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可以定期进行。这种自评能够使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技巧的相互学习,能保证学生在原认知水平上,能够积极地进行思维,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永林.浅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今日中国教研,2008(2).

作者简介:

奚红凤,江苏省扬中市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

上一篇:浅析小学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优势 下一篇:初中品德课中法制教育的开放性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