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并发症浅析

时间:2022-08-30 04:09:16

摘要:目的 进行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研究分析。方法 消化道出血行41例,36例行胃大部分切除,5例十二指肠溃疡低位难切除,行溃疡肠外旷置性胃部大部分切除。溃疡穿孔19例因穿孔时间长或者休克行穿孔修补术。幽门梗阻5例,行胃大部切除。结果 6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消化性溃疡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的并发症较高,需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手段予以遏制。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出血;梗阻;穿孔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溃疡,其中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因为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得名[1]。近年来随着有效治疗的药物逐步增多,因此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并没有因此而让并发症消亡,并发症问题仍旧普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在院期接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5例,年龄在23~58岁, 65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中,消化道出血41例,穿孔19例,十二指肠穿孔11例,胃溃疡穿孔8例,梗阻5例。

1.2治疗方法 消化道出血行41例,36例行胃大部分切除,5例十二指肠溃疡低位难切除,行溃疡肠外旷置性胃部大部分切除。溃疡穿孔19例因穿孔时间长或者休克行穿孔修补术。幽门梗阻5例,行胃大部切除。

2结果

65例并发症中,术后经过专业护理与治疗并发症得到遏制与痊愈的患者有64例,其中1例死亡。死亡率为1.5%。

3讨论

3.1出血 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15%~25%[2]。该并发症岁季节而变化,冬季发病率较高,同时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5倍,而多发年龄段再30~50岁。而溃疡发病情况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比胃溃疡出血更为多见,一般是后者的4倍左右。溃疡出血是溃疡病变高度活动性的表现,一般出现在溃疡的基地或者四周血管破裂导致。而出血量和速度主要由被损伤血管的种类、内径、患者凝血功能情况以及血管舒缩情况有关,此外海域溃疡类型、部位、大小、深浅,以及病期相关。如果胃溃疡的直径达到2.5cm,十二指肠溃疡直径达到2cm的巨大溃疡,幽门管溃疡、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和球后溃疡都容易并发大出血问题。其中胃溃疡出血多在胃小弯后壁处。老年胃溃疡患者还伴有一定动脉硬化问题,因此容易由于动脉收缩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大出血。十二指肠前壁由于大血管缺乏而不容易造成大出血问题。

临床经验中表明,出血可能很隐蔽,可表现为逐步出现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大便隐血阳性;出血也会很急促,如呕血或黑便。而十二指肠出现的表现往往是黑便,而胃溃疡除了黑便情况外,还会以呕血形式出现。如果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量多且急,那么血液常会反流到胃部,也会有呕血情况的出现,但是仍然以便血为临床主要现象。如果血液在胃部停留时间过长,那么呕血会呈现咖啡色,如果血液没有经过胃酸的作用,那么呕吐物会呈现为鲜红色或者血块。如果出血量少,且速度较缓,黑便会呈现为柏油状或者成形的黑便;如果急速大量的出血,但是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段,那么大便的颜色以暗红或鲜红为主。

出血早期,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可能没有变化,因此这些数据不能作为出血的早期诊断标准。大出血后组织液进入血管内,对血液进行稀释,因此在3~4h左右会出现贫血现象,出血32h后血红蛋白被稀释到最大的程度。中到大量的出血会在24h内出现发热,但是一般在38.5℃以下,并且可持续1w时间,而后自行缓解。上消化道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逐步升高,在24~48h范围内达到最高峰值,但是大多数不超过14mmol/L,而后在3~4d内恢复正常。如果出现尿素氮持续3~4d上升,但是没有出现脱水和肾功能衰竭的现象,这表明有继续出血和再出血的可能;如果出现无活动性出血,并且血容量正常,但尿较少者,可以怀疑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内镜检查为目前上消化道出血检查的有力方式,应尽可能在出血后的24~48h内进行,否则浅小病变会因为部分或全部修复而失去的诊断的价值。及时的内镜检查诊断准确性可以高达90%以上,可有效的观察到病变的性质和活动状况,同时可进行必要的止血治疗。对于胃镜检查没有发现出血病变,但是又急需确诊的患者,可以进行腹腔动脉造影,但是需要在出血速度在0.5ml/min以上。如果积血影响了观察效果,可转化为活检。

3.2穿孔 穿孔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发生率为出血可能性的50%,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为女性的6倍以上,并且发病年龄段再30~60岁,其中十二指溃疡穿孔一般为4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胃溃疡穿孔则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穿孔发生时间一般在下午,午睡或进食后的2~4h内为高发期;冬季发病最多,秋季最少[3]。胃溃疡穿孔和十二指肠穿孔分为两种类型:游离型和包裹型。游离型穿孔主要是胃与十二指肠内的物质自由的进入腹腔,而当溃疡穿透胃与十二指肠的全壁,但是溢出物质被网膜和邻近的脏器进行了粘连和阻滞那么就是包裹型穿孔。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情况比胃溃疡更多见,一般是胃溃疡穿孔的3~6倍,占所有溃疡急性穿孔量的90%。胃溃疡穿孔中60%为小弯侧,40%来自于前壁、后壁和幽门前区。

严重的急性腹痛是溃疡穿孔的主要表现。一般情况下穿孔的患者在并发前数日就有溃疡病症加重的表现,但是也有10%~15%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特别是老年溃疡患者。穿孔发生时常会出现强烈的腹痛,以上腹痛为主。腹痛如刀割或者撕裂感,快速的将疼痛蔓延到全腹部,由于腹痛会因为胃肠内容物的蔓延,疼痛会扩散到背部或肩部。腹痛的时候患者会常伴有翻身或咳嗽的频繁出现,其中半数的患者还会出现呕吐、恶心现象,但是数量不多。患者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4]。大约在穿孔后的1~5h后,由于腹膜渗出液将消化液稀释,腹痛会明显减低,相关症状会有所缓解,这时患者刻意直立行走,但是不能做牵动腹肌的动作,这时如果不仔细检查身体,很容易出现漏诊现象。随着穿孔时间到到8~12h,由于病原菌的繁殖,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症状会逐渐严重,患者痛苦难耐,平卧但不敢有翻动动作,全腹部有压痛和反跳痛,特别是右下腹部尤为明显,这很容易导致被误诊为阑尾炎,腹肌较为紧张,肠鸣音消失。

溃疡穿孔后,胃肠道空气进入腹腔内,容易产生气腹,在沿胸壁从上往下进行叩诊会发现患者肝浊音缩小或者消失。进行立位X线平片检查会发现患者在膈下有半月形的游动气体影。此外还会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的现象。

3.3梗阻 溃疡在愈合中容易形成瘢痕收缩所造成幽门梗阻,而会引起幽门梗阻的情况有三种:幽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梗阻为间歇性;幽门附近溃疡水肿导致,炎症水肿消退或减缓后梗阻得到缓解;幽门附近溃疡在愈合中所产生的瘢痕收缩导致幽门狭窄,形成永久性梗阻。如果痉挛和水肿同时发生,将会加重梗阻问题。

由于梗阻会有胃潴留发生,因此患者会感觉上腹部饱胀而不适,同时有厌食、口臭等现象。潴留引起的呕吐会发生在下午后者晚餐后,呕吐量较大,一次可多达 2000ml左右,并且呕吐多为宿食,有酸臭味,但不会有胆汁。呕吐后患者会觉得不适感减轻,但是呕吐还会继续。而反复的呕吐易造成患者的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在诊断时会发现上腹部凸起,还可见到胃型和从左向右的胃蠕动,而手拍上腹时可以听到液体震荡的声音。

若根据长期溃疡的病史或者典型的胃潴留呕吐来判断较容易诊断。胃潴留可以通过胃管抽吸胃液和食物残渣来诊断,X线可看到扩大的胃部阴影,并且有气液平。经过洗胃后做X线钡餐检查,早期的梗阻会发现有过多的空腹胃液,如果梗阻的时间较长,胃腔较大但没有张力,钡剂进入胃部立即会下沉;在正常情况下,胃部内的钡剂4h就会排空,如果6h后还存在25%的钡剂则可以证实有胃潴留;瘢痕性幽门梗阻在24h候仍会有钡剂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幽门梗阻的患者先不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应经过3~5d胃肠的减压,用静脉注射给与欧美拉唑,并且每天进行温生理盐水洗胃,从而减轻溃疡的炎症和水肿。如果胃潴留量少于200ml,可以表明胃排空已趋于正常,可以每隔1h给与30~60ml的流食,量逐步增多到每次150ml。当早晨对胃液抽吸量少于100ml时,则表明胃排空正常。

参考文献:

[1]王婷.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1(11):317.

[2]周德亮.儿童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外科治疗[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3):51.

[3]邵永胜,张应天.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处理[J].腹部外科,2008(21):212.

[4]陈献江.消化性溃疡并发症46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61.

上一篇:急诊患者磁共振检查时护理的重要性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