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房差错的预防、管理与实践的探析

时间:2022-09-08 08:08:03

医院药房差错的预防、管理与实践的探析

摘要:目的 根据医院药房的差错现象,提出有效可行的预防管理措施并付诸实践。方法 调查并分析引起医院药房发生差错的主要因素。结果 医师方面与药师方面是造成药房差错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则主要为药房设置不合理与管理系统不完善,为此,应定期组织医师电子处方系统操作与药师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并加强人员管理,以将一切可能引发差错的因素遏止在萌芽状态。结论 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差错预防与管理措施,不仅能有效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与效率,还有效避免大部分药房差错的发生,达到保证病患用药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药房;差错管理;差错预防;措施实践

药房作为医院面向群众的开放窗口,承担着所有科室的药物供给及患者的处方调剂工作,其服务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形象,还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用药恰当可防病治病,用药不当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引发医患纠纷[1]。由此可见药房差错防治的重要性。笔者就当前普遍存在于药房的差错及其引发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预防管理手段,以期为提高药房服务水平及药物质量尽上绵薄之力。报告如下。

1 药房发生差错的主要因素

1.1主观因素 目前常见的药房差错根据用药阶段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在处方选药、剂型、剂类、滴速及书写等方面出现错误;②医嘱抄写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出现错误;③配给患者的药物在类型、剂型及剂量上出现差错,或是因药物贮存不当导致配发药物存在过期变质问题;④给药时发错患者、给错剂量、误给处方上未标明的药、给错时间、操作失误、配制失误、漏给药等[2];⑤在监测时未对临床数据、药物疗效及实验室数据等给出评价。导致上述现象发生主要原因为以下两个方面。

医师方面:①字迹潦草:部分医师开具的手写处方单字迹极为潦草,药房人员常因无法准确识别处方而以自身经验判断,导致配药错误;②药名混淆:因药名相近而发生差错,如氨甲喋呤与氨苯蝶啶,前者为抗肿瘤药物,后者为保钾利尿药,不可混用;③药物剂型、数量、规格出错:如将每周服用5片误写为服用5片/d,或是仅因成分相似而开具药物,未留意到两种药物间从剂型到规格均存在差异。

药师方面:①药物名称错误:药师未经详细核对即发出药品,导致因药名相似而错给药物的现象发生,如将地巴唑误发为他巴唑;②药物调剂出错:如将甲硝唑缓释片调剂成甲硝唑片,将本应10mg的孟鲁司特钠调剂为5mg;③药物外包装相似导致错发;④药物漏发或多发;⑤药师身体状况不良或存在消极情绪,降低给药正确率;⑥交待不清:一些患者文化水平较低,如不作任何解释直接将外用与内服药物直接交给患者,则患者极可能误服外用药,进而引发问题,追究药师责任;⑦离岗:药师纪律意识差,独自值班时擅自离岗,如危急患者需要抢救药品时无法找到值班药师,则必将延误抢救时机,引发责任事故。

1.2客观因素 药房布局不合理;未对药品摆放进行规划,导致误拿;患者因排队等候时间长而与药房人员发生摩擦,进而少拿或拿错药物;患者同名同姓或音近,导致药物给错。

2 药房差错的预防

经由上述因素发现,除去客观因素,还有诸多药房差错是由医师或药师疏忽所致,然而但凡是人,就不可避免会发生错误。药房工作强度极大,仅仅依靠人脑来记忆和完成所有任务是极为有限的,因而长期以来,如何降低给药错误率一直是药剂师所致力的目标[3]。目前,系统错误被认为是导致药房差错率无法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改进当前的管理系统,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减少差错的发生。研究证实,不同的药物分配系统,其差错率也有所不同,而自单剂量给药系统问世之后,实践发现该系统可将差错率由21%降低至8%,显著减少了药房差错的发生[4]。为此,笔者结合该系统与自身经验,提出以下预防措施:①应制定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培训药师专业技能,建立通报制度,并规范化调配操作流程;②为药房药品的摆放与贮存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③制定健全的药物管理与安全保护系统;④制订具体的差错预防对策与服务规范程序;⑤创建保密性的给药差错报告系统,从而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提高差错防治效率。

3 药房差错的管理与实践

要减少药房差错,就需落实好以下管理制度。①药物摆放制度。为提高给药效率,应严格规划所有药物的摆放区域。药物上架前详细审核药物信息,根据使用期限摆放药物,有效期最近的药物放在前面,反之则放在后面,并不得随意更改先后顺序;同时,在大规模上药后,应根据流程实行常规检查。非药剂师不得对药物进行补充。②危险药物管理制度。危险药物即可对人体造成极大损害的药物,为避免误拿,应为该类药物设置专门的药架,并严禁与其它药物混放,同时还应于每层药架醒目位置挂上颜色鲜艳的警示牌,并注明高危药品[5],以提醒药房人员勿错拿该类药物。③近效期药物管理制度。每种药物都有其相应的使用期限,如误将超过期限的药物交予患者,则不仅不会起到明显疗效,还会加重患者身体负担,为此应指定专人每日进行药品使用期限的核查工作并及时将过期药物登记公示,以防止过期药物从药房发出。④物管理制度。主要做好交接班工作,确保清单与实际相符。⑤药物退回制度。一般情况下如无特殊原因,发给患者的药物均不予退回;但若遇到患者用药后发生诸如药物过敏,严重不良反应,或病情变化等问题时则应视情况退药,但仅限于注射类药剂。退药时,由医师负责开具退药处方并说明情况。⑥药物拆零管理制度。为方便拿取,拆零药物应摆放于其相应的完整包装药品前,或统一放置于专门的拆零药柜,并注意将药物原本的外包装与标签保留下来。⑦处方调配管理制度。所有药师上岗前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核制度,明确其具有任职资格后方可上岗,并认真落实调剂处方的"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剂型、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性、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做好后台配药师与前台发药师的双重审核,以最大程度保证发药准确性。

4 设立药物咨询窗口

为进一步实现药物知识的普及,方便大众了解相关事项,医院可单独设立药物咨询窗口。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属对药物的任何不解均可通过该平台得到答案,有效减少了药师在调配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这一平台,医师在用药方面的困惑均能得及时的解答,同时还能起到巩固与提高药师专业知识的作用,降低药房差错发生率。

综上所述,药房出现差错影响的不仅仅是医院形象,更重要的是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绝不可放松警惕。目前医院在药房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落实好管理及预防措施,既需要各级领导加强重视,也需要医院全体人员的共同支持与配合,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各个用药阶段的工作,从而降低差错率,保证用药安全性,继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彭丽华.基层医院药房差错分析和质量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334-335.

[2]何晓兰.浅谈加强医院药房管理及提高服务质量[J].医药杂志,2011,32(01):61-62.

[3]孔飞飞,谭兴起,郭良君,等.医院药房退药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药物警戒,2011,8(02):102-104.

[4]凌青,陆俊.浅谈医院药房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01):115.

[5]杨慧玲.基于风险管理的药房差错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药业,2012,21(18):71-72.

上一篇:持续护理干预对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 下一篇:大肠埃希菌所致肛周脓肿感染的药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