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问题化作业的设计

时间:2022-08-30 03:53:01

初中化学问题化作业的设计

【摘 要】化学作I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化学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的学习,从而能够理解、掌握并应用化学。在问题化作业的设计中,课前、课中、课后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因此问题的设计也有所不同,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系统性的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化作业;设计;系统性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初中化学课堂已经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之相比,作业设计却仍然有较大的不足,受制于传统作业设计理念,教师强制性的题海战术较多。作业就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练习问题或者实践性的实验和活动。化学作业从设计目的上,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预习、复习、理解、掌握及应用已经学会的化学知识、方法及技能的重要途径,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中,了解学生从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反馈,了解教学的效果,从而继续改进教学过程。要使化学作业真正与化学教学过程相配合,起到巩固学生化学知识的效果,就需要在作业设计、布置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化作业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手段。

一、问题化作业

1.问题化作业的概念

问题化作业就是以学生问题为开端,以教师问题为目标,在课前、课中、课后设计一系列的层次性、扩展性、图式化、精心设计并且可迁移的问题群或问题系统将学科内容串联起来,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结构性的作业形式,解决学科问题。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就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学习兴趣,并主动深入理解并掌握知识,使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2.问题化作业的设计要点

问题化作业是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并统一规划问题,将问题群有效贯穿在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中,各个阶段的问题化作业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作用也各不相同。课前的问题化作业主要目的在于驱学,即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课内问题化作业的目的在于导学,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后问题化作业的目的在于进行学习探究,即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问题化作业,将教学内容有效的串联在一起,使作业系统化、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的问题化作业设计

1.课前作业设计

课前作业的目的在于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体会学习的过程,建立学习的能力。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布置“预习某单元内容”这种宽泛、无效的要求。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目的、侧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要围绕单元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对学生要在预习中达到的目标明确化,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在作业设计上,要注意几个重要问题,第一,要注意联系旧知识和新知识,问题的设计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避免学生完全无法找到问题切入点。第二,问题的设计要有提示性,能够提示学生如何解答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者合作探究等形式自主完成学习。第三,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从浅显到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归纳和综合。第四,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问题设计时可以创设情境,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引入问题。

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单元的课前作业设计:

(1)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碳物质,明白了碳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在完全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有没有毒呢?

(2)我们在灭火时通常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物体燃烧时需要氧气,为什么二氧化碳能够隔绝氧气阻止物体继续燃烧?为什么二氧化碳在灭火器中是以液化形式储存的,但在喷出后马上就变成了气体?为什么同样是气体,二氧化碳却会扑灭火焰,而不是使火焰燃烧更快?

(3)能不能直接进入很久没有开启过的菜窖,为什么?里面产生了什么对人体会有影响的物质吗?为什么在菜窖口人体不会感觉到有不适应的问题?

根据这个灭火器和菜窖这两个典型的生活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而问题的提出也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能够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带着目标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找出这几个问题的原因。

2.课中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知识的获取和巩固以及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要在问题作业的设计上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重视对学生问题的探索过程和方法的培养,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课中作业主要是通过一个问题串来完成的。教师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思维深度不同的小问题,各个问题对应不同的小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疑点。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导学生及时地理解并巩固新知识,使新知识通过一个问题串系统化、结构化。

“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课中问题化作业设计:

教学目标:

(1)二氧化碳有什么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有什么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有什么主要用途?

自主实验:

根据实验5-5设计如下问题:

(1)为什么烧杯里面的蜡烛会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样的性质?

(2)为什么烧杯里面下层的蜡烛会先熄灭,而上层会后熄灭?

(3)这个实验表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合作交流:分析实验现象,根据上面的问题,选择正确的结论:二氧化碳具有(可燃烧/不可燃烧性),二氧化碳在密度(大于/小于)空气。进而得出二氧化碳不能够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

根据实验5-6设计如下问题:

(1)把装M二氧化碳的塑料瓶注入水后,塑料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二氧化碳是否能够与水相溶解?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

(3)把二氧化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产生怎样的颜色变化?加热后颜色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主实验,完成5-6实验。

合作交流:分析实验现象,根据上面的问题,填写下面的结论:塑料瓶变 了,二氧化碳(是/不)溶于水,(有/无)颜色变化,(有/无)气味,与水反应形成了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与水相溶的二氧化碳液体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试液变 色,说明 ,反应化学方程式 ,加热后溶液又变成 色,是因为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根据实验5-7设计如下问题:

(1)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

自主实验:学生自主完成实验5-7。

交流合作,完成如下题目:二氧化碳吹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 ,说明 ,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向澄清石灰水吹入二氧化碳,会生成沉淀物 。

课中问题化作业的设计既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知识的积累,又要形成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和应用的方法。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则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一步步的自主探究中逐渐揭示二氧化碳的各种性质,能够有效地回答课前问题。

3.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展示,又是促使学生继续拓展学习的载体,根据不同学生的接收情况和知识储备,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知识存储和接收能力较差的同学旨在巩固新知识,而对于知识存储量高、接收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性设计。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要尽量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要注意层次性、开放性、反思性、趣味性以及创新性等。

“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课后作业设计:

(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中,把二氧化碳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石蕊溶液就会变成红色: ;当清洗容器时,石蕊溶液又会从红色变回紫色: 。

②装了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放置时间较长后,瓶塞附近常常会堆积一层白色的粉末: 。

(2)拓展问题:为什么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会晕倒?怎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菜窖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怎样避免这种影响的发生?这说明二氧化碳能不能用于呼吸作用?

三、结语

问题化作业使教学更为整体化、系统化,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方法,使学生获得了更为全面的发展,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兴趣,充分的体验到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但在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数量以及细致程度,避免影响课堂容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在问题的设计中还要注意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避免被问题牵扯过多而使教学内容零碎化,课堂重点无法突出。因此,在问题化作业的设计上,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更加科学地设计问题,布置作业,真正实现作业与教学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康永军.初中化学问题化作业的设计――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9):15-18.

[2]崔鹏.以“问题串”“问题群”优化化学作业设计与评价[J].现代教学,2012(7):74-74.

[3]邱联妹.初中化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探析[J].化学教与学,2015(1):20-21.

[4]刘斌.例谈初中化学课堂作业的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5(4):48-49.

[5]刘晓艳.在化学作业设计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2):190-192.

上一篇:谈《机械识图》空间想象力的教学 下一篇:自制体育器材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