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探究

时间:2022-08-30 03:46:5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探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观察组中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照组中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早治疗中的有效率87.5%,患者的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手段,选择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在中药灌肠时有痛苦,还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盆腔炎;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

盆腔炎指的是女性生殖器以及周围组织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可以只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累及几个部位。输卵管是比较常见的部位。很多妇女由于性生活过多且过度频繁以及月经期间不卫生而引发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妇科病的祸首。因此对于其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照组中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所有患者在血常规以及B超检查之后确诊为盆腔炎。患者年龄在18-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 3.5)岁。人工流产术后以及产后发病的患者有21例,有宫颈手术的患者有15例,月经期间有盆浴史的患者有17例,在月经期间有史的患者有21例,其他不明原因的患者有7例。患者的具体病因如下:出现恶心、腹痛以及腹泻等现象的患者有18例;出现体温过度,心律加速过度以及下腹压痛等现象的患者22例;出现后穹窿触痛、宫颈抬举疼痛的现象的患者有23例;有18例患者出现子宫压痛以及活动受限的现象。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西医抗炎治疗,首先使用庆大霉素70-100mg/d,静脉滴注。然后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找到其相对应的致病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同时加用中医治疗的方法,采用中药做保留灌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疗程的时间。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只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并不加中药灌肠治疗[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治疗方法相同,主要有调节电解质平衡、补充水分以及消毒护理等。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多喝水,在饮食方法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在月经期间禁忌性生活。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据用 x s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比较 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有效率有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的87.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满意度方面的比较 观察组中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为90.17%,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88.87%,两组之间的满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盆腔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大部分是感染所致,流产、宫内上环以及分娩和性生活不卫生、性生活泛滥也是其相关的因素[4]。胞宫胞脉空虚,病菌乘机侵入患者体内,进行繁殖,并且在湿热以及血液交集下,使得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盆腔炎的发生。研究发现,慢性盆腔炎大多是因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所致。现如今盆腔炎已经成为妇科疾病最常见的炎症之一,在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因为盆腔炎患者往往会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所以对于如何根治此病是目前研究的关键[5-6]。在本次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中的患者在治疗的有效率上达到了100%的高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马宝璋,王树林,方凤奇,等.炎克宁冲剂对大鼠慢性盆腔炎局部免疫功能调节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1):20.

[2] 潘天慧,李伟莉,李大剑,等.中药基本方辨证运用对崩漏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8(5):86-87.

[3] 王颖,杨骏.针刺风池、风府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3(9):123-124.

[4] 徐贤伟.中药内服、灌肠加TDP照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6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5(5):65-66.

[5]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5-246.

[6] 朴永华.122例妇科盆腔炎的临床诊治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0):142-143.

上一篇:针灸对中风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某校女大学生、性观念与性教育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