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大病自己治身体舒适心欢畅

时间:2022-10-01 09:22:49

【摘要】 目的 用简单的方法自己治疗自己。方法 用“内视”的方法,观察、感知、体会、记录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套简单方便的诊断方法,自己诊断病位,病性。向智能药物靠近,服用携带方便的,灵活多变的,系列完整的内服胶囊类制剂。结果 笔者曾经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工作生活困难,出于本能,用前述方法自己治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不舒适症状,提高了健康程度。结论 如果许多人都能自己给自己治病,那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或许人类征服疾病的能力将会向前推进一步。这套方法,简、便、验、廉,可以解决看病贵,就医难等社会问题,由此可以开发食品,研究植物,动物,医疗器械……“内视”的思考方法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可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内视;病位;病性;中药;治疗自己

笔者用中医中药自己给自己治病二十多年,实践经验颇多,学习传统中医并有所创新,研究出一整套自我诊断方法和一整套治疗日常生活各证的系列中成药,提高了自己的健康程度,简单方便,可能适于推广。

1 关于人体的另一种观察思考方法

眼睛是向外看的,五官(眼、耳、鼻、舌、身)感知外界。许多的科学学科都是通过观察外在的某事某物,来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的。但是医学,不仅要“外视”,还要“内视”,即眼睛向内看,观察“客观的自己”。这个“客观的自己”,不接受自己主观的命令。我们可以命令自己抬腿走路,命令自己手持铅笔写字,这是“主观的自己”;但我们不能命令胃肠停止蠕动,不能命令自己不要做梦,不能命令自己的头发不要生长,不能命令自己不要出汗……而这些,都是“客观的自己”。我们想象,将“客观的自己”推开去,观察它,感知它,体会它,记录它,研究它,知道它,描述它。这里的观察、感知、体会统称为“内视”(后文相同)。人贵有自知之明,或许人们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很珍贵,很难?

我们需要“内视”,其理论基础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成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1]一般来讲,产生疾病的原因,应多从人体自身找原因,以内因为主。

什么样的人能做到“内视”呢?可以将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型的,一类是内向型的。当然还可以细分为:超外向型的,中外向型的,即外向又内向的,中内向的,超内向的……应该说,那些精英人物是即外向又内向的,平衡,健康,智慧——精英。外向型的人,

有些发散性,有拒绝性。体力好,易饥饿,喜肉食,痛觉不太好,或感觉不太好,因而抵抗力好,能抵抗轻微病痛的痛苦,所以不得小病,或得了小病也感觉不到,得病就是重病,大病。内向型的人:有些吸收性,有接纳性。体力不太好,喜素食,……痛觉好,或感觉好,抵抗力不太好,轻微病痛的痛苦就能感受到,承受不了,有点小病就及时治疗,所以不得重病和大病。说到这,大家可能已经知道了内向型的人,和即外向又内向的人,五官感觉好,这类人可能能做到“内视”。这类人占人群的少部分。人们能做到“内视”,经训练能做到“内视”。

“内视”什么?都是些极普通极寻常的现象:几点起床,穿多少衣服,如两件毛衣两条毛裤……几点哈欠,哈欠几个?几点喷嚏,喷嚏几个,是左鼻孔还是右鼻孔?几点放屁?几个,长短,臭味与否?几点后背痛……小便,大便,吃饭,头痛,手腕痛,拇指冷,中指麻,手心汗……中医理论就是从这些极平常的现象中,分析,辨证,得出病情结论,然后加以治疗。像蜜蜂酿蜜一样,化腐朽为神奇,很奇妙。

笔者通过20多年,20多个365天的每一天的经常性的自我观察,结合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总结出一套新的中医诊断方法,使诊断变得简单,使诊断结论细致具体直接。比如:后下里寒,前中里热……小病,可以进行简单的治疗,及时解除痛苦,避免酿成大病,达到身体舒适的目的。对于一些大病,比如后下里寒性肾病,前中里热性胃炎,也可以从解除每一天的不舒适症状入手,逐步消减病的程度,最后达到缓解或治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内视”较简单,普通人也能自我诊断,由此进行自我治疗。

“内视”可以训练思维,使我们即会“外视”,又会“内视”,会双向思维,遇事即为己着想,又为人着想,学会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看问题,使人变得善良,不自私,减少争斗,生活和平,社会安定!

如果许许多多的人都能自己给自己诊断治病,那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2 小病大病自己治 身体舒适心欢畅

我们可以观察、感知、体会、记录自己,进而可以诊断自己:

首先从病位入手。把人体分为六个部分。

人体的躯干部分是人体除掉四肢、头颈的部分。先将躯干分为前部和后部两部分,再将前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后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别叫做前上﹑前中﹑前下﹑后上﹑后中﹑后下。

一般的,中国男人的前上:就是前胸部,大约从脖颈下缘至剑突[2]的上部2cm处,及两侧;前中:大约是剑突的上部2cm至肚脐的上部2cm处,及两侧;前下:大约是肚脐的上部2cm至会阴处[3],及两侧。后上:后背与前上对应的部分;后中:后背与前中对应的部分;后下:后背与前下对应的部分。

上﹑中﹑下的界限是个模糊的概念而且是变化的,不是确定不变的。上﹑中﹑下的界限随着季节﹑体温﹑疾病等的变化而变化。这时要详加辨别。

那么四肢和头部的痛苦或疾病怎么确定病位呢?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经验,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经络学说,结合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将四肢,手足,头面的各个部位细细的划分,将手腕部,前脖部,足跟里侧,额部,后头左侧……分别归属于前上﹑前中﹑前下﹑后上﹑后中﹑后下。这样,将人体划分为六个系统。即前上系统,前中系统,前下系统,后上系统,后中系统,后下系统(四肢头部的病位归属,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这六个系统,模糊地说,前上对应肺﹑心﹑乳腺系统;前中对应胃系统;前下对应肝﹑大肠系统;后上对应肺﹑心系统;后中对应脾系统;后下对应肾﹑大肠系统。

这六个系统,每一部分都可以再分为“表”和“里”,如后中表,后中里,前下表,前下里……。

其次,是疾病的性质。当病位确定之后,我们再区别每一病位的病的寒热,虚实……这一点和传统中医相近。

病位病性确定了之后,我们身体哪一部分的不适,都能想到是哪一个系统出问题了,属哪一个脏器功能出问题了,使诊断变得很简单。比如,当我们咳嗽发烧,前上处烧灼感、疼痛……我们可以诊断自己:

“前上里热”。此时医疗仪器不一定能查出肺部炎症,但我们感觉到了,可以及早治疗,解除痛苦,避免酿成大病;当我们食欲减少,喜喝冷水,前中处的两侧胀满感,我们可以诊断自己:“前中里热”。同理,此时医疗仪器不一定能查出胃部炎症……当我们经常后腰凉,两膝凉……我们可以诊断自己:“后下里寒”,肾系统的功能有障碍了,应该用点治肾的药……向西医的诊断靠近,很简单地就知道自己患何病了。您觉得简单吗?

确定了病位病性,我们基本可以诊断自己患有什么证或什么病了。

关于治疗:当病位确定之后,我们根据病位选用适当的中药,分别治疗各个系统的证状。这些药都像长了眼睛,可以直达病所。比如用前上“里”药治疗前上系统“里”证,用前中“表”药治疗前中系统“表”证……我们治疗前下的里热表寒证,可以用些前下的里寒表热药,治疗后中的里寒表热证,可以用些后中的里热表寒药,使该部分不太热也不太寒了,平衡了,就痊愈了。

我们可以单治前上一个系统,还可以同时治疗前上前中两个系统……三个系统……或六个系统都治。

我们既可以治急性病,也可以治慢性病。

一般的,身心健康的人,是不胖不瘦的,皮肤是光泽的,情绪是稳定的,不必刻意去美容,去减肥,去喝水,不必忌糖,忌肉,忌酒……顺其自然,自自在在的生活。有了小病大病,也能自己治,快速地恢

复身体舒适,保持心情宁静愉快。

关于药品:笔者开发的药品都是普通的纯中草药制成的胶囊类药物,似也可以制成药片类。一般来说,可以治疗上述六个系统的任何不适,通治各证。服用方便,不用水煎服,携带方便,可以灵活配比。临证时,是用几种不同的药,还是用同一种药的不同的用量,都可以灵活配比使用。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时,常常随着季节、身体的变化而变化药物配比与组成,常常三天一变或六天一变,这有点难度,但有点规律性,已经得到了一些规律,另有一些规律还在探索之中。笔者经过长达二十多年对自己身体的药物实验,得出了一些经验,对未知的规律已经不再恐惧,有信心继续探索下去,为医学事业做点贡献。

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这些药物的组成都是常见的中草药,无毒无副作用,而且伸缩自如,如果这一次的人体自我感觉不确切,导致用药量多了,有新的不适时,下一次药量可以减少一些……将几次的用药量平均之后的药量,是准确无误的。如果这一次人体自我感觉不确切,导致用了“表”药,下一次可以用“里”药以配平……在总体上,使每一次用药都保持在最适当的程度。准确适应人体的,就是安全的,准确适应病情的,就是有效的。这些按照人体部位分类的药,有方向性,可以直达病所。这些按精确比例计算的药,适合人体各部位不同的精确需要。安全,善良,治病,改善体质和人品。

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使用这些方法自己给自己治病,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自己给自己用药,目前还在探索中,笔者在最近的二年中,使用这些药,有效率是90%多,若长期服用,有一点成瘾性,但停药也不太难,安全。自己给自己用药,有用时多的缺点,但可能可以用计算机编辑程序来解决。再就是配药精细、麻烦,但都有办法解决的。

还有一些未知的特点有待发现。总体来说,优点是很多的,若能广泛应用,或许人类征服疾病的能力会推进一步;若能进一步开发,前景是特别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矛盾论.选集第一卷.p30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

[2] 剑突:胸廓下口宽而不整,由第12胸椎、第11及12对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膈肌封闭胸腔底。两侧肋弓在中线构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的尖部有剑突。剑突又将胸骨下角分成了左、右剑肋角。剑突尖约平对第10胸椎下缘。胸廓前壁最短,由胸骨、肋软骨及肋骨前端构成。后壁较长,由胸椎和肋角内侧的部分肋骨构成。外侧壁最长,由肋骨体构成。相邻两肋之间称肋间隙。柏树令,应大君.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系统解剖学.p45.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12月第1版,2011年11月第7版第56次印刷.

[3] 会阴:指骨盆的下方,左右两腿之间的区域。后部有,前部有外生殖器。狭义的会阴指女性与阴道口之间的狭小区域,分娩时应注意保护,以防撕裂;男性会阴深处有一段尿道通过,当患病时尿路需要改道,常在此处做尿道造瘘术。夏征农,罗竹风,等.辞海.p360.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上一篇:艾灸仆参穴佐治婴幼儿腹泻98例分析 下一篇:医院财务管理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