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2-08-30 03:32:27

产后出血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产后出血患者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防范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6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2例予以产后常规治疗,而实验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间营养学指标、住院时间、哺乳时间差异,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营养学指标(体重、白蛋白、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产后出血;早期营养支持;营养指标;哺乳时间

22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86-02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后并发症,虽然目前各项研究间关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报道不一,但产后出血是危害产妇生命安全最常见疾病已逐渐成为共识。产后出血量少时可无严重危害,而大量出血可造成贫血、席汉氏综合症,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产妇的预后。而产后出血产妇营养状况不佳,影响其恢复和哺乳,对婴儿产生不利影响。故本研究通过对32例患者予以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探讨其临床价值,取得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产科住院并行分娩并发产后出血患者64例,其中,出血量500-1000m者28例,1000-1500ml者17例,1500-2000ml者12例,2000ml以上者7例,以上出血量由称重法测的。65例患者中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6.5±6.1岁;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23例。剖宫产手术分娩者38例,自然分娩者26例。

1.2分组和治疗将6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32例予以产后常规治疗,而实验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早期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患者间性别构成、年龄分别、出血量、出血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营养学指标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行营养性指标检测,主要指标有体重(W)、白蛋白(ALB)、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营养支持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间上述四项指标间差异。同时,统计分析两组间住院时间、哺乳时间差异;另外,监测统计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采取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间术后营养指标差异监测记录两组患者间体重(W)、白蛋白(ALB)、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并行统计学处理。

2.2两组患者间住院时间、哺乳时间差异实验组3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哺乳时间分别为产后8.7±2.9天和4.1±2.2天,而对照组对应天数分别为14.5±3.6天和7.1±4.2天。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住院时间、哺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统计对实验组32例患者随访观察发现,早期出现腹泻2例,腹胀3例,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产后并发症之一,最常见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等。而产后出血产妇营养状态不佳,不但影响自身恢复,亦造成早期泌乳不足,导致母乳喂养延迟。而产后出血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是否可行以及疗效如何尚存在一定争议。

本研究通过对比产后出血常规治疗组和营养支持组营养指标、住院时间、哺乳时间差异发现,早期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营养状况,同时,能节约住院时间,保证及早母乳喂养,不良反应少且轻。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患者予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余凤林,马子燕,等.29例胎盘植入所致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与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导报,2009,18(03):107-108.

[2]华嘉增.妇女保健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3]刘虹,刘雪梅,等.子宫阴道检查在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中的重要性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23(19):26-28.

上一篇:浅谈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历史教学 下一篇:中学文学写作教学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