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对多义词现象分析的误区

时间:2022-08-30 02:14:25

浅析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对多义词现象分析的误区

作者简介:袁铮(1988-),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文学硕士,就读院校: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摘 要:本文着眼于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词的分析,通过分析多义词所涉及的范畴层次,证明多义词的义项不能以词义标准化做为单一范畴。原型范畴理论在范畴化过程中所处的层次只涉及“平面关系”,因此若以“家族相似性”和“原型”为标准,最终会导致像对多义词那样的错误分析,即把不属于一个范畴的事物划为同一个范畴。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平面关系;上下关系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以“家族相似性”“原型“为标准,试图对语言的各个层面作出合理的解释。在分析词义的时候,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构成一个聚合状的原型范畴。然而,多个义项以词义为标准并不能构成一个范畴;所谓的“原型”也只是把它们归为一个由心里现象产生的“假范畴”。原型范畴理论主要依据“家族相似形”和“原型”的概念,错误的把各个义项当作同一范畴。

二,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其对多义词的分析

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为原理范畴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此后,Berlin&Kay在20世纪60、70年代通过对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考察,发现颜色范畴在不同语言中是靠焦点色组合在一起的,这也为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奠定了进一步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Rosch正式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Rosch认为:原型范畴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各个成员的自然范畴,在范畴化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原型就是比同一概念中的其它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种典型代表在识别范畴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此后,经过Labov,Lacoff & Johnson等人的发展,原型理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强调:范畴之间成员地位不平等,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范畴与范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形成一个连续的统一系统;往往不能对成员作出绝对的划分,尤其是对于那些边缘成员,很难界定其究竟归属于哪一类。

在对多义词的分析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词多义的现象。认知语言学学者们也试图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Taylor(2001)认为:“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不能用共同的语义特征统一起来,而是通过“语义链”来产生关系。“A―B―C―D…”A与B通过某种共同属性或其它相似性来取得联系,B与C以同样的方式取得联系,依此类推。Taylor把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当作一个原型范畴看待,他认为在这个范畴内,相邻成员之间存在意义上的联系,而不相邻成员之间可能几乎没有共性。另外,Taylor还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原理可以很好的解释多义词现象。

正如许多西方认知语言学家一样,中国也有许多学者也把语义范畴当做原型范畴对待,认为义项成员不具有同等地位,而是具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总之,原型范畴理论一方面认为造成多义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核心义项基础上对隐喻的语义扩展。一个词在其应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表达的需要,在语言中还没有找到相应的词表征,因此产生了词义的衍生,进而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接下来本文将浅析以原型范畴理论分析多义词现象的误区。

三,多义词与范畴之间的关系分析

语言中的多义词现象实际上是遵循人类语言经济性的结果。比如以人为例,过去的人,现在的人,以及将来的人是一个无穷的集合。由于用同一个语言形式来表达不同的事物,这样就出现了多个义项对应一个形式的结果,即多义词现象。由于这些没有表征出来的不同形式是与众不同的概念范畴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其本身也是一个个体的存在。接下来,我们通过词性标准和语义标准来讨论。

1,词性标准

以词性为标准,一个词的多个义项可以属于一个或几个范畴。比如在不同的语句中,一个词可能会用做不同的词性。如汉语的“打”在句中“我打了他”做动词,在“我买了一打笔”中做量词。如果我们以词性作为划分标准的化,第一个“打”与第二个“打”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从词性这个层次面看,一个词有多个义项的话,不同义项应构成不同范畴。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它们归为同一范畴。

2.语义标准

以语义为标准,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不构成一个范畴。因此,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单独的分析语义。词义是存在于人脑中的概念,是人类范畴化的结果,因此一个义项也就是一个范畴在人脑中的内化。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所以只代表一个概念范畴,而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因为是不同事物的内化,所以代表不同的概念范畴。比如“spirit”这个词的义项这种包括1, the part of a person that includes their mind, feelings and character rather than body; 2, a strong alcoholic drink. 以语义为标准的话,烈酒应该与饮料等属于一个范畴,但是与精神和心灵则不会成为一个范畴。当然它们代表事物,所以都属于名词范畴,但这是以词性为标准划分的而不是以语义划分的。可见以语义为标准把它们划分为一个范畴的是一种错误的方法。或许这些义项之间或许有些某种联系,但是这绝不是意义上的联系。

四,结语

经过词性和语义标准的分析,我们不能把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依据原型范畴理论归为一个范畴中。既然范畴是一个类的概念,并且以意义为标准,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又不能构成一个类,所以多义词的义项不构成范畴。多义词的本质其实是共享一个形式的多个义项构成的语义网络,各个义项之间是相互排斥的,是一个个独立平行的个体。原型范畴理论由于错误的以“家族相似性”和“原型”的标准来对范畴进行划分,混淆了范畴与范畴化的关系,因此错误地认为多义词中每一个义项属于同一个范畴之中。因此,原型范畴理论不能很好的完成分析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关系的任务。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Taylor, J.(2001).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 in Linguistic Theory.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Ungerer, F.(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2006). 认知语言学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4] 刘佐艳.(2002). 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 外语研究.

上一篇: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研究 下一篇:浅析古文字音形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