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出境勿忘审批申报

时间:2022-08-30 01:54:11

文物出境勿忘审批申报

2005年10月20日,香港旅客陈某欲乘班机从某国际机场出境前往香港,未向海关申报任何物品。但A海关在随机检查中发现其行李箱中装有用旧衣服包裹的青印花芒口碟、碗各1件,青花三足炉1件。A海关将上述物品暂扣并提请该省的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站进行鉴定。经鉴定,陈某携带的青印花芒口碟、碗的朝代是南宋,为国家三级文物,青花三足炉为明朝文物,均属国家禁止出境文物。2005年12月28日,A海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决定没收陈某携带出境的上述文物。陈某不服该行政处罚决定,于2006年1月16日向A海关的上一级海关提起行政复议申请。

行政复议情况

陈某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称:青印花芒口碟、碗是其于2005年9月12日从香港携带入境参加翰海文物藏品秋季拍卖会的,因为流拍,所以携带回香港,用旧衣物包裹是因为怕磕碰。因其不了解海关有关规定,所以进境时未向海关申报。但是,其从香港出境时曾向香港海关申报了上述两件物品,并有当日香港出境申报单予以证明。青花三足炉是其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购买的,当时没有索要发票。陈某认为,海关扣留的上述文物是其个人收藏和购买的,属于合法的私人财产,携带出境未向海关申报是因为不了解有关规定,没有走私违法的故意。A海关作出的“没收”处罚决定是错误的,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作出“责令退回”的决定。基于上述事由,陈某请求复议机关撤销A海关的行政处罚决定,由A海关退还其被扣的上述文物。

复议机关经审理认为,申请人陈某提供的香港出境申报单上记载的物品为“瓷器2件”,并不能证明就是本案中的青印花芒口碟和碗,也无法提供证据证明青花三足炉是从古玩市场购买的。陈某携带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出境,未按照《文物保护法》有关文物出境的规定办理文物出境许可证明,也未向海关申报,而且无法证明上述文物的合法来源。被申请人A海关作出的上述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依据准确,处罚适当,应予支持。2006年3月10日,复议机关对本案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不予支持陈某的行政复议申请,维持A海关的行政处罚决定。

陈某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后,在法定期限内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提示

本案涉及我国文物出境的许可、暂时进境文物复出境以及作为海关行政处罚依据的重要情节――文物合法取得的问题。我国文物保护和海关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问题有明确、详细的规定。

我国对文物出境的限制性规定

我国不限制文物进境,但是对文物出境实行严格的限制,并且实行文物出境许可和申报制度。《文物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除依照本法规定出境展览或者因特殊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出境的以外,国有文物、非国有文物中的珍贵文物和国家规定禁止出境的其他文物,不得出境。

我国将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化部令第19号)以归纳和列举的方式,根据文物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代表性的重要程度,规定了一、二、三级文物和一般文物的鉴定标准。根据《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海关总署第43号令)以及1987年海关总署《关于禁止、限制进出境物品表的公告》(已被海关总署第43号令的禁、限物品表修订)的附件“关于执行《公告》的说明”,所有文物分为禁止出境和限制出境两类。

禁止出境文物:

珍贵文物;

有损国家荣誉、有碍民族团结、易引起边界争端,在政治上有不良影响的文物;

公元1795年(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文物(业内又称“线上文物”)。

限制出境文物:

一般文物,即公元1795年(乾隆六十年)以后的文物(业内又称“线下文物”)。

文物出境应办理什么手续

根据《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以及《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文物发[1989]9号)的有关规定,文物出境应办理鉴定审批和海关申报手续。文物出境许可证和文物出境鉴定火漆标志是文物出境的主要凭证。文物出境许可证由国家文物局统一印制,文物出境鉴定火漆印分为3种,中心均为文物外销标志(与全国文物外销商店统一定点标志一样),下方的编号A字头为文物经营单位的外销文物,B字头为私人携运出境文物,C字头为经依法批准的超限文物,适用于入境后复运出境的超限文物或经鉴定特别许可出境的超限低值文物。字母后面的数字为颁发记录号码,由颁发机关和海关存底备查。

出境前报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

托运、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前,必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站审核。文物出境鉴定站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鉴定,作出是否准许出境的决定。属于禁止出境文物的,除依法出境展览或者因特殊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出境的以外,一律不批准出境;属于限制出境文物的,经审核可以出境的,钤盖出境鉴定火漆标志,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并可以指定文物出境的口岸。

出境时向海关申报

海关收到文物出境的申报后,对出境文物进行查验,凭文物出境鉴定火漆标志和文物出境许可证验放。未按照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站指定的口岸出境的,海关不予放行。

文物暂时进境应办理哪些手续

暂时进境文物是指因修复、展览、销售、拍卖等原因暂时携带、运输、邮寄文物进境,待有关活动结束后复运出境的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暂时进境文物复出境管理规定》[(1995)文物文字第295号]的有关规定,携带、运输、邮寄文物暂时进境,应办理如下手续:

进境申报

文物持有人应向海关书面申报,并报明有关文物需要复运出境。进境地海关将有关文物施加封志后,交由文物持有人送往国家文物局指定的文物出境鉴定站办理复出境手续。目前,国家文物局指定的办理暂时进境文物复出境手续的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站有北京站、天津站、上海站、广东站、江苏站、浙江站、福建站、云南站8家。

文物鉴定部门审核、登记

文物出境鉴定站查验海关封志完好无损后,对每件暂时进境文物标明文物暂时进境标识(钤盖编号为“C”字头的火漆标识),并登记拍照。暂时进境文物复出境时,由原审核、登记的文物出境鉴定站核对入境登记拍照记录,查验文物临时进境标识,核对无误后标明文物出境标识,并发给文物持有人文物出境许可证。

出境申报

火漆标识和文物出境许可证是文物出境的重要凭证。暂时进境文物复运出境时,文物持有人应当向海关书面申报,海关凭上述火漆标识和文物出境许可证验放。

暂时进境文物进境时未申报、海关封志出现破损或进境后未按上述规定办理复出境鉴定手续的,应按文物出境的有关规定办理文物出境手续。

合法取得文物的方式

根据《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合法取得文物的方式有以下五种:

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

从文物商店购买;

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

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

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取得或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根据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我国的文物流通领域实行文物商品归口经营、统一管理,既保护了国家珍贵文物,又方便了民间正当的文物交流。但是,许多地方的非法文物交易屡禁不止,一些商贩甚至把国家严禁出境的珍贵文物卖给外国人,文物走私相当猖獗。此外,一些经营旧陶瓷器、旧工艺品、旧家具等的旧货市场也不时夹杂有文物上市。

为了加强文物市场管理,国家文物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于1992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物市场管理的通知》[(92)文物字第209号],规定下列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只能由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依法批准的单位在准许的范围内专营,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经营:

1911年以前中国和外国制作、生产、出版的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和其他金属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种质料的雕刻品以及雕塑品、家具、书画、碑帖、拓片、图书、文献资料、织绣、文化用品、邮票、货币、器具、工艺美术品等;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确定,报国家文物局备案的1911年至1949年间中国和外国制作、生产、出版的上述所列物品中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者;

国家文物局确定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除上述国家规定专营的文物以外的,方可由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批准的经营者在旧货市场销售。非法经营上述受国家保护的文物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根据情况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分别对经营者予以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非法经营的文物、撤销对文物监管物品的经营权、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案中,陈某的青花三足炉经鉴定是明朝文物,按照规定是不准在旧货市场销售的,因此,即使陈某称是在旧货市场购买的,也是非法的,其所有权不受法律保护。《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进出境,未向海关申报但没有以藏匿、伪装等方式逃避海关监管的,予以没收,或者责令退回,??”海关在适用该条实施行政处罚时,对于当事人不能证明文物合法来源的,一律予以没收。陈某携带无出境许可证的国家禁止出境文物出境,未向海关申报,也无法证明文物的合法来源,A海关依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没收其携带的文物,适用法律正确,处罚适当。

上一篇:不可丧失的物权效力 下一篇:关联交易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