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滁南片雨水排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30 01:30:41

南京市六合滁南片雨水排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对滁南片雨水排放的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应合理编制雨水工程专项规划,加强对河道蓝线的保护与控制;对于地块标高低平,外河水位高的情况,畅通的河网除了有利于防涝排洪,更有利于营造一个生态的水环境和城市面貌。

【关键词】雨水;规划;排涝泵站;河道整治;生态

0.概况

南京市六合滁南片区是以滁河以南、宁连高速公路以东、雍六高速公路以北形成的区域,面积约7.3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以河漫滩地为主,属滁河下游冲积层覆盖区,地面高程一般在6.5-9.5米之间(吴淞高程),比较低平。气象条件属北温带湿润性气候区,亚热带北部边缘,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979.5mm,历年最大年降雨量:1571.4mm,历年最大月降雨量:625.2mm,历年最大日降雨量:241.4mm. 历年最大雪深:51cm。区内水系发达、河道纵多,有自然形成的河道,也有农田水利开挖的沟渠。当降雨不超过5年一遇时,涝水经沟渠穿堤涵洞自排入滁河,当降雨超过5年一遇时,整个片区都要由泵站抽排入滁河。

1.雨水排放存在的问题

1.1现状排水不畅,容易积水

现状局部地势地洼,造成雨季时地面积水严重。随着地块的不断建设开发,违章搭建的建筑物增多,河道被填埋或侵占后变窄,水系流动性变差,淤塞严重,有的变成了断头浜、死水区,水质黑臭。雨水管道建设不完善,雨污水未完全分流,雨水管管径偏小或管道破损严重。另外,地块用地性质由农田变成城市用地,自然生态植被遭到破坏,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对雨水的缓冲能力减弱,加上道路及其他硬化地面的增加,河道防汛压力增大,现有的泵站排涝流量远远不能满足排涝要求,且泵站年久失修,设备老化。

1.2控详中的雨水规划内容与现状脱节

《南京市六合区江北大道雄州段沿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滁南片区的雨水排放出路、管道布局及管径等做了规定,其中最主要的两点:(1)滁河以南、江北大道以北部分,自然河道及沟渠将被填埋,作为城市的地块用地及道路用地;同时取消该片的排涝泵站,雨水收集后排向江北大道。(2)江北大道以南部分,水系进行了调整,局部填埋或改道,增挖一个人工湖泊。这两点与现状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冲突。首先,现状江北大道的雨水是经管道收集后,分段、就近排放到道路旁的水体,根本不能承受北片区的雨水排放负荷。其次,片区地面标高与滁河常水位相差较小,暗埋管道越长埋深将越大,雨水直接排放到滁河完全没有可能。再次,新建不久的金穗大道,雨水排向现状河道,河道若被填埋、改道将断了排水出路,需重新敷设管道,造成道路的返工。此外,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放形式,如果要满足全部暗埋的要求,那么片区的竖向标高就要调整加高,地块填土方量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开发建设的总成本。

2.措施与对策

2.1科学、合理地编制雨水排放专项规划

针对控详难于实施的事实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以生态型、高起点、前瞻性为目标,综合地质、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雨水排放专项规划。克服单一的防洪排涝的传统观念,考虑到城镇整体建设总体规划,结合现状对河道、湖洼进行清障、改建或重建,标本兼治,形成相互沟通、流动畅通的河网水系,从而营造优美和谐的城市水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河道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其次,全面提高雨水排水标准,滁河按100年一遇设防,区域内按20年一遇,最大2小时降水在2小时以内排出,消除积淹地区。合理确定排涝泵站设置的个数、方位及规模,对保留的现状泵站加以改造或扩建。

再次,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充分利用地形,严格遵守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就近排放接入排洪系统或河道的原则。同时对地块的竖向标高加以复核,通过土方量的平衡计算,最大可能地减少填挖方量。

2.2设计体现规划原则,施工同步到位

设计中最大幅度地提高地表水面积,充分利用汇水面积内的河网水系的调蓄能力,削减洪峰流量。江北大道以北部分,贯通自然水系,保留部分河道的同时新开旭光河道,连接旭光泵站和沿河泵站;江北大道以南部分,调整河道蓝线,保留金穗大道附近的水体。调整后河道总长达到10.85公里,河道密度1.49公里/平方公里,河道及湖塘总水面面积为0.292平方公里,水面率为4%。

采用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P、径流系数ψ、降雨历时t的取值上,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t取8~10min,一般地区设计重视期P=1a,低洼广场、立交、穿通道等排渍困难地带及重要地区选用P=3~5 a,径流系数ψ=0.6~0.85。根据地形将片区划分为有、无水域圩区。有水域圩区,考虑河网有一定的调蓄功能,调蓄量取1000毫米,按排涝模数确定泵站流量。无水域圩区,直接抽排,按管道设计流量确定泵站流量。泵站考虑灌排两用,枯水期以自排为主,汛期以机排为主;大小泵不同流量组合形式。

综合防洪、水利、建设、景观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内河的常水位为6.5m,最低水位为5.5m。由下游排出口标高推算满足管道最小埋深条件下的地面标高,然后进行土方量的平衡计算,最终将片区地面标高控制在8.5~11.0m。

实施雨污水完全分流,完善雨污水管道建设,坚持排水工程设施建设与镇政和交通道路建设同步进行。雨水管尽可能使用塑料管,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模块式检查井。河道每隔120米预留雨水管道接入口及检查井,雨水管道的管径根据周边地块的情况进行预留。淤塞严重的河道进行疏浚护砌,整治总长约3.0公里。河道设计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以形成浅滩深潭的多样化水流特征及水体结构,构造生物多样性,同时采用杉木桩、透水砖、直立块石、绿化植物等生态护坡形式,以保持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

2.3运行与管理

畅通的河网水系除了承担片区的排洪功能,还肩负着城市的景观功能。为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河道中安装曝气机,向水体进行人工曝气充氧,改善水质。同时,利用上下游泵站的互换功能,定期从滁河引水,促进河网水系的流动,循环换水后排放到滁河。

保护河道的生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完善机制,加强考核,巩固和扩大水环境治理成果,明确养护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水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调动水务、环保、环卫、绿化、综合执法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河道长效管理工作。

3.结论与建议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大,雨水排放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雨水工程专项规划势在必行。对于地块标高低平,外河水位高的情况,畅通的河网有利于防涝排洪。我们呼吁加强对河道蓝线的保护与控制,解决雨水排放难的问题,同时还市民一个生态的水环境,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以及精神上的需求。

上一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 下一篇:试论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