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技术分析

时间:2022-08-29 09:37:59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技术分析

【摘 要】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高楼大厦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标志之一。沉降观测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部分,对于建筑施工和建筑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广东省徐闻县的高层建筑出发,论述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分析沉降观测技术的基本要求,并完成其中沉降观测施工步骤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控制网点;观测水准点

1 前言

高层建筑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缓解土地紧张和居住矛盾带来福利。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条件和施工周期相比较长,要保证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才能实现高层建筑的重要价值。而沉降观测技术作为减少建筑安全隐患、提升建筑价值的必要技术,国家对于这项技术在建筑施工上有一定的要求。笔者居住在广东省徐闻县,因此以徐闻县为分析范例。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具有实效性的帮助。

2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的必要性

2.1 建筑安全和建筑质量的必要保证

近年来,徐闻县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发展要求高层建筑的数目逐渐增多,保证建筑安全和质量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宗旨之一。沉降观测技术作为建筑质量与安全的把关技术,对建筑工程有必要影响。徐闻县大部分地区为红土壤,土质营养丰富但较为疏松,一旦受到水文等因素影响,建筑基础部分出现了沉降的现象。出现沉降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建筑变形。因此沉降观测技术对减少建筑安全隐患有着重要的必要性。

2.2 增加建筑单位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保障

沉降观测技术为建筑安全和建筑质量严格把关,如何实现最好的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这么说,做好沉降观测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压力,提升了筑施工单位的竞争力最大化,保障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3 沉降观测技术是建筑工程结构优化的必要保证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利用沉降观测技术能够为施工单位提供可靠的施工数据,提供更多的建筑结构、施工沉降等观测资料。工程规划部门根据这些数据充分考虑建筑地基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分析建筑结构的受损情况,对建筑结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3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的要求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是一项综合性强、要求较高的技术,因此对施工过程中的多项观测数据都有要求。

3.1 沉降观测设备要求

沉降观测作为一项细腻的工作,因此对观测数据的精确度要求较高。高层建筑中的沉降观测误差不能大于十分之一,选取精确等级为二级,这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S1级以上的精密水准仪。在当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铟合金水准尺作为沉降观测设备,其具有温度等环境影响小等有点,适合徐闻县普遍高热、多雨的热带天气。

3.2 施工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

上文也提高,沉降观测技术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综合性的技术,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不能完成高精度的观测工作。这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观测技能,掌握正确的设备操作过程,熟悉观测设备的操作原理,明确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步骤。与此同时,沉降观测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有一定的观测经验,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和保证观测效率。

3.3 严格的观测时间

沉降观测遵循严格的观测时间,特别是记录好第一次观测的原数据,保证工程的数据前后可对比性。在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保证各阶段数据的获取,不得遗漏。同时,根据施工情况保证一定的观测周期,使沉降观测在严格的时间范围内。

3.4 明确观测地点

合理的观测地点决定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成与败,也能够科学地反映出沉降观测的精确性。在实际观测过程中,观测地点要明显地反映出建筑的沉降特征,同时还不能影响建筑施工。一般来说,沉降观测地点要对称、均匀分布在建筑四周。并保持相应的控制距离,以方便埋设合理的沉降观测点。

3.5 科学的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技术的精度要求沉降观测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这些沉降观测方法也是众多施工观测者的实战观测经验。一般来说,保证沉降观测点和设备稳定性是基本要求。同时,要求观测路线明确,观测环境相对稳定,才能提高沉降观测的精确度,落实科学的观测方法。

4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技术步骤分析

4.1 建立水准控制网

建立水准控制网是沉降观测的第一步,也是沉降观测最为关键的一步。水准网的建立是依照施工特点、气候特征等条件进行的,综合建筑确定的观测水准点,实现沉降观测水准网的建立。当然,水准网的建立具有如下要求:首先,确保观测水准网点应当大于三个,每个水准网点距离小于一百米,以减少观测误差;其次,在建筑周围设置水准观测点时,确保至少有两个观测点在视野内,三者构成封闭的观测点,极大方便了后来的网点校准;同时,水准点要分布合理,二等水准点埋深在1.5米以下;最后,观测点与基准点相连,完成水准网的建立。

4.2 明确观测路线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对路线有一定的要求,只有保证科学的观测路线才能减少观测误差。一般来说,沉降观测的观测路线要在工程规划阶段完成,在控制网点之间明确观测路线。首先要完成观测水准点的标记,保证每一个观测环节路线的统一性,减少因为不同观测路线而造成观测误差。

4.3 开始沉降观测工作

准确来说,建立水准网点和明确观测路线是沉降观测的前期准备工作而已,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在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工作中,完成符合建筑施工特征的施工方案和监测体系建立,即可开始沉降观测。在徐闻县多个建筑工程中,一般都是采用二级沉降观测等级完成沉降观测。在进行完两次观测后,必须决定观测点的首要高程。随着建筑楼层的上升,临时观测水准点变成固定的观测水准点,必须依照楼层的施工紧紧进行。

4.4 沉降观测数据整理和调整

在完成前者的数据收集后,必须对沉降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才能对高层建筑的沉降参数做出判断。把沉降数据统计后,采用平差计算方法,明确相应的建筑沉降量,判断建筑的沉降误差。并根据沉降数据对建筑整体形变进行判断,绘制观测点下沉曲线和沉降曲线图,最后把沉降观测结果写成报告反馈给建筑施工监管部门、勘察部门、业主单位等。如果发现了沉降观测数据波动性较大(继续沉降量超过一毫米),对建筑施工和建筑安全造成影响,必须暂停建筑施工,解决了沉降问题方可继续进行。

4.5 实际观测中注意事项

(1)观测水准点的位置适宜性。不能选择风向较大、阳光直射的观测水准点,以保持观测仪器的稳定性。保持多个观测水准点的一致性,做到随时观测随时核查。

由于徐闻县处于热带,雨季雨水较为丰盛,在雨后要联测,降低降雨前后的数据误差。

(2)严格按照观测规范进行。沉降观测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观测规范进行,保证检测的统一性、观测路线的同一性是落实观测规范的重要理念,在实际沉降观测过程中务必遵循。

5 结语

总的来说,沉降观测技术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尤为重要。不仅能够为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结构优化数据,还直接保障了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出发,探讨沉降观测技术的技术要求和观测步骤。这要求广大建筑沉降观测工作者怀着创新的工作理念,结合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1]罗辉拉.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2013(04).

[2]张学军.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应用[J].价值工程,2013(21).

上一篇:岩芯钻探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分析 下一篇:离子色谱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中应用